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历史文化遗迹要三思而后修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责任编辑:admin)
在哈尔滨百年老街中央大街的改造中,一堵有鲜明的欧式建筑风格的老墙有望从即将废弃的老建筑上平移到新址重新利用。带有老街情结的建筑师相信:“不惜花费重金修复并移动老墙的意图,在于保护历史痕迹,同时满足现代人的需要。”我们希望结果真如此。
    近来,从抢救性发掘古代遗址遗迹到修复老教堂,从翻新名人故居到重现老城风韵,很多历史文化遗迹旧貌换了新颜。但是,一些内外精装、油漆味弥漫的老建筑总让人难免感慨:历史文化遗迹还是三思而后修为好。
    “历史文化遗迹能够留存至今已属难能可贵,未经考究地大举‘修复’和‘重现原貌’不是保护历史,反而可能造成历史的遗憾!”面对近来兴起的又一股遗迹修复热,一位历史研究学者感到深切的忧虑。的确,很多历史遗迹都有着很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有些甚至还是重要的历史见证。相关部门如不充分权衡、论证其历史文化内涵、修复价值并明确其修复后的功能定位,便决定修复、修缮,就有可能犯下难以挽回的错误。
    能够借鉴历史经验教训的民族是智慧的,致力于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性修复更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然而,作为文化载体的历史遗迹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对它们的修复也要在综合考虑其文化价值、修复后的社会功用直至国家政策是否允许后再进行,绝非“修了就好,越快越好,现在不修明天就后悔”。为修新而修复的修还是不修为好,先修着再看做何用途的做法更是万万使不得。我们希望历史文化遗迹能沿着城市发展的轨迹,始终保持着人性化的魅力。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