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理论研讨会在广东阳江举行 中国第十八届中华诗词研讨会近日在广东阳江举行,来自马来西亚、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及中国各地诗词界名流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研究当代诗词如何在继承中华诗词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让当代诗词富有时代精神;研究如何实施精品战略,促进创作繁荣。 中国藏族语言学家获两项国际大奖 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本年度“青年学者奖”和“桥本万太郎汉语历史音韵学奖”评选结果近日在天津揭晓,南开大学文学院藏族教师、语言学博士意西微萨·阿错独揽两项大奖。 意西微萨·阿错是中国第一位藏族语言学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目前从事汉藏语比较、语言接触研究以及语言哲学和哲学认识论研究。 安徽蒋家山新石器遗址发现大量文物 近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黄山市黄山区蒋家山新石器遗址进行学术性发掘时,发现大量文物,为研究黄山地区先民的生存状态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蒋家山遗址位于黄山北大门耿城镇,距今约五千年,是新石器晚期遗址。遗址原有探明面积五万平方米,文化层平均一至二米,最深处达四米,是皖南地区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文化层最厚的一个新石器遗址。 中国现存惟一“古海关”遗址即将修复 不久,一座古香古色的“古海关”将耸立在泉州古城的“市舶司”遗址上,这是中国现存的惟一一处“古海关”遗址。 泉州市舶司遗址被民居及单位挤占,一度失去原有的风貌。在泉州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安排下,遗址修复工程随即全面启动。修复工程包括:恢复原型古建筑,改建花园,清芬亭、植花圃等,让水仙宫市舶司遗址重现风采。 桂林成立“漓江画派”促进会 为全力打造好“漓江画派”这一在中国画坛风格独特的文化品牌,“漓江画派促进会”二十三日在桂林成立。新成立促进会将负责制定打造“漓江画派”的一系列学术活动。 漓江画派创作取材于以桂林山水为代表的广西秀丽风光,近十年来,一批广西画家群体在中国画坛影响日劲,涉及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门类已经形成鲜明风格,有了整体影响。(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