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红学家作家对刘心武双面夹击?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记者 陈佳       (责任编辑:admin)
两年前,刘心武以《画梁春尽落香尘———解读〈红楼梦〉》宣告推出红学的最新分支“秦学”;近日,“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系列讲座在央视的热播,再次掀起都市“红楼热”。然而红学家却一直不屑地称他为“红学”门外汉,作家则质疑其丧失了创作能力才转向研究。面对此种双面夹击,昨日在《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出版之际,刘心武向早报记者讲述了他十余年深陷红楼的原由。
    他写不出小说了?
    刘心武借央视“百家讲坛”评说《红楼梦》,再次让古典文学名著成为“热点话题”。然而此时,种种批评却纷迭而至,指责王蒙、刘心武等人的“红楼”情结为知识分子“堕落”、“去人民化”的明证。
    青年学者吴祚来在《从刘心武“包二奶”看知识分子的堕落》中称,刘心武放弃关注现实的文人情怀,沉缅于索引《红楼梦》完全是“全身心的堕落”。这篇讨伐文字认为刘心武还通过各种大众传媒方式,让全民陷入一场虚幻的狂欢,是一种悲哀。
    刘心武接受采访时回应了吴的说法。“《红楼梦》这样的中国古典名著,包含着博大精深的内涵,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堕落”、“二奶”之说是人身攻击,普及宣讲《红楼梦》与当年写《班主任》同是一种现实关怀,并无矛盾,更无所谓“堕落”。他说,时下人心浮躁,缺乏信仰、妄自尊大,失去应有的人文精神,正亟待从母体文化中汲取养分,而会聚中国人智慧与民族精神的古典名著就是很好的源泉。
    而对于他十余年沉浸“红楼”,他解释说,对他而言,一切都很自然。该书对他的影响渗透在人生历程里。“有人误解,说我是因为写不出小说了,才研究《红楼梦》,其实从去年到现在我已经出了17种书。”
    “要允许行外人说话”
    据悉,最近推出的这本《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是其在“百家讲坛”讲座第1讲至第18讲的演讲记录文稿,他用探佚的方式,“揭秘”秦可卿身份之谜、元春死亡之谜等等。学术研究居高临下,甚至十分“排外”,这种现象在“红学”界一直存在,刘心武的研究便是从一开始就被个别红学权威认为是“外行话”。“红学是一个公众共享的学术空间”,刘心武认为他算是平民红学研究者,既不是红学研究所等专门机构的成员,跟红楼梦学会没关系,也不是大学里面讲授这方面课程的教授,但是难道平民就没有发言权了吗?他认为目前对于红学研究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打破机构和“权威”的垄断,允许“外行”,或者更准确地说,允许“行外”人说话。
    刘心武同时透露,目前第19讲到拟定的最后第36讲的讲稿已经完成,并已在陆续录制。初步拟定9月初,将在“百家讲坛”开播“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的下半部分。后半部将会涉及到妙玉身世之谜、宝黛爱情之谜、史湘云之谜、曹雪芹写书之谜等等,刘心武力图将他的探索扩展到所有重要的《红楼梦》人物身上。
    来源:东方早报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