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好的朋友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的好友可能与他作对,变成敌人:他用慈爱培养起来的儿女可能变得不忠不孝;那些我们最感亲切和亲密的人都可能会弃忠诚而成叛逆。 在这个自私的世界上,一个人唯一毫不自私的朋友、唯一不抛弃他的朋友、唯一不忘恩负义的朋友,就是他的狗。不论主人是否贫穷或富贵、健康或病弱,狗都会守在主人的身旁;只要能靠近主人,即使地面冰冷坚硬、寒风凛列、大雪纷飞,狗也会全然不顾地躺在主人身边;哪怕主人无食喂养,狗仍会舔着主人的手和主人手上共同抵御这个冷酷的世界所受的创伤。纵然主人是乞丐,狗也像守护王子一样地伴随他。 当主人所有的朋友都掉头离去,狗却义无反顾地追随在主人左右。当主人的财富消失、声誉扫地时,狗对主人的爱仍如天空运行不息的太阳一样,永恒不变。假如因命运的捉弄,主人变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这只忠诚的狗只求陪伴主人,有难同当,对抗敌人,此外毫无奢求。当万物的结局来临,死神夺去了主人的生命、尸体埋葬在寒冷的地下时,即使所有的亲朋好友都已各奔前程,而这只高贵的狗却会独自守卫在墓旁,它仰首于两足之间,眼睛里虽然充满悲伤,却仍然机警地护卫着墓地,忠贞不渝,直到死亡。 狗的祖先 在5000万年前的地球上生活着一种体形小巧,善于奔跑的肉食动物—-麦芽兽,这就是狗类动物的原始祖先。通过漫长的岁月,到了300万年前,进化出了狼、狐等狗科动物。科学家在采集了狗和狼的DNA标本,经过了一系列的科学实验,发现狼是狗的祖先。 狗是地球上第一种进入人类生活的动物,早在4-6万年前,它就成为了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之一。狗灵巧、温顺、善良、忠实,使它们能够融入人的生活,并享有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这一美称。据考证,我国最早的狗化石是距今7000年左右,浙江河姆渡新石器石化遗址所发现的。此外,有些遗址中还发现有狗的图案,仿制的白玉狗、木狗,甚至殉葬的狗。 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宗教、神话等各种记载中,寻找到了各种各样关于狗的传说。在神话中,神造人后见人孤独,便为人派来了狗。狗是神赐于人类的使者,而非奴仆。大约公元前200年,古埃及人制作了摹拟豺神安努毕斯的狗木乃伊。 目前,狗在几乎各个国家都受到保护和宠爱,据统计,全世界约有8亿条狗,中国有2亿条左右。宠物进入家庭,反映出了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多样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老年人有狗陪伴,不会再感到孤独和寂莫。青年人养小狗,可能调节工作压力带来的紧张和烦恼。小朋友们如有这样一位好“伙伴”,则可从小培养他的情商,有利于健康成长。 狗属脊椎动物,哺乳纲,食肉目,狗科。除狗以外,狼、狐、貉、豺等也是狗科动物。狗的祖先是什么至今没有定论,狼、狐、豺等都曾被列为狗的祖先。也有观点认为,狗并不是由一种动物演变而来的,而是狼与同一个家族的其它动物杂交的产物。现在,较多的认为狗的祖先很可能就是狼。 