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读者流失的思考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张经武    文摘报    (责任编辑:admin)
一部分文学期刊、文学读者在流失,面对当下的文学现状,使人感到文学在发生着变化,从形式到内容,从创作到接受,从作家到读者,都在经历着剧变。
    有人认为,文学将终结于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书籍时代让位于电子时代,新的技术正创造着人们新的生活方式和感知方式,必然会对文学发生深刻影响。很多人花越来越多的时间看电视、影碟,进而转向网络……势必减少了对文学的关注。在新的信息化的文化中,文学的休闲功能依然存在,但生活中还有许多比文学阅读更轻松和便捷的娱乐方式。
    有学者认为,传统的严肃的文学或纯文学正失去文学中的主流地位。
    分析文学式微的原因,市场经济使一部分作家变得浮躁而急功近利,导致文学作品质量下降和读者流失。消费时代把文学也变成一种消费,部分作家以媚俗、低品位来迎合读者,文学经典的生成机制于此断裂;消费时代使文学阅读不再是主要的消遣娱乐方式。许多情节我们可以从新闻媒体在第一时间获知,清晰的世界图像使意境模糊的文学慢慢丧失自己的领地。
    我认为,如果说文学会走向“消亡”,那么文学在其消亡时,是否语言也要跟着一起消亡?其实,语言与文学,从诞生之日便形影不离,语言的历史与文学的历史长度相等,语言的寿命即文学的寿命。中国社会科学院杜书瀛教授曾指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的发生、发展和它未来的历史命运,始终同语言共生共存。语言不消逝,文学怎能消亡? (《中国文化报》5.10)
    <更多本日新闻请点击更多新闻检索>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