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人孙温绘制的全本《红楼梦》巨型绘画230幅在大连旅顺博物馆展出,引起红学界的重视,有关专家认为这是关于《红楼梦》最大的绘画作品,是研究《红楼梦》流传史和中国绘画史的重要资料。 此图册为推篷装,共24册,其中有一册空白,其余23册各有画10开,总计230开。画心纵43.3厘米、横76.5厘米,绢本、工笔重彩。画册首页为大观园全景图。从第二页开始按120回本《红楼梦》依次表现小说中的重要事件和情节,如黛玉入贾府、宝黛相会、刘姥姥游大观园、贾母庆寿、四美钓鱼等等。其中前八十回154幅(开),后四十回76幅(开)。有的一回多幅,每幅另拟标题,如“葫芦庙失火烧甄家,俏娇杏买线结旧缘”、“新太爷到任传封肃,贾雨村迎娶娇杏归”、“林如海家塾请雨村,林黛玉师承进士郎”等,其中第十七回“大观园题对额”最多,共有16幅,从不同角度描绘大观园的胜境,并分别拟题。也有按书中回目拟题的,如“尴尬人难免尴尬事,鸳鸯女誓绝鸳鸯偶”、“呆霸王调情遭苦打,冷郎君惧祸走他乡”。 纵观全部画册,不仅故事情节连贯,系统地反映了小说全貌,而且画面构思精美奇特,意境深邃,情景交融,充分地展现了人物活动的空间。人物的容貌、服饰,楚楚动人。可以看出绘画的作者对小说的内容烂熟于心,独有心仪。绘画者把大观园内的山石林木多画成张牙舞爪的鬼怪走兽状,似对大观园中这些天真烂漫的少女们虎视眈眈,这里反映了绘画的作者对小说原作“大观园不是人间乐园,也充满了危机和陷阱”的认识和理解,这在当时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认识。 从绘画的艺术角度看,240幅画,几乎包括了古代国画全部画科内容,有山水人物、亭台楼阁、水榭小桥、花木禽兽、舟车轿舆、鬼怪神仙及博古杂项等,其中人物有3700余个。整个画册每幅都用笔精细,一丝不苟,色彩浓丽,富于变化,匠心独运。据看过此画册的一些画家讲,此画册决非一般的民间二三流画匠所为,但从画面风格看确又透露出民间匠人绘画的某些特点和风格。据考证,完成如此数量的画页,大约需20年的时间,可以同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时间和精力媲美。 作者孙温,河北丰润人。画史无名,画心自题“七十三老人润斋孙温”。据画面藏款推知此画绘于清同治至光绪年间。 此画于1959年从上海调拨到旅顺博物馆,以民间画的定义藏于馆内,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被发现并引起重视,九十年代曾在馆内展出其中的百余幅,但没有引起人们关注。 ![]() 贾宝玉见林黛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