世界著名的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对狗作了深入地研究,他分析世界上的狗很可能是从2个界限十分明显的狼的物种,或从2-3个其它灭绝的物种传下来的。达尔文认为,家狗的起源是分别来自于多个野生祖先的后代。另一位英国动物学家J.Clutton-Brock在所著《家畜的进化》(1984)中指出,家狗直接进化而来的野生祖先是北美狼、中国狼、印度狼及欧洲狼,这4种狼在不同地区被分别驯化为10种类型的狗,现在的家狗均为这10种类型狗的后代。 狗的进化 五十万年前,狼、胡狼、狐狸等的原型出现了。到了两万多年前左右,中型的亚洲狼出现,开始与人类有所接触。原始人在迁移狩猎的过程中,发现有些狼掉队了,跟不上狼群。等到人类知道使用火后,这些散落的狼就环绕在人群四周。人们看它们似乎满害羞的,于是把吃剩的残羹肉屑喂给它们,当狼吃饱了也跟着人类去狩猎;慢慢的,妇女们就把它们生下来的小狼抱回来养,渐渐的繁殖起来,于是逐步的进化成狗。 狼是狗的祖先,至今已少有争议最有力的证据之一就是,狼与狗交配生下来的后代,具有繁衍的能力,而且,两者的血液非常近似。以至绝大多数电影中狼的角色,都是用狗化装而成,一般人几乎无法识别。因为狗是狼演化而成,所以都具有狼性,喜欢成群追击,服从权威的领导。后来,人类陆陆续续改良了三百五十多种不同的狗种,有看家用的,当警卫的,带路的,打猎的,当玩具的,牧羊的;甚至到现在,有专门嗅毒品,或为残障、肢障者服务的狗。 一系列的遗传研究表明,狗的始祖是距今约一万五千年前生活在中国境内或周边地区的五六只雌狼。可是,现代的狗同样被人类驯养、别无二致的遗传起源,但无论体形还是外貌竟如此千差万别。 瑞典和中国的科学家们分析了来自欧洲、亚洲、非洲和北美的六百多条狗的DNA,这种DNA称作MTDNA,它只秉承于母本。这标志着大多数的狗具有源自单一基因库的共同始祖,而狗的遗传变异高发于东亚,显然狗被驯养于该地区的时间最长。 在墨西哥、秘鲁、玻利维亚的考古地点,出土了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之前的三十七块狗骨,以及最早的一批欧洲移民到来之前,存放于拉斯维加斯的十一副狗标本。研究人员通过对它们的分析,并且与来自世界范围的一百四十条狗及二百五十九头狼的MTDNA进行比对,发现它们的共同祖先是亚洲的灰狼。这意味着人类在距今约一万三千年至一万四千年前殖民美洲之际,他们驯养的各种血统的狗就已经充当了他们的随从。 狗伴随着人类穿越白令海峡来到美洲,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很早以前在亚洲,人类与狗就已经朝夕相处了。两项研究在一些关键点上大体一致:现代所有狗的祖先都是在旧大陆被驯养的狼,它们伴随着人类来到新大陆,而那时的狗的血统迄今已几近消失。 有没有一个特殊的缘由,使得狗成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呢?人们设计了一个小实验,测试的动物包括黑猩猩、狗、小狗和狼。食物藏在两个容器之一,实验被设计得使狗不能依赖它们超凡的嗅觉。某些情况下,人会指一下、看一眼或是拍一下装有食物的容器以暗示。令人惊讶的是,狗,甚至小狗都能领会并很快找到食物,它们的认知能力是其他动物无法比拟的。看来在被驯养的过程中,狗的认知能力得到了开发,能够读懂人类的一些简单示意,通人性,进而忠实于人类。 考古学家认为,有一些野生的狗像狼一样成群地在原始人部落的居住地附近避风寒或栖息,游窜觅食,寻找被人丢弃的皮、骨、肉等,并跟随着人狩猎活动区域的不断流动而迁移。