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地理老师告诉我们,每到秋分这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大部分地区昼夜均分,都是12小时。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移动,北半球白天变短,夜晚变长,南半球则反之。 其实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个规律,被称作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中,春夏秋冬的分至点,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四个时间节点。且不说《历法》、《月令》,汉代《春秋繁露》里就明确写道:“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如果说节气的发明是1.0版,那么,节气与养生的关系,节气与为人处世的关系,节气与家国天下的关系,则是2.0、3.0、4.0的不断升级版。其中所蕴含的,不仅是古人对天文地理、阴阳五行内在联系的推演,更是天人关系、人我关系、身心关系的终极思考。古人认为,天地人三才,互通消息,所以见一叶而知秋,仰观宇宙俯察万类,而无不联想到人生境遇与进退行藏。 对于四季变化,时光流转,古人的敏感程度远胜于躲在空调房的我们。春女思,秋士悲,四季都被赋予了不同的人格、神性。比如秋季为少阴,神在西方,五行属金,主刑杀和兵象,故有“秋后问斩”、“沙场秋点兵”之惯例。《黄帝内经》认为秋季三个月,天气日渐肃杀,应当“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不同境遇的人,甚至不同年龄的人,对于四季有不同的感应。同治二年(1863年),52岁的曾国藩,在给39岁的九弟国荃写信时说道:“弟之志事,颇近春夏发舒之气;余之志事,颇近秋冬收啬之气。弟意以发舒而生机乃旺,余意以收啬而生机乃厚。”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你老弟一心想的,是像春夏之气一样勃发舒张,而哥哥我现在呀,更喜欢秋冬收敛内藏之气;你觉得痛快释放才能生命旺盛,我却认为内敛收藏才能使人生更有厚度。 他还引用朱熹的话说:“朱子尝言:悔字如春,万物蕴蓄初发;吉字如夏,万物茂盛已极;吝字如秋,万物始落;凶字如冬,万物枯凋。”将四季与人的吉凶悔吝四运相关联,无非是提醒世人要明晓祸福相依、否泰交伏的道理,正所谓“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 在告诫弟弟要仁让内敛时,曾国藩以自己为例:“吾平生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迁善改过,修德读书。能立能达,不怨不尤。”正因如此,他认为豪杰与圣贤之别,在于气象格局,“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这与王阳明“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相通。 千里清秋,草黄鹰飞,菊桂沁脾,宜举杯邀月,宜登高思亲;待露转寒,霜渐降,便是凛冬将至时。养藏之季,正好读书。 【本视频系凤凰国学特邀曾国藩同村人葛军先生方言配音,你听懂几个字?用你的家乡话试试什么感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