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推出的《最美的节气诗词》亮相2017上海书展,为诗书中国带来一份别样的诗意。 《最美的节气诗词》一套四本,分别由《万紫千红总是春》《绿树阴浓夏日长》《我言秋日胜春朝》《可怜冬景似春华》对应四季流转,解读三百多首有关节气的经典诗词。 时下立秋、处暑节气,本版摘选书中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立秋 一枕新凉一扇风 天若有情天亦老!转眼又是下半年了。 立秋,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下半年的第一个节气。暑去凉来,一年四季,走到了第三个转折点上。秋天的诗词,特别多。古人最善于写的季节,一是春,二就是秋。所以有“伤春悲秋”之说。这首《立秋》,是节气诗歌中最好的一首。 立秋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资料图 听到秋天的声音,却什么也找不到,只见落满台阶的梧桐叶,沐浴在朗朗的月光中。“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梧桐落叶是秋天的象征。据说立秋时节,梧桐的叶子最先凋落。宋代有一个礼仪,这天将一盆梧桐搬进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 采桑子 (宋)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时光总是比我们想象的跑得快,今人只会说“岁月是把杀猪刀”,比古人俗很多啊!古人却会说,“时光只解催人老”,时光什么都不会干,只会一步步催人变老。这一催,不知不觉就催到了秋天。我们貌似还在承受夏天的煎熬,实际上秋天已经不知不觉地到来。惨淡、朦胧的月亮,照在离别的长亭上,任何青春、任何情感都抵不过时间的摧残。这难道不让人从梦中惊醒? “一枕新凉一扇风”,但是,秋后还有第三伏,还不会马上凉下来,气温甚至还会出其不意地反弹,所以民间有“秋老虎”之说。但是,既然立秋,凉下来就是大趋势了。所以古人常常咏叹,“天凉好个秋”。 说到秋,就要说到花——黄花,说到“明日黄花”这个成语。这个词总被很多人误成“昨日黄花”。这是望文生义,大错特错。黄花,特指菊花,昨天含苞待放,今天花香四溢,明天枯萎凋零,所以过时的、过气的东西叫“明日黄花”,出自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这个王巩,字定国,北宋诗人、画家,是苏轼的好友。受苏轼冤案的牵连,被贬最远,处罚最重,牺牲最大。被贬到宾州(今广西宾阳)后,一个儿子死在那里,一个儿子死在家里,自己也差点病死在贬所。幸好,有歌女柔奴愿意生死相随,在苦难人生中增加了一点亮色。 处暑 秋风清,秋月明 处暑,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暑”是热的意思。所谓暑假就是大热天放假,有钱人或者有权人还要去避暑——承德就有个皇帝的避暑山庄。而“处”在这里是终止的意思。因此,到了处暑,一年的暑热就正式终止了。后面如果还有高温,那就属于反常天气。当然,全球气候变暖是不是真的,我不知道,但我老家那个地方,这二十年变暖了,是能感受到的事实。所以如果有反常,那也很正常。 资料图 “一阵秋雨一阵凉”,古人对季节比我们敏感。他们生活在自然之中,没有空调、冰箱……比起古人,我们的感官粗糙多了。 处暑是一个过渡性的节气,每年,我都是通过网络、通过微信,才知道处暑的到来。 秋风词 (唐)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处暑的古诗词有一些,可惜我没有发现好的,或者适合于大家读的。这首《秋风词》,倒是很美,是我看到的最美的秋风词。不瞒大家说,我是看到金庸《神雕侠侣》才第一次接触到这首诗词。 《神雕侠侣》的第四十回,写了华山之巅的一段场景,豪迈与真情,兼而有之:“却听得杨过朗声说道:‘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说着袍袖一拂,携着小龙女之手,与神雕并肩下山。其时明月在天,清风吹叶,树巅乌鸦呀啊而鸣,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泪珠夺眶而出。正是:‘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老实说,看到此处,我也几乎眼泪夺眶而出,从此记住了李白的《秋风词》。