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端午“原”祭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新浪文化    (责任编辑:admin)
2005年古历端阳,中国岳阳汨罗江,《离骚》、《天问》、《九歌》等一系列可与日月争辉瑰丽诗篇的源头,屈子大夫行吟9年的怀沙自沉之地,上午9点,一届吸容天下龙舟弟子的国际龙舟节,更是一场现代电视艺术与传统文化虔诚祭奠完美结合的“祭屈”大典将轰然开场,湖南卫视的现场直播力图展示一场天下华人共祭中华文化之魂的庄严大礼。
    据承担此次活动策划创意和实施的湖南卫视新闻中心《播报多看点》的负责人介绍,在近两个小时的直播节目中,“祭屈”大典占据了近40分钟的比重。岳麓书院著名学者、文物专家江堤先生生前曾说过:“屈原在后世的盛名,得益于屈子祠这样的灵魂宣教场。由于这样灵魂宣教场的存在,屈原模糊的轮廓逐渐变成了清晰的细节,拔地而起的时空中,凸现了隐藏在事物背后的灵魂的高山”,作为屈子道德、文章、节义载体的汨罗屈子祠在沉寂久远之后,迎来的这场祭祀仪式原始古朴,庄重肃穆。“岁维已酉兮节届端阳,八方龙舟兮弭辑罗江。俎豆高陈兮屈子祠堂,士庶一体兮同祭忠良”,从当地民俗文化长者的祭文,到处处遵循古礼的祭祀环节-“古乐长响、三牲献供、龙头叩祭……”;从精心遴选九名工匠,到按照当地的古老风俗偷木头,雕龙头,日夜赶制神物龙舟-“九子龙舟”,可以预见,亿万电视观众通过电视直播展现的一个个放大化的仪式,深深感受到的是对文化先贤和龙舟文化的一种仰望和致敬。
    “烈士的终点就是诗人的起点?昔日你问天,今日你问河,而河不答,只悲风吹来水面,悠悠西去依然是汨罗……”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特地为此次“祭屈”大典赋诗《汨罗江神》,延续的是他54年前第一次写下“悲苦时高歌一节离骚,千古的志士泪涌如潮,那浅浅的一弯汨罗江水,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诗句后,始终挥之不去的执着屈原情结。在直播节目中,余光中还将与30万民众齐诵《汨罗江神》,可以想像,这将是一个何等壮怀激烈的浩大场景。张颐武、乌丙安等文化名人的相约前来,为的也就是一次神洁的文化朝圣。
    为了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到这场祭屈大典,在6月6日开始,通过湖南卫视、湖北经视炙手可热的电视屏幕,湘鄂大地上响彻着一个汨罗江畔原始古朴的声音――“屈子大夫归来哟!”,汨罗端午“原”祭的大型预热活动“千里秭归粽关情”隆重开场,湖南卫视、湖北经视联手炒作:一艘较大的古朴木船从屈原的出生地湖北秭归出发,停荆州、靠监利,过君山到汨罗,从长江到洞庭,沿江收集民间自发捎送的粽子和祭奠屈原的诗文,一直到“蓝墨水的上游“汨罗江,将粽子投江,诗文焚烧祭奠屈原。而在湖南卫视网站、新浪网,一场网上公祭也同时展开。
    附:
    汨罗江神
    烈士的终站就是诗人的起点?
    昔日你问天,今日我问河
    而河不答,只悲风吹来水面
    悠悠西去依然是汨罗
    所有的河水,滔滔,都向东
    你的清波却反向而行
    举世皆合流,唯你患了洁癖
    众人皆酣睡,唯你独醒
    逆风而飞是高昂的令旗
    逆流而泳是矫健的龙舟
    急鼓齐催,千桨竟发
    两千年后,你仍然待救吗?
    不,你已成江神,不再是水鬼
    待救的是岸上沦落的我们
    百船争渡,追踪你的英烈
    要找回失传已久的清芬
    旗号纷纷,追你的不仅是
    三湘的子弟,九州的选手
    不仅李白与苏轼的后人
    更有惠特曼与雪莱的子孙
    投江的烈士,抱恨的诗人
    长发飘风的渺渺背影
    回一回头吧,挥一挥手
    在浪间等一等我们
    附言:此诗为国际龙舟节而作。
    今年端午有英美,澳洲
    及大陆,台湾,港澳的船队
    将在汨罗江上参加竞赛。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