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明代地图绘非洲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李新烽    人民网    (责任编辑:admin)
在不久前落幕的南非“非洲视角”地图展上,来自中国的《大明混一图》引起各方关注,并促使展览一再延期。在这幅气势恢宏的“宝图”前,黑人讲解员介绍:《大明混一图》绘制于中国明朝洪武22年,即公元1389年,它长3.87米、宽4.75米。展出的虽为复制件,但与原图同大。它是最早最大的世界地图,也是迄今为止最早描绘非洲的世界地图。它以无可辩驳的史实告诉世人:非洲大陆是中国人最早发现的。
    欧洲地图歪曲非洲
    新世纪到来之际,南非国民议会决定发起“议会千年项目”活动,旨在以新思路重新认识历史与现状,回答人们普遍关心的诸如非洲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世界应该如何看待非洲等问题,进而促进南非的种族和解、国家重建和民主化进程。“非洲视角”地图展就是这项活动的重要一环。
    南非议会有非洲地图130多幅,均来自欧洲,是欧洲人16世纪开始绘制的,尺寸很小。“这些地图标志着欧洲绘制地图的开端,但也暴露了他们对非洲的偏见。”讲解员说。
    在一幅“北非地图”前,讲解员说:“这幅图绘于1486年,比《大明混一图》晚了近百年,该图虽标出城镇与河流的名称,但埃塞俄比亚南部被注明是‘未知土地’,而地图中没有南部非洲。这清楚无误地表明,欧洲人对南部非洲地区一无所知。”另一幅完整的“非洲地图”,描绘于1544—1545年。尽管此时迪亚士与达伽马早已通过了好望角,换言之,习惯上认为“欧洲人已经发现了非洲”,但该图描绘出的非洲大陆的形状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并指出内陆地区居住着“独眼人”,其无知与偏见不言自明。
    辗转来自日本
    1998年赴东京出席一个国际会议期间,南非国民议会金瓦拉议长交给自己一项特殊任务:向与会的中、日两国官员寻觅一幅中国古代世界地图,据说该地图藏于日本的一家佛寺。
    金瓦拉是一位酷爱收集和研究各种地图,特别是古代非洲地图和世界地图的历史学家。她知道该地图准确地描绘着非洲的地理位置,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描绘非洲的地图。经过一番不寻常的踏访,终于在日本一所大学的图书馆里找到了地图。1999年初,日本政府将其复制件送给金瓦拉。
    这幅中国古代世界地图是中国人李凯(音译)绘制的,由一名朝鲜使者受命带回朝鲜。岁月流逝,一个企图侵占朝鲜的日本军阀又将该图掠夺到日本;几经辗转,该图被转移到一个寺庙,密藏于寺庙方丈的私人图书馆里;后来,寺庙方丈将这幅图赠送给日本一所大学。
    事实上《大明混一图》有两幅,另一幅绘制于1389年,具体绘图人有待进一步研究考证。两幅图的区别在于,本幅尺寸小,但对非洲描绘得更准确。那么,另一幅更早的地图今在何方?
    中国慷慨赠图
    1999年11月,李鹏委员长访问南非时,向金瓦拉议长赠送了一份特殊的中国礼品———一本《中国古代地图集》(明代卷),卷首几页展示的就是1389年绘制的《大明混一图》。金瓦拉女士如获至宝。对古代中国的绘图技术赞不绝口的同时,她与中国政府进行协商,恳请将地图拿到南非展览,让参观者一睹非洲的原始风貌。中方对这一要求立即做出积极反映。
    中国驻南非大使刘贵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大明混一图》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彩绘绢本,是我国目前已知尺寸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世界地图,是国宝级的珍贵历史文物。由于年代久远,尺寸过大,已不适合公开展出。于是中国决定为南非复制一份《大明混一图》。2000年10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会同敦煌艺术研究院和浙江大学的专家们,精心制作了数字化的巨幅《大明混一图》。该复制件保持了原图的面貌,大小一致,颜色逼真,实乃精品。
    精确描绘非洲
    《大明混一图》以大明王朝的版图为中心,东起日本,西达欧洲,南至爪哇,北到蒙古。全图未标明清楚的疆域界线,仅以不同颜色的地名条块来区别内外所属。在《大明混一图》上,非洲大陆的山脉、河流、湖泊与海角,其位置和走向十分接近非洲的地形地貌。
    讲解员指着地图的左下方对我说:“这是非洲大陆,轮廓清晰,形状相像,河流的方位与尼罗河比较接近,山脉的走向与德拉肯斯山基本吻合,大陆南端让人想起著名的好望角,内陆的树木说明大地上草木茂密。请看,南部内陆的这一大湖可能是根据阿拉伯传说绘制的,因为传说中说‘撒哈拉沙漠以南有一大湖,其面积远大于里海’。”讲解员停顿了一下反问到:“如果没有到过非洲,能描绘得如此准确、详细吗?欧洲人描绘的非洲地图,比该图晚了许多年,而准确性却与这幅珍贵的地图无法比拟。”
    《大明混一图》不但对非洲大陆的描绘相当准确,而且线条流畅,颜色变化自然,图标形象逼真,历时数百年仍完整无损和清晰如初,表现出中国古代高超的绘图技艺。
    改写非洲历史
    2002年11月1日,《大明混一图》抵达南非议会。当双手戴着白手套的首席研究员贝利小心翼翼打开地图时,金瓦拉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见图,站立者为金瓦拉)。她说:“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非洲。”她在为此举行的欢迎式上指出:“这幅由中国人绘制的地图比西方探险家来到非洲早了100年,所谓欧洲人最早发现非洲的历史需要改写。”她强调,中国人发现非洲比欧洲人早了整整100年,而且中国人带来的不是战火和奴役,而是中国和亚洲的文明。《大明混一图》是中非友好交往的有力证据。
    在异国土地上参观有关中国的展览,我的心绪良久难以平静。带着几许疑问我走进了议会研究室。研究人员这样作答:从《大明混一图》到《郑和航海图》,从东非沿海考古发现的大量中国古瓷到马林迪国王为中国皇帝奉送长颈鹿,中国最早发现非洲大陆已是不争的事实。所谓欧洲人最先发现非洲的谬误,无疑将得到多数世人的认同。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