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理论 >

张梦阳:“红楼”版本看“炼字”

http://www.newdu.com 2018-01-24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我手头有四种版本的《红楼梦》:一是江苏古籍出版社用程高本为底本重新标点整理的广陵版绣像大字本(以下简称广陵版);二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第2版的《红楼梦》研究所校注本(以下简称人文版);三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出的豪华本;四是曹雪芹纪念馆特赠的六六九号甲戌本。平时放在手边不时翻阅的是前两种。当然,无望像专业红学家那样,拥有众多版本,从事细致的版本研究,但在不断的把玩、揣摩、品味、对照中,着魔一般地迷恋于文字的锤炼,也发现了一些颇有意思的“炼字”问题。
    例如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写晴雯的举动,广陵版是:
    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啷”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底子,往地下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来。
    人文版则是:
    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捉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
    两相比较,各自的长短是:一、广陵版“‘豁啷’一声”的象声词比人文版的“‘豁’一声”,加了一个“啷”字,更形象,准确,而且响亮;二、人文版“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一句中,“尽”字有些重复。当然,重复可能也有重复的好处,即强调了“尽情”、“尽”倒。广陵版无重复,更简洁,但又缺少了对“尽”字的强调。人文版“底子朝天”一语好,使晴雯的动作形象、灵动。“捉着箱子”中的“捉”字似乎也比“提”更有动感,更能表现晴雯的“爆炭”性格。这是广陵版不及的。
    三十二回写金钏儿死一段,王夫人知道被自己打嘴巴轰出去的金钏儿投井死了,内疚不已,薛宝钗在一旁进行了一番劝解。
    广陵版是:
    “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旁边儿玩,失了脚掉下去的。”
    人文版则是:
    “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
    这一句还是人文版的好。“憨顽”一语,形象、生动,富有个性,包含着薛宝钗对金钏儿的蔑视和为人的世故,认为金钏儿憨傻、顽梗,是个“糊涂人”,落井而亡是自找,与王夫人无关,从而为王夫人开脱。这从内心深处反映了薛宝钗对人的生命的冷漠,这一点其实正是她与林黛玉、贾宝玉之间最本质的区别,从一个细微处表现了曹雪芹以人为本、爱惜人的生命的深层思想。是的,在曹雪芹和他的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心中,无论是主子还是奴隶,人的生命都是最重要的,是平等的,应该受到同样的重视。他们的对立面则不是这样了。“憨顽”一语也是一种“炼话”,背后意味很多。广陵版仅有一个“玩”字,未免浮泛和一般化。另外,人文版的“井跟前”也比广陵版的“井旁边儿”精确,使人感到离井更近,更易掉下去。人文版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以庚辰本为底本,各脂评本、抄本及程甲、乙本为参校本汇校而成的,取了各种版本的长处,所以比单纯据一种版本整理为好。
    从《红楼梦》的不同版本看文字的锤炼,可以增益我们的“语感”,即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加深“炼字”的功夫。
    张梦阳    中华读书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