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专家批红包书评、圈子书评、捧场书评泛滥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姜小玲    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书评作为一种文体,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但现在的书评让我们越来越看不懂了。在近日举行的《中华文史论丛》上海编委会上,复旦大学教授朱维铮指出,书评就应该好处说好,坏处说坏,但现在要做到这点太难了。捧场的书评,胡说八道的书评能不能少一点呢?一席话,点出了当下图书批评的“死穴”。而众多教授学者也呼吁,书评应该回归公正客观、实事求是的立场,珍视其“话语权”。
    书评的含义有两种
    学界指出,书评的含义有两种,其一是在对书籍的内容和外在形式进行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写成的文章;其二是指对书籍进行价值判断和评论的文化行为。常见的书评大致可以分为五种:介绍性书评;评介性书评;专业性书评;阐发性书评;书话。一篇好的书评应该有其独到的见解,有评书者自身对书籍价值的见仁见智的判断,它在发挥既服务于作者又服务于读者的作用的同时,本身也应该是一篇独立的美文。但现在,好的书评实在太少了。
    书评不是卡拉OK
    不能否认,时下,书评已成为出版社和书商们进行图书宣传、炒作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一本新书出版,找三五“御用”写手从不同的角度“评论”一番,自然是竭尽说好话、吹捧之能事,坏话、不足、批评基本不说。圈子书评、红包书评、捧场书评应运而生。有网友在网上戏语:书评就是互相捧臭脚。这种完全丧失其独立、客观性的书评,学者不爱看,读者不买账,其价值和功能最终也就是卡拉OK了一把。一些作家就曾明确表示,一些评论家的文章他们根本不看。
    有好说好,有坏说坏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王家范教授说,现在很多书评都是代广告,没价值。书评对图书的推荐,要从学术性的、认真负责的态度出发,而不应该有太多其他的东西。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有名望的作家学者可以互相调侃,发表不同的意见。现在,要说点批评性的意见也很难,动不动就跟你打官司。复旦大学朱维铮教授认为,书评最起码要有好说好,有坏说坏。有争议不怕,但要有好的学风。现在评论没有基础,没有好的学风。
    珍视自身的“话语权”
    书评是在得到读者认可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其价值和功能。它应该为读者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正确的价值评判,是读者阅读过程中的向导和良师益友。
    萧乾曾宣告“职业化的书评家终将诞生”,“我们需要两个批评学者,六个批评家,五十个书评家。”半个多世纪之后,他呼唤的职业书评家也最终没有诞生。海明威给美国批评家艾德蒙·威尔逊写信说:“我目前认为,美国批评界中,只有您的意见我才尊重。”所以,我们呼唤客观、公正、独立、自由的书评,请书评者慎重对待手中的笔,珍视自身的“话语权”,不要辜负读者的信任。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