时过境迁,人类的生活方式逐渐变游猎(牧)为较稳固的定居,因而与野狗群的关系也开始发生了变化。一些温顺的狗服从人的意识与支配,渐渐使人能接爱而被驯服,并参与狩猎等人类活动,例如帮助人围追野兽、看守猎物等。这种协同狩猎密切了相互关系,培植了感情。有了这么一个适应过程,经过若干年的选择、合格而成为家狗。 也有人认为,人类最初是把狗作为食物摄取。成年、强暴的动物被宰杀;幼小、温顺的动物则被留下喂养育肥。后来,这种动物随从于人,从中东被带到欧洲、澳洲,经人的若干年培育、选种而变为家狗。 养狗朔源 甲骨文里的“卜辞”记有当时养狗的内容,周代把狗分为三种:田狗、吠狗、食狗。 田狗――当时狩猎方式有车攻、狗逐、焚山、矢射等。何谓狗逐?“卜辞”将狩字作兽,狗用以田猎。田猎即狩猎,也就是说在当时,已驯养有专供打猎的狗。 吠狗――顾名思义,是现在常见的看家狗。 食狗――按春秋《周礼·天官》:“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膳用六牲”,“食医掌和王之……六膳”。狗在六畜之中,作为肉食来源。周代八珍之一就是由狗肝做成的“肝脊”。 我国狗的化石最早是在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的,距今约7000年。近年,在江苏花厅村石葬区的第60号墓内,考古发掘的大汶口文化(山东泰安)时期古物附近,殉葬品中有一只狗,距今约5200年。在我国半坡文化(陕西西安)、仰韶文化(河南渑池)、龙山文化(山东历城)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都有狗的遗迹。 此外,在考古中也见有一些狗的仿制品。例如在河南安阳出土的殷墟墓中,有上百件玉器,其中就有白玉制成的小狗。广东赤岗出土的东汉古墓中也有形态各异的陶制狗及木制狗。 在我国河南安阳发现的殷墟文化,距今约3300年,闻名世界的甲骨文“卜辞”中就有狗的象形文字。当时驯养家畜是用绳束等物系囚一起,或加牿。狗在甲骨文中做“龙”,狗字右下角的“撇”即表明是用绳束或加牿来驯服狗的。 郭沫若曾说:“殷文化为中国文化之渊源”。甲骨文不仅是我国文字最早的可考记载,也是有关狗的最早文字记录,从中可了解古代人们驯化、饲养狗的情况。 此外,狗还被用作“牺牲”,就是祭祀时敬神。《周礼·天官》记有“凡祭祀共狗牲”字样。狗还被作为畜副产品而被利用,其骨头汁作肥料“拌种”,或将骨头焚烧成灰浇在地上肥田。我国劳动人民那时已能根据不同土质而施肥,“轻用狗”(《周礼·地官·人》)就是指在轻松的土地上施用狗的骨头。由此也可看出,我国原始农业当时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到了汉代,养狗很盛行。汉武帝曾命营建“狗台宫”,供文武百官观看“斗狗”,作为一项娱乐活动。三国时期,曾有:“一狗值数十匹,御狗率县缨,值钱一万”的记载,可见狗在当时的贵重。晋代,狗也是很受人宠爱的动物,在古代许多颂狗的诗文中,以西晋傅休奕的《走狗赋》最为精彩。“骨相多奇,仪表可嘉,足悬钩爪,口含素牙,首类骧螭,尾如腾蛇,舒节急筋,豹耳龙形,势若凌青云,目若泉中星,即迅捷其无前,又闲暇而有度……”。到了南北朝,皇宫内的狗竟曾享有和人一样的诰封,被赐为“郡主”等爵位。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权贵阶层生活奢侈豪华,皇帝建有富丽堂皇的“五坊”(饲养有5种动物,狗和4种鸟类),其中专有漂亮的“狗坊”。 