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寿氏宗谱惊现王羲之父子题书故事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陶幸 李贤生    中国新闻社    (责任编辑:admin)
“书圣”王羲之的故事广为人知,但是“山阴华舍寿氏宗谱”里记录的一段王羲之父子题书的故事恐怕鲜为人知。浙江绍兴县文化普查人员在翻阅这本古老宗谱时的意外发现了这些资料。
    “山阴华舍寿氏宗谱”由绍兴县一居民珍藏,宗谱共八卷。这部宗谱系清光绪十年(一八八五)重修本,早在清乾隆四十三年(一七七八)和清道光二十三年(一八四三)有重修和续修本。
    宗谱记载历史始于北宋景祐二年(一0三五),宗谱除详细记载了八百五十一年中寿氏三十八世源流世系变化、迁徙、家规、善行、婚丧寿庆外,还记录了许多名人掌故。
    据介绍,“山阴华舍寿氏宗谱”与一般的宗谱不同之处在于,一般的宗谱只记录家族世系变化,但是“山阴华舍寿氏宗谱”还比较详细地记录了许多故事的原委,如有历代皇帝赐予寿家的七次奉天诰命、敕命,有南宋末年抗元英雄文天祥为寿氏人像题赞语。
    据绍兴县文化普查员沈兴国介绍,“山阴华舍寿氏宗谱”第一卷中,记载了东晋时期王羲之和其子王献之题书的故事。这则故事由翰林学士真德秀撰写。故事发生在四川靖州,讲述东晋时安定王的女婿寿囦与莘老评论王羲之和王献之题书的故事。一天,王羲之在四川靖州动身前往南京,行前酒醉而在壁上题书,其子献之偷偷地将其揩去,摹仿父字重写一遍,羲之归来一看,大吃一惊:难道我当时真的大醉了,写成这样。献之听后内心感到惭愧。在场的寿囦和莘老当即评论,虽献之尚能摹仿父字,但父子之书功力毕竟有优劣,“书圣”羲之的笔力有神妙之处。
    绍兴县有关专家认为,家谱是记载同宗同祖的血亲世系人物的历史档案,在里面可以找到祖先留下的痕迹,家谱是很好的信息库,“山阴华舍寿氏宗谱”对王羲之父子题书故事的记载,说明王羲之与他们的祖先曾有交往。浙江籍谱牒文化专家、北京东方文化馆副秘书长柳哲先生则表示,真德秀与王羲之相距的年代比较久远,这个故事的可靠性还需要进一步考证。不过,这一故事的发现对研究寿氏与王氏的渊源及王氏父子生平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