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扬眉吐气太和殿见证受降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韵闻    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1945年9月,历经8年浴血奋战的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吕文贞将军、刘本厚少将等人前往北平,受理华北日军的投降。而此时,已处穷途末路的日军,竟然要求在投降仪式上佩带军刀、勋章,试图保留仅有的“面子”。这一要求违反了同盟国的共同规定,遭到中方严辞拒绝。也许正是日军这一有损中国国格的无理要求触怒了北平军民的爱国尊严,吕文贞将军不惜“独断专行”,当即做出一项惊人决定:把受降典礼由中南海怀仁堂改到紫禁城太和殿广场举行,与国人共享胜利之欢。
    1945年10月10日,恰逢故宫博物院建院20年之日,受降仪式正式举行。前来观看的人数达10万有余,太和殿广场、乃至由此以南的午门、端门、天安门中轴线上,人涌如潮。
    上午10时10分整,煤山(即今景山)山顶上军号长鸣,宣告受降仪式开始。会场上礼炮响起,军乐队凯歌高奏。全体人员垂手肃立,为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烈士默哀。日本代表团成员个个低头躬身,向中国人民谢罪。
    在第11战区司令长官部初光参谋长的导引之下,投降日军的代表、华北日军最高指挥官根本博中将、参谋长高桥坦中将及副参谋长渡边渡少将等20人,由太和门左旁门入场。一行人俯首低眉,面露惶恐之色。行至受降台前,由根本博开始,依次肃目立正,向孙连仲将军行礼,孙将军致答礼后,根本博等退至左侧恭立。这时,初光参谋长将3份投降书分别置于台上,根本博签字盖章后,呈交孙连仲将军。孙将军在“受降主官”栏下签字盖章。接着,根本博、高桥坦、渡边渡等人逐次将他们手中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战刀放在了受降桌上。
    正当这些日本侵略者在众目之下离开典礼会场时,一架盟军B52式轰炸机从会场上空隆隆飞过。乐队高奏国歌,全体军民齐向国旗致敬。此时,沉默良久的观众,欢腾振奋之情似火山爆发,在孙连仲将军带领下,全场官民高呼:“中国万岁”、“胜利万岁”,欢声雷动,声彻云霄。场下的青年少壮欢颜尽展,老年人则多已痛哭失声。这一天,古老的紫禁城、恢弘的太和殿,与十万民众一起见证了这一辉煌的历史时刻。
    下一篇是《国宝迁台同根生隔海相望》。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