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牧之 春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且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演化中,形成了一系列的如送灶神、放鞭炮、贴门神、年画和春联等庆祝仪式和民俗活动,其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写春联、贴春联是寒冬腊月中最温馨的记忆。(资料图) 写春联、贴春联是寒冬腊月中最温馨的记忆,春联寓意祛邪消灾、迎福纳祥,象征吉祥喜庆,既是对过去一年的回顾,对新一年的展望,也是对家人朋友的祝福和激励,又是对社会和国家的关心和祝愿。可是您知道吗?春联的起源却和上古道教有着莫大的关系。 现在记录最早的春联原型是出现在五代时期的后蜀。据北宋·张唐英《蜀祷机》记载:“蜀未归宋之前一年岁除日,私令学士辛寅进题桃符板于夜门,以其词(非)工,命笔自题云:‘新年纳徐庆,佳节号长春’蜀平,朝廷以吕徐庆知成都,而长春乃太祖诞节名也,其符合如此。” 后蜀主孟昶剧照(资料图) 这说的是赵宋在平定后蜀之前,后蜀主孟昶在年岁除旧之日,命人在桃符板上题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楹联,而后这幅对联的后两字刚好对应着治理成都的吕徐庆和宋太祖的诞节名。虽然宋人有编造故事戏谑亡国之君的嫌疑,但后人一般都以“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副春联,而这里写对联用的桃符在历史上就和上古道教有关。 “桃符”是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淮南子·诠言训》说“羿死于桃棓”,高诱注:“棓,大杖,以桃木为之,以击杀羿,由是以来,鬼畏桃也。”桃棓可以击杀羿,因此就具有很强的镇邪驱鬼作用。桃木上面画画和写字,就变成了桃符。 桃符(资料图) 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神荼”、“郁垒”传说是能捉鬼的门神。《黄帝书》记载:上古的时候,有神荼、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 又据汉代王充在《论衡·订鬼》中引《山海经》记载:“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 王充(资料图) 由此可知,桃符是随桃木、桃人、桃板发展演变而来,功能是驱鬼辟邪,而且春联、门神皆起源于桃符。直到宋代,春联还称为“桃符”。王安石《元日》诗中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门神(资料图) 春联真正普及于民间,用红纸书写,从而成为年俗之一,则是明朝的事,桃符那时才改称为“春联”。明末清初陈尚古《簪云楼杂说》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始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朱元璋颁布圣旨以后,写春联、贴春联之风开始在民间迅速流行起来,贴春联习俗便沿袭至今。总之,春联萌芽于先秦两汉,成长于六朝,成型于唐宋。至于作为流行的习俗,则是明代以后的事。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春联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它记录了中华民族普通民众的生活,反映了各个时代的精神需求,它也是当今人们传承传统文化的纽带。春联既是一个思想和文化的载体,更是一种美妙的艺术形式,精湛的书法技艺正是是春联重要的组成部分。 思想和文化的载体。(资料图) 春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国文字和书法结合的独特艺术形式。春联讲究音韵和谐,不仅字数相等,结构对称,意思也相应,天然成趣,好的春联真能给人美的享受。然而随着工业文明的来临,一项颇具民俗特色的文化财富正在逐渐消失。 刷版春联成为了人们的首选,手写的春联难觅踪影;内容上也大量重复,“福禄、寿喜、招财、进宝”之类,缺乏意境和创新,更缺失了字斟句酌的情趣。淡淡的墨香慢慢散去,阻塞了手写春联个性创作的源泉。更有甚者,有些人家把春联的顺序都贴错了,原来的春联内涵就丧失掉了。 最好的春联是自己写的。(资料图) 其实在以农耕文明为主的中国,“耕读传家”一直是大部分家庭的家训。一副好春联既能够彰显个人的文化品位,同时又能教育子女,寄托希望,充满了人情的温馨和新年的祝福,写春联、贴春联既然是必不可少的新年传统,那为什么不自己书写呢?不管写得怎么样,最好的春联是自己写的,有创意有个性和文化内涵的春联,将是我们同传统文化对话的良好契机和给新年的美好慰问。 (编辑:景卿)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牧之,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