这首词的意思是说,秋天的风如此的凄清,秋天的月如此的明亮。落叶飘飘聚了还离散,栖息在树上的鸦雀又重新惊飞。想当日彼此亲爱相聚,现在分开后何日再相聚,在这秋风秋月的夜里,想起来真是情何以堪。入我相思之门,知晓相思之苦。长远的相思是永远的回忆,短暂的相思却无止境。早知相思如此地在心中牵绊,倒不如当初就不要相识。 把这首《秋风词》吟唱得最美的是我的好友、古琴仙子王珑,她边弹边唱,不知催下了多少人的泪水,触动了多少柔弱的心灵。一段时间,我经常在各种活动中,请她演绎这首《秋风词》。 爱情、离别、相思……都是正向的情感。无论如何忧伤,如何纠结,如何刻骨铭心,都可以用美好来归纳。爱情是幸福的,离别是惆怅的,相思是忧伤的,只有婚姻的油盐酱醋是现实而琐碎的。圣贤富贵,贩夫走卒,概莫能外。有关贫富,无关冷暖。以浪漫来面对现实,或者把现实想象得那么理想,都不是正视现实,恰恰是对现实的不负责任。 最后,补充一句,秋天要豁达,不要悲秋。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没有什么事情值得永远放在心上。 七夕 坐看牵牛织女星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讲故事的民族,即便是讲理论,也是用故事来表述。抽象的理论,这个学说那个主义,大都是从洋人那里引进的,大多不是中国人自己的发明。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极其务实的民族,不管是哪朝哪代,吃是第一要务。“民以食为天”,因此中国传统的节日,多半是与故事有关、多半与某种特定的食品有关。中秋节吃月饼,讲嫦娥奔月;端午节吃粽子,讲屈原投江;重阳节吃糍粑,讲“老”的故事;大年夜吃团圆饭,讲“年”的故事……所以,中国人的道理基本上都是生活的道理。 于是,也给人一个感觉,中国人缺少真正的浪漫——连“浪漫”这个词,也是来自英文“romantic”(罗曼蒂克)。有人或许跟我较真,说不对,“浪漫”这个词中国古代原本就有的——是的,原本就有的,而且意思也有点像(水满出来、纵情、随意、烂漫),但与我们现在理解的“浪漫”——富有幻想,充满诗意,有本质的不同。 资料图 但凡规则必有例外,七夕这个节日,浪漫的因素多了许多。可以说,七夕是中国所有节日中最浪漫的一个节日。浪漫就浪漫在讲了一个爱情故事。爱情本来就令人神往,何况是在天上高贵的仙女和人间普通的牛郎之间。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每到七夕,我爸爸就说,这天没有喜鹊。所有的喜鹊都飞到天上去了,在银河上架起一座桥,织女和牛郎就在鹊桥上相会——这种相会十分难得,所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牛郎织女是中国人对幸福生活的故事化诠释,是中国人幸福的象征。中国人理想的境界是男耕女织,牛郎是男耕的代表,织女是女织的象征。再加上儿女双全,还有什么比这种生活更让人满足?黄梅戏《牛郎织女》中,有一段经典唱腔《到底人间欢乐多》,极美,极好听,也非常符合中国人男耕女织的理想境界。 “天上一日,人间一年”,话说王母娘娘这天发现天上没有云彩了,一查,织女下凡了!于是派遣雷公电母,将织女抓回天庭。而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挑着一对儿女,也飞到天上,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拔下金簪,往牛郎前面一掷,于是在牛郎织女之间出现了一条波涛汹涌的银河。还好王母娘娘也不算太绝情,每年准许他们相会一次……你想一想,秋风起、秋月明,凡夫俗子仰望星空,看到梭子形状的织女星和扁担形状的牵牛星,能不神往?能不浮想联翩?为了这个故事,古人写了很多诗。我们选两首,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上面三首都值得背诵。如果嫌太简单了,再推荐两首,稍微难一点,但也是极美的。《古诗十九首》“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缠绵恩爱,无以复加。《行香子》的音节独特,尤其是最后一句,那种节奏,着实让人喜欢不已。 古诗十九首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行香子七夕 (宋)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原标题:在古诗词中,看秋风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