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穿越时空的智慧--洛书人与千古之谜》待解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林阳    新浪文化    (责任编辑:admin)
此书--《穿越时空的智慧——洛书人与千古之谜》,呈现出的精彩画卷和丰富得让人乍舌的知识含量,足可以媲美本年度甚至以往任何一本标注有“揭秘”字样的书。它首先以“科学”的身份,用数学工具开辟了考古学的新领域;再则以笔砚武装,像一位能言善道的谦谦君子一般,描述了一段奇异、壮观、几近真实却又让人难以置信的“解构历史”。
    如果以往有人告诉你:外星人在很多年前曾来过地球,帮助我们建造了埃及金字塔、卡斯蒂诺金字塔和太阳门,给我们留下河图、洛书和阿兹特克历石作为解密的参考随后离去,其实他们就住在离我们不算太远的半人马座。你一定会说他是疯子,任何人都会说,因为那时没谁有幸研读过此书。
    此书阅读的障碍不外乎是一些看上去很“晦涩”的数学公式,实际上除开那些貌似繁琐实则必须的证明过程,这就是一本通俗读物,如果把兴趣放在纯文字的结论上,那么以前诸多的顾虑和仿佛天生的偏见自然会安分不少。笔者无意成为一种言论的支撑者,却有意对其中的科学含量和价值做尽量客观一些的评估。
    高斯曾经建议用园艺来表示毕达哥拉斯定理,以方便外星人一眼就能识别出地球上存在智慧生物,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说过,“洛书”可能是地球文明和另外一个星球交流的媒介,而此书身为高级工程师的作者更是语惊四座。如此看来,数学家们不约而同的直觉并非完全是主观臆测和信口开河,追寻千古之谜真相的脚步至此便有些拨云见日的态势,且此书表现出的严谨治学态度,使得以往在“考古争论”中被频繁使用的文字游戏的确有些黯然失色。而且书中大胆的设想,极有可能引出一系列相关学科的诞生,例如将“文明”量化成一条函数曲线而变成了“文明指数”,听起来匪夷所思,但却很难做到“不用脏话”去驳倒它。
    暂且不议书中的理论究竟会遭受何种待遇,但有一点可以明确,那就是它的身体里流淌着“知识考古学”的新鲜血液。任何理论都不会没有瑕疵,因为科学本身呈现的就是非对称的美,它可以海纳百川,包容所有的负面力量,直至真相大白。也就在整整一百年前,谁也不会想到,伯尔尼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专利局职员可以凭借几篇墨迹未干的草稿,染指科学界的最高荣誉,但是今天我们却记住了一个永恒的名字——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阅读这本书就仿佛是做了一次精彩绝伦的时空旅行,感受到了智慧老人悄无声息却极为有力的一记棒喝,不由百感交集。总之,阅读此书,无论赞同与否,都不虚此行。
    2005.9.9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