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说不尽的三苏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王永亮    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印象中,以往有关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研究不可谓不多,诸多海内外大家贤人在三苏文学艺术成就、政治思想、生平、后裔等领域研究硕果累累。仅古今中外有关苏轼研究成果,就有苏学大家曾枣庄先生等著《苏轼研究史》洋洋几十万言以为总结。然若考众多研苏专家出身,则大抵系出文学。史学出身者乏,研及三苏及其家族日常生活者更是少见。史学科班出身的马斗成先生为他十年所磨之剑取了个板板正正的名字《宋代眉山苏氏家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但捧读之下,却让习惯了文学式阅读的吾辈“三苏”爱好者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作为著名的士大夫家族,苏氏家族兴盛的原因何在?应时、得法、成功的家教乃是一个重要因素。苏序的因材施教、苏洵寓教于名字的终身性的家教、屡试不爽的鼓励原则、与时俱进的学习观念以及知书达礼的程夫人以名节道德相尚的教子思想、苏轼苏辙兄弟以为诗为文之法相教等都昭示了这个家族繁荣昌盛的原因。而以诗文传家、贯通经史、学以致用为特质的一脉相承的苏氏家学又使苏氏家族的家声历久不坠。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并未止步于此,而是又把研究的视角扩展到苏氏家族的“孝友”家法,认为苏氏一门多贤明端正、孝友敦睦、忠心报国的族人,对其子孙的发展和家族的隆盛是一个积极的文化优势。正所谓“诗书传家久,忠孝继世长”。
    婚姻状况是维系一个士大夫家族的要件之一。作者于此着墨不少。从地方望族的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等级“江乡”婚到迈入士大夫家族行列后对“科宦”婚的侧重,展示了宋代名门望族对门当户对原则的持守。此外,二苏姻亲与三苏政治倾向也多相同或相近,并在北宋党争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与二苏互相援引,祸福与共,使眉山苏氏婚姻打上了浓重的政治烙印,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色。而这也是专制时代权力在士大夫官僚间再分配的一个表现。
    三苏及其族人的广泛交游对宋代文坛、政坛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透过眉山苏氏“和而不同”的交游规则以及君子之交“以道相期、契心为高”的交游古风,我们看到了士大夫们在专制环境中为生存不得不在一定游戏规则下自结朋党的一面。同时,交游中所凸显的所谓重道自守、宽仁重义的“君子之风”、“圣人之道”也是儒家专制主义政治伦理的具化。这则来自作者对宋代士大夫日常交游生活大背景的整体观照。
    其他如对苏氏家族名字号的研究更是我辈读者所乐于知晓的,而作者并未停止于对富有传奇色彩的名字号的津津乐道,而是又从普通生活中的命名取字冠号,看到了传统儒家政治文化对士大夫浸润之深之巨……
    学界有谓“苏学似海”。本书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魅力无穷、叙说不尽的三苏。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