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学科歧视"背后是功利主义的盛行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莫林浩    人民网    (责任编辑:admin)
复旦百年校庆之际,一位热心教育的外籍华裔人士,想捐助1000万美元给复旦大学建哲学系大楼,校方却决定借此兑现法学院大楼的承诺,这笔巨款在哲学系头顶盘旋了一圈后,溜走了,事件引发了关于学科歧视的争议。(10月27日《新京报》)
    复旦校方极力劝说捐款人将捐助哲学系的捐款赠给法学院,无疑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捐款人的初衷,说他们有学科歧视的嫌疑,似乎并不为过。
    其实,不见得复旦校领导都喜欢法学,不喜欢哲学,与其说是学科歧视,不如说是功利主义盛行的结果。法学和哲学谁是热门,乃是不言而喻的事情。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法学院是很有经济效益的院系,有投入就有产出,而哲学这种基础学科,不要说投入之后很难看见直接的经济效益,就连毕业生找工作都很成问题。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捐款与建楼的事情,值得关注的并非法学与哲学谁更重要,而是高等学府的功利化趋势。偏爱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热门学科,不喜欢从事基础理论工作的冷门学科,这恐怕是当前高等学府中的通病。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当社会上浮躁、急功近利之风日盛时,大学难免不受其影响,跟风而上。但是,大学作为社会的精神殿堂和文明源泉,应该有着不为世俗所动的坚持,有着其他社会组织所不具备的特立独行,卓然不凡的精神风貌。如果单单为了经济效益,大学还叫大学吗?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前校长弗莱克斯纳是世界著名的教育家,他认为基础研究比应用研究更加重要。他说“大学不是一个温度计,要对社会每一流行风尚都做出反应。大学必须经常给予社会一些东西,这些东西不是社会所想要的(Want),而是社会所需要的(Need)。不过,在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我们的大学校长还能听进这些话吗?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