狗也被用作使役。元代的东北地区设有驿站,用狗拉雪橇进行通讯和运输。元《癸辛杂识》载“高丽以北,地名别十八,其地极寒,海水皆冰,……人物行其上,如履平地,站车往来,悉用四狗挽之,其去如飞。”狗也曾被人们训练捕鼠,“狗拿耗子”在古代并不稀罕,这早在战国时期已有出现。后来随着猫的驯化,这种情形才变得很少了。 图腾、典故与传说 狗是人类最亲密最喜爱的动物,更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上天给它任务是对人忠实摇尾巴,狗绝不会嫌主人穷而易主,这是它忠贞不二恒久不变的天性,所以,常常听说灵狗救主的故事,所以凡遭众狗围攻的人,一定是坏人,一定要关起来,故此”狱”字左右以狗夹击而组成,其道理在此。狗曾被人类奉为先祖。早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人就已养狗,《周礼》设狗人官职,专司相狗牵狗以供祭祀。汉代朝廷设狗监,是掌管皇帝猎狗的官员。到了唐代,五场之中有狗坊,是专为皇帝饲养猎狗的官署。在人类社会进入畜牧和小农生产时期,狗守户报警,照看畜群,成全人类的大业。“伏”字便是人类对狗尊卑态度的体现。狗与人的关系始终像“伏”字一样难以割舍,狗永远忠心于它过去女仆,今天的主人。 图腾崇拜图腾(toten)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词意为“他的亲族”。图腾崇拜是原始社会最早的一种宗教信仰。原始人认为,其氏族部落与某种动物、植物或其他物体有着亲缘或特殊的关系,故把此物(多为动物)做为氏族的图腾,视之为祖先、庇护者和象征,供奉崇拜,严禁捕食。这种图腾信仰世界各地都有,直到现代某些部落和民族中仍存在。 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和史书中,记载着许多有关汉族及各少数民族的图腾。传说中的伏羲氏被认为是人类的始祖,他和女娲氏兄妹成婚产生了人类。他创制了八卦,并把狗列为八封中的艮卦。他教人们结网捕鱼,饲养六畜,狗在其中。《后汉书·南蛮传》记载的有关夷族崇拜褩瓠为祖先的故事,常被用作图腾崇拜的例证。褩瓠就是一只五彩神狗。 古埃及原由许多的图腾部落族组成,这些部落的图腾信仰却并不一样,图腾有鹰、狗、狮、羊等。崇拜狗部落的古埃及人把狗放在神龛中,虔诚地供奉。 对图腾的崇拜还反映在货币、雕塑等方面。在大洋洲的土著中的图腾崇拜具有普遍性。在本世纪以前,所罗门群岛在土著都是用形态的狗。约8000年前的伊拉克,曾把狗作为艺术品来雕刻。在古希腊,有一座宏伟的阿克莱比神殿,它建于公元前4世纪,大殿中的雕像中,医神阿斯克莱比的脚下躺卧着数只狗,神态高傲、威严。此外,在玛雅人给他们的孩子制作的玩具上,也可看到狗的图形。 神狗褩瓠的传说狗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在我国古代流传着许多有关它的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这里最早的恐怕数“褩瓠”了。这是始见于汉代“武陵蛮”的神话人物,东汉以后,汉族中又推演为盘古的神话。 晋·干宝《搜神记》及《后汉书· 南蛮西南夷列传》载:昔高辛氏王宫中,有老妇得耳疾,后以耳中挑出一个小茧子,将它放在了瓠(葫芦)里,上面盖上褩(盛水的盘),一会儿竟变成了一只有五色彩纹的小狗,取名为褩瓠。不久,房王作乱,高辛氏悬赏天下说:谁能得到房王的首级,就赏千金、赐美女。