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暖春时节好踏青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胡 弦       (责任编辑:admin)
真正的暖春要算清明节之后的日子。“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宋·辛弃疾)。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只有到了清明后,才真正山清水秀,万物明媚,人也单了衣衫,这时节,是最宜出行游乐的日子。
    清明,现在一般作为纪念和上坟的日子。其实,它还有两个别称,都是与游乐有关的,一名踏青节,二名秋千节。踏青,总是要先有青才好去踏的,溪边草,陌上花,春才满心满眼。从古到今,踏青是最传统的游乐,杜甫说“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同是唐人的窦巩说“马踏春泥半是花。”宋人张先说“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都是古人踏青的真实写照。而为荡秋千也设了节日,可见古人对秋千的钟爱,但现在,秋千似乎偶然才可见到。城市的健身角里多不设秋千,大概以其活动起来太占地方的缘故。“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秋千在古代,不但健身,还催生了多少美妙的情愫啊!
    既是春游,当然少不了歌舞、餐饮之类。辛弃疾说:“唤得笙歌劝君酒,酒如春好……”写的正是这种身心愉悦。歌舞,似以少数民族更擅长,苗族有花山节,壮族有陇端节,都是春天里的歌舞节日,以看戏对歌为主要内容,同时掺入了爱情的成分,比如陇端节被称为“赶风流歌会”,古诗描绘说:“翠盖如云来丽者,青衫雾毂走狂奴。未知东道谁为主,不信罗敷自有夫。”其喧闹欢乐而又携带着一丝妖冶的风情可见一斑。
    春游,除了欢乐、爱情,其实还可包含更多的内容。
    比如祈福,古老的上巳节就与此有关。夏历三月初三多逢巳日,这一天叫上天巳节,人们除登山外,还要到溪水中洗浴,以拔除晦气,祈福来年,《论语》中“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描述的就是这种情景,被孔夫子喟然赞叹过的。
    比如庙会。庙会在许多地方都有,一般与拜佛、赛船、享受美食等结合在一起。我的家乡就有这样的庙会,庙在山上,是日,进供者、烧香者、乞子者、还愿者以及凑热闹者、放风筝者,男女云集,潮涌而来,每次总有数万之众,山路为塞。其间,可看歌舞表演,可品风味小吃,还可买到传统工艺品,真正异彩纷呈,热闹非凡。
    比如商业交流,自古至今,这似乎是一切热闹场面的“副产品”,尤其在现在的商业社会,商贸与游乐并重,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徐霞客曾描述过云南大理夏历三月十五日开始的拜祭观音会的热闹:“千骑交集,男女杂沓,交臂不辨,十三省物无不至。”据说该会现在已发展为包含经贸洽谈、技术协作、地方产品展销以及体育、歌舞等内容的大型民族节,其热闹有胜往昔。
    白居易说:“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春游,带给人们的欢乐简直是无限的。况且现代医家认为,暖春时节的游乐,十分有益养生。芳草萋萋,繁花似锦,置身其间,对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能消除疲惫,振奋精神。常到公园、郊野或乡间小路走一走,久而久之,能使人气血冲和,心宁神安,阴阳协调,气血顺畅,对久居城市者尤有裨益。
    信然。“乱花深处鸟声中”(宋·陈亮),万紫千红,野草青青,春在哪里,健康和欢乐也都在哪里。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6-05-11 第07版)
    <更多本日新闻请点击更多新闻检索>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