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苏仙桥下东门口一建筑工地自去年12月27日发现古井群后,又在4号井中陆续出土了500多枚散简,新报对此进行了追踪报道。今年春节刚过,郴州市文物局考古工作人员立即对古井群开始发掘。昨日,郴州再次传来好消息,在离4号井仅20米的另一口古井中又发现了2捆排列整齐的木简。据当地文管所工作人员介绍,经过简单的清洗后,这两捆木简初步推测为晋简。省考古研究所的专家闻讯后正迅速赶往考古现场。 去年在4号井出土的500余枚木简,是迄今郴州发现的最早有文字记载的简牍,同时,这也是我国在江、浙一带最南边地区首次发现该时期的简牍,打破了长沙以南地区无简牍出土的考古历史。 据文管所工作人员介绍,昨日发掘出的这两捆木简约有500多枚,且每枚简上都有文字记载。去年虽然也发现了500多枚散简,但只有100多枚上有文字,其余的都是空白。因此,昨日的发现比去年的价值更大。“有的简上有‘太安’(音译)字号,根据字号推测这些木简应该属于西晋时期”。现场的木简摆放整齐,绝大部分保存完好,“这种摆放不是偶然的,肯定是有意识的,这2捆木简是放在刻意挖出的坑内,并在四周用土和石块对其进行堆砌。”该工作人员还乐观地向记者推测,“正在发掘的其他几口井应该都会有好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