不想褩瓠夜奔敌营,竟在房王醉眠时咬下了他的头衔回宫中。高辛氏便封它为会稽侯,赏美女5人。后生三男三女,男似人形,有狗尾。其后子孙昌盛。《山海经》中名其为“狗封国”,或作“狗民国”,历史上的狗戎之国据传即始于此。 狩和狗的典故 在人与动物之间,狗是最能懂人言,看人脸色行事的。人在撺掇狗出击咬人或动物时,嘴里发出一种“兽”的短促声音。狗一听到后会迅速竖起双耳,睁大眼睛,四处找某目标,一旦找准就会扑上前去。这种奇怪的现象说明,兽应该是一种具体的动物,而不是“长着四条腿走路的哺乳动物的总称”。遍翻字典与兽同音的字与狗形近的字只有“狩”字。 狩应该就是同狗相近的那个具体动物。那么狩在哪儿呢?它又和狗有什么仇恨呢?狩和狗本是生活在水中的一对孪生动物,狗老实本分,狩狡猾诡诈。因水中难以觅食,大家商量好一齐上岸寻找。狗一跃上岸,结果被人抓获。而狩则慢了一步,头刚露出水面,一看情况不妙,马上回到水中。因此,人们只看到狩头不见狩身。而狗则对狩恨之入骨,只要听见狩声就想撕咬。在以后的图腾崇拜时代,人们就将狩头安装在屋脊两端,中间则以水纹装饰。我想,兽应以“狩”代替,兽头则为“狩头”。 人狗换寿的传说 相传在很古老的时候,人和各种动物的生命都是没有年限的。后来天神要给各种动物规定一个生命年限,天神首先叫一千岁,当时,一切动物都已入梦乡,只有机警的大雁听到他的呼喊,便答应了一声,于是大雁就得了一千岁的寿命。天神叫到一百岁时,野鸭子听到答应了一声,得了一百岁的寿命。当天神叫到六十岁时,狗吠了一声,六十岁的寿命就被狗得去了。天神接着叫,直到叫十三岁时,酣睡的人才惊醒过来,慌忙应了一声,结果人只得了十三岁的寿命。 人们感到十三岁的寿命太短,就去恳求天神增添年数。天神叫人去与动物商量。结果动物们都不同意与人类换寿,最后人与狗达成了协议:人必须每天给狗三顿饭,照顾狗的生活,不打骂狗,这样,狗才同意把六十年的寿命给人,而自己仅得十三年寿命。人和狗对换了生命的年限。 为何人类养狗不养狼 据鄂伦春族民间传说。很早以前,鄂伦春族的猎人队养狗帮助打猎外,也养有狼,为的是能捕猎到熊、野猎之类的凶猛野兽。 一天,猎人带着狗和狼去打猎,可过了好几天也没有收获。猎人身上带的食物不够了,他只好往家赶路。道远,天也马上黑了,猎人肚子很饿,又困又累,便在野外林子里睡下了。 狗并没合眼,它忠实地守护在主人的身旁。饿狼却急红了眼,窜到猎人跟前就要张口吃人。狗见罢马上狂叫起来给主人报警,并与狼撕咬在一起。猎人被吵醒了,狼马上装着没事一样静静地趴在一边。狗想告诉主人刚才发生的险情,但又不会说人话,只好走到他身边,亲热地摆着尾巴并舔他的手。 猎人想了想不高兴地说:“你们折腾什么?快安静些睡觉吧。”然后又躺下睡了起来。狗毫不放松警惕地继续守着主人。狼却忍不住了,又趁机慢慢地挨近猎人,突然扑上去,张开血盆之口,狗马上狂叫了并和狼撕打起来。 这时,猎人翻身站起,操起猎刀把狼杀死了。原来他刚才见狗叫就感到有疑,于是便佯打呼噜睡觉,实际上他在暗中监视着身旁的一举一动,最后终于看穿了狼的凶恶本质。 猎人和他忠实的狗一起回到了家。妻子问:“怎么只带着狗,狼哪里去了?”猎人便把晚上在森林里发生的事情详细地讲了。她说:“狼不可信,还是狗好!” 从那时起,猎人就只养狗而不再养狼了。 狗翘腿撒尿的由来 据河北民间传说:有一个衙役犯了法,被县官判定重打不饶,未料把衙役的一条腿打掉了,可附近州县却没有大夫能治。后来县官听说能治这个衙役腿的只有两个医师。一个是“巧妙术”,一个是“妙术高”,于是派人去请。 两人来后一看衙役的腿觉得确实不好治,可是已来了哪能不给治就走呢?干脆来了个“死马当做活马医”。