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揭"中国第二大墓"主人谜团 秦始皇祖母陵现身记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责任编辑:admin)
7月30日的西安,因为考古发现再次为世人瞩目:一座占地约260亩的大型战国秦陵园露出了全貌,经考古学家推定为秦始皇祖母夏太后陵。一时间,关于陵墓如何被发掘、身份如何被确定等引起了公众的关注。
    墓室曾被盗劫与焚烧
    2005年春季,西安财经学院的基建工地传来消息——有墓葬出现!于是,考古专家赶紧上报主管部门,随后展开了大规模调查勘探,终于发现了这座布局规整的大型陵园。
    该陵园位于西安南郊的财经学院新校区,占地约260亩,南北长550米,东西宽310米。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战国秦时期单人陵园。一条隔墙将陵园分为南北两区,北区有大墓及13座陪葬坑;南区,则发现守陵者的房屋建筑和灰坑的遗迹。经过一年多的发掘, 目前已清理出墓道填土和墓室坍塌的土方量有2万多立方米。在大墓发掘现场记者看到,墓室墙壁大部分已被烧成赤红色,底部留有黑色的炭灰遗迹。
    “太可惜了,代表墓主人高贵身份的木质棺椁已被完全烧毁,众多珍贵的文物也几乎被盗墓者洗劫一空。”参与考古发掘的有关专家说,就规模而言,该陵墓只比20多年前挖掘的秦景公墓小,称得上是迄今发掘的“中国第二大墓”。
    “天子驾六”帮助拨开迷雾
    考古人员在墓道填土内发现了秦半两铜钱、泥质灰陶钵、夹沙红陶釜残片等残损文物。这些文物的出土,加上陵园沟墙的规范齐整,基本否定了为西周王陵的可能性,而应与战国时期的秦国有关。
    随着考古工作的展开,考古人员又发现了由立柱、棚木等构成的类似长廊的空间,其间摆放有陪葬的车马。经清理,出土错金银铜转珠、鎏金铜泡、银带扣、青铜马镳及银饰片等车马具,以及安车一辆、挽马骨架6具,即著名的“天子驾六”。这是陕西省首次、中国第二次发现这种“国宝”文物。
    古代礼仪制度有乘车级别的规定,只有天子级人物才能使用6匹马拉的车,谓之“天子驾六”。正常情况下,享受如此高规格的礼遇,墓主不是皇帝就是相当级别的人。而且据探测,该陵园至少还有4具车,气派之大,非同一般。据此推断,该墓的主人极有可能是秦国当时地位极其显赫的皇室成员。
    刻字“私官”成为有力证据
    随后,考古学家们把这个地区从战国秦到汉早期的有关人物来了个彻底搜查。夏太后等进入了专家们的视野。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夏太后为庄襄王之母,秦始皇之祖母,“夏太后独别葬杜东”。据考证,“杜东”的“杜”,正是如今西安市长安区的郭杜,与发现大墓的地点十分吻合。但是,多数专家仍在等待直接的实物证明。
    不久,在一条现存长达8米的盗洞洞口处,考古人员发现几十块用于礼制或装饰的玉饼等玉器,残损的大型茧形壶等陶器上有刻字“私官”。“私官”是管理太后、皇后与太子事务的官员。这二字的出现,有力地支持了墓主人是秦始皇祖母的论断。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王乐文)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