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推广普通话会消灭方言吗?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人民网记者 董洪亮       (责任编辑:admin)
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正在全国展开,语言学家就推广普通话与方言、网络语言的关系发表看法——
    我国5年内初步普及普通话
    最近的调查表明,全国53%的人能用普通话交流,普及普通话还有较远的路要走。第八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9月11日至17日在全国各地展开,本届推普周主题为“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记者就推广普通话与方言及网络语言的关系采访了著名语言学家陈章太和于根元。
    推广普通话会消灭方言吗?
    二者相依共存而非相互排斥
    记者:有人担心一些强势方言如粤语、东北话、以上海为中心的吴方言等会影响普通话的推广,也有人担心推广普通话会消灭方言,使方言的实用价值消失、方言承载的地域文化萎缩。那么,如何认识和处理推广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呢?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陈章太:我们的态度是大力推广普通话,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积极保护方言。
    2001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在地方曲艺、影视等艺术形式中需要使用方言的可以使用。这是有道理的,地方曲艺如果用普通话说唱,就没“味”了。但是,我不赞成“保卫方言”的口号和一些地方准备为方言立法的设想,因为方言并没有受到侵犯。理想的境界应该是,该说普通话时能讲普通话,想说方言的时候就说方言。普通话与方言是相依共存、互相吸收、互相丰富、共同发展的关系,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按照语言发展规律,方言短期内是不会消失的。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语言传播研究所所长于根元:普通话要积极地从文言、外语、口语、方言中汲取营养。我们从方言中汲取营养、尤其是从北方方言之外的方言汲取营养不够。例如湖南一带把说过多次、没有味道、没有新意的话叫“口水话、豆腐渣话”,我们过去对这些方言没有积极吸收。从带有方言成分的口语中汲取营养的研究和实践也不够,应该多从方言中汲取营养,这也是普通话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方面。
    网络语言对普通话会有冲击吗?
    对语言的新形式要宽容和引导
    记者:近年来,网络语言被频繁使用于现实生活交际中,也出现在一些媒体上,甚至出现在部分地方中小学的辅助教材里。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于根元:我们说语言规范,目的和标准都是有利于人们交际。推广普通话的主要目的也是如此。语言规范更重要的一面是,及时发现和介绍新的好的语言现象。这几年人们比较关心网络用语,因为它是新东西,给不少人的用语习惯造成了冲击。网络用语指网络以及相关活动的用语,从词汇来说,有关于网络本身的,如“宽带、网站、首页、猫”;有关于网络活动的,如“网上招生、网上报名、网络政务”;还有常见于论坛和聊天室的,如“斑竹、网管、美眉、东东”,这类比较特别的词语大概占网络总词语的1/10。网络用语还有不同语体,如网络新闻、网络小说。
    有人担心聊天室的某些词语跑到外面来了。其实,不是跑出来,而是使用范围扩大了。因为语体、语境、语言使用群体之间总是有一些交叉的,有的词语适用面较广。例如,“菜鸟”可能泛指“水平不高的生手”,“大虾”可能泛指“某个方面的高手”,不过它们的使用也还会受到语体的制约,不会到处去套。日常说的“清一色、翻番”可能源自打麻将的用语;不少股市用语如“熊气、套牢”也进入日常用语;“反思、反馈、信息”都是从科技术语来的;“蛋糕、上台阶、练内功”进入了经济领域……我们应该调查扩大到网络聊天室外面来的是哪些词语,原因是什么,情况有哪些,扩大出来用得妥当不妥当,别的领域里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多做些网络语言的建设和发展工作,也就是做普通话的建设和发展工作。
    陈章太:对于网络语言现象,我认为应该宽容和引导。作为语言的新形式,网络语言主要在青少年群体和知识界流行。网络语言中与计算机有关的专门术语相对规范,而聊天室里使用的语言则随意性大,应用比较混乱。总的来说,网络语言变化快、非常灵活,而且比较幽默、简洁。宽容并非放任,语言是为了方便交流,对于表达清晰、思想内容健康的应该提倡和引导。不必担心网络语言对于普通话的冲击,因为那些生命力强、表现力丰富、思想健康的网络语言,渐渐地会被普通话吸收,其余的渐渐就被淘汰了。
    我国5年内初步普及普通话(延伸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需要确立、普及共同语以保证交际畅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10年以前初步普及普通话,到本世纪中叶全面普及普通话。为实现这个目标,推广普通话工作正以“目标管理,量化评估”、“普通话水平测试”和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为基本措施,以城市为中心,以学校为基础,以党政机关为龙头,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积极推进,带动全社会推广普及普通话。
    《人民日报》 (2005年09月13日 第十一版)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