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东晋名流墓葬出土 为六朝人"食玉"洗冤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南京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南京日报报道 1500年前,东吴以降,六代王朝在南京建都,历时300余年,南京文化繁盛一时。期间无数大家士族、风流名士死后托葬南京山水之间,然而历时千年,这些六朝墓葬早已“十室九空”,罕有完整。因此当奇迹般完整保存的东晋名臣高崧墓陪葬文物集体亮相《龙蟠虎踞——南京历史文化陈列》时,很多专家对其非常重视。有意思的是,这批玉器还为六朝人洗去了“食玉”的冤屈。
    记者昨天在朝天宫市博展厅中看到,和其它士族的出土文物相比,高氏家族展柜中最多的便是玉器。“这些六朝玉器堪称石破天惊的发现。”市博专家宋燕说,“它们正在改变对中国玉器史的传统认识。”原来中国古代玉文化源远流长,汉唐两代玉文化皆是十分繁盛,唯独其间的六朝,罕有大批玉质文物出土,偶尔发现的玉器也是十分粗糙,是公认的中国玉文化发展最低靡的时期。连接两个繁盛期的六朝玉文化为何如此衰落?这个谜团长期未能揭开,使得“六朝无玉”成了许多专家的共识。
    宋燕介绍,为了探询“六朝无玉”的原因,文博学者做了许多研究。其中有人根据文献上记载,认为六朝士人迷信“食玉”养生之法,所以六朝玉石都被这些士家大族们吃了,正是这些食玉饕客制造了中国玉文化最低靡的历史。直到1998年,南师大仙林校区建设中发现了保存完好的高崧墓,六朝人“食玉”的历史冤案才得以洗清。在数百件各类出土文物中,考古人员惊喜地发现了30余件成组的精美玉器。这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六朝墓葬中出土数量最多的一次,特别是玉剑饰和两套完整的组玉佩的组合方式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对重新认识六朝玉器、研究六朝佩玉制度具有重要价值。凭着这些,高崧墓的发掘一跃成为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这次发现说明六朝玉都被吃了的观点是不准确的,当年六朝人下葬时也是陪葬许多玉器的。然而正是因为太精美了,它们大多数都被后世盗墓贼洗劫一空,使得今人无法窥见六朝玉文化的全貌。”宋燕说。
    如此重要的地位,让记者重新审视起这些侥幸逃脱盗墓贼魔爪的千年古玉来。它们质地大多青白温润,半透明,间有土沁褐斑,造型则简洁明快,尚有汉代遗风。(记者 李冀)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