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四条汉子”与鲁迅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徐庆全 著    光明网    (责任编辑:admin)
在“文革”中,“四条汉子反对鲁迅”的说法流传甚广。粉碎“四人帮”后,虽然人们不再重复这样的话语,但“四条汉子排挤打击鲁迅”的说法依然存在。而历史的真实,又是怎样的呢?
    “四条汉子”的称谓,语出鲁迅的《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一文,指阳翰笙、田汉
    、夏衍、周扬四人。当时,他们四人都是“文委”(上海临时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成员。
    作为新文化运动主将的鲁迅,虽然不是党员,但他与党保持了良好的关系,他还是党领导下的“左联”的盟主。
    当时的白色恐怖
    三十年代的上海,是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天下。国民党面对日益扩大的左翼文化阵营,其文化“围剿”的手段,已由单纯地检查书报、电影和封闭书店发展到采用暗杀、绑架等法西斯手段了。
    1934年6月至10月,上海中央局两次遭破坏,“文委”已经不能按照以前的程序进行活动了。第二次大破坏后,夏衍与江苏省委宣传部的负责人李少石的联系也中断了。
    “四条汉子”与鲁迅见面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阳翰笙、周扬等“文委”成员依然在开展工作,并寻找机会向鲁迅汇报工作。1934年深秋的一天,“文委”的四名成员阳翰笙、周扬、夏衍、田汉在内山书店与鲁迅见面了。这次会面,在鲁迅《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中这样描写:
    去年的有一天,一位名人约我谈话了,到得那里,却见驶来了一辆汽车,从中跳出四条汉子:田汉、周起应,还有另两个,一律洋服,态度轩昂,说是特来通知我:胡风乃是内奸,官方派来的……这真使我口呆目瞪。我的回答是:证据薄弱之极,我不相信!当时自然不欢而散……
    “文革”后,夏衍叙述了这次会面的情况:
    开始,阳翰笙报告了一下“文总”这一段时期的工作情况……鲁迅抽着烟,静静地听着,有时也点头微笑。田汉忽然提出了胡风的问题,他直率地说胡风这个人靠不住,政治上有问题,要鲁迅不要太相信他。这一下,鲁迅就不高兴了,问:“政治上有问题,你是听谁说的?”田汉说:“穆木天说的。”鲁迅很快地回答:“穆木天是转向者,转向者的话你们相信,我不相信。”其实,关于胡风和中山教育馆有关系的话,首先是邵力子对开明书店的人说的,知道这件事也不止我们这几个人,而田汉却偏偏提了穆木天,这一下空气就显得很紧张了……
    可以肯定的是,因为话题谈到胡风是“内奸”的问题,鲁迅一度不那么愉快。
    胡风所谓内奸问题
    胡风所谓的内奸问题,是在党组织遭到第二次大破坏的时候才被人怀疑的。
    1933年,胡风从日本回来后不久,在国民党的中山教育馆“找个吃饭的职业”,当时已在“左联”任职的胡风在到那里工作之前,特意向“左联”书记处作了汇报,茅盾和周扬他们都主张他去。可见,当时周扬等人并没有认为有什么不妥。但是,党组织经过两次大破坏,从事党的工作的同志,对叛变有了更高的警惕。从而有了对胡风的怀疑,而且从不同渠道汇集到“四条汉子”这里了。特别是李少石作为党的宣传部门负责人的“你们要注意”的忠告,“四条汉子”自然看作是来自上级党委的指示了。
    莫忘历史环境
    1935年2月19日,上海国民党又在全市进行了一次大逮捕。不仅上海中央局书记黄文杰等落入敌人手中,而且“文委”书记阳翰笙、成员田汉、“剧联”党团书记赵铭彝等人也未能幸免。
    大逮捕过后,周扬和夏衍劫后余生。此后形势的发展,周扬只好一个人来担当领导上海文化界的重任了,因为夏衍必须暂时躲避一段时间。
    晚年的周扬,在关于鲁迅和“左联”的几次大的讲话中检讨自己:那时年轻,对鲁迅尊重不够。
    和平环境中的今人,在评价这段历史时,有谁能够想到当时白色恐怖下的历史环境呢?(《周扬与冯雪峰》湖北人民出版社)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