他们让人找来只狗,取下一条狗腿后就把它安在了衙役的身上。但是狗没了腿怎么办呢?他俩又捏了个泥腿给狗安上了。一旁有人问:“狗要撒尿,那泥腿不就泡汤了?”妙术高说:“就让它翘起一条腿后再尿吧。”从此以后,狗逢撒尿时就要翘起一条腿。 狗肉朋友的故事 当年,少年刘邦流落到沛城,看到一个黑脸大汉,正在吆喝卖狗肉,叫了半天却没人买。刘邦这时饥肠辘辘,便称了二斤,站在肉摊前大吃大嚼起来,一边吃一边高兴得大叫:“好吃呀,好吃!快活呀,快活!”他这一喊不要紧,立即围上了许多人,不一会,这个人的狗肉就全卖光了。黑脸汉子高兴极了,不问刘邦要钱。刘邦问黑脸汉子:“卖狗肉的朋友,啥名?”“俺叫樊哙!”于是刘、樊二人就成了朋友,后来他们自诩“狗肉朋友”。 所以,汉高祖刘邦在家当老百姓的时候,就常邀好前往“樊哙狗肉铺”品尝狗肉;登基称帝后,仍嗜好如初。为此,沛县狗肉名声大噪。 沛县狗肉的制作工艺世代相传,有独到之处。它的原料,选自膘肥、健康的狗,对病、瘦、死狗一律不用。宰狗时要求体态完整,不带一丝茸毛。烹调时,用多年的陈皮汤,佐料有丁香、茴香、花椒、桂皮、砂仁等十几种材料,缺一不可,煮出来的狗肉汤浓肉香,美味可口。烹制时香气四溢,过客都要驻足一尝。樊哙的狗肉,用乌龙潭的水洗过以后,又用樊哙杀的一只鼋同煮,因而称之为“鼋汁狗肉”,别具风味。 毛狗精的传说 很久以前,有个人名叫牛娃。他长得五大三粗,为人忠厚,做活路手脚勤快,很逗人喜欢。他家里很穷。父母死后,牛娃只好去向亲戚邻朋借钱买棺材。为了还帐,他早晨天不见亮就上山打柴。每天要挑两担柴去卖。牛娃天天起早摸黑,熬更守夜地干,吃的是冷饭和酸菜,一个人是够辛苦的了。 一天早晨,牛娃拿着扦担和柴刀,刚刚走上半山坡,突然见一只豹子在追赶一只毛狗。那毛狗飞快地跑到牛娃的身面前,立起身子,用嘴轻轻扯了扯牛娃的衣裳角,眼泪直是流,尾巴直是摇。牛娃懂起了这是毛狗在请求自己救它。便脱下一件衣服盖在它身上,然后端起扦担,向着上来的豹子,使劲刺去,正好刺中它的心窝。豹子死了。,毛狗得救了,它走进山林,还依依不舍的回望着牛娃。 有一天,牛娃卖了柴回家,肚皮饿得咕咕叫。他走进屋连忙作饭,揭开锅盖一看:锅里蒸着白生生的饭,碗里装着香喷喷的肉。一连三天都这样。牛娃心头打起了疙瘩,硬是解不开。想来想去,到底还是让他想出了一个主意来。 第四天,牛娃照样去砍柴。走到半路上,他就转身回家去。他见大门关着,从门缝里往里面瞄,嘿,更稀奇的事情出现了,只见一只毛狗从门洞钻进来,在地上几滚几滚,脱下毛子,变成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她手脚灵巧地洗锅舀水,淘米烧火。牛娃掀开门就跑进去,伸手从地上拈起手狗皮捏在手中。姑娘看牛娃冲进来,先是吃了一惊,接着羞得满脸通红。 牛娃请求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要他答应三件事才行。牛娃满心欢喜地说:“不要说三件事,就是三十件我都依从你。”姑娘笑笑说:“一、从今以后,你要把我当人来看待,决不能把我当做毛狗精。二、你必须保管好我这张毛狗皮,不准损伤。三、任何时候你都不能提一句我是毛狗精,只要说了这句话,我就不和你过日子了。”牛娃满口答应,他们成亲了。 第二年,他们添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强强。强强长到四岁时,有一个晚上,牛娃多喝了两口酒,很是高兴,看见油灯一闪一闪,一时脑壳发热,就边逗强强边唱:“灯、灯、灯,你妈是个毛狗精;强、强、强,你妈是个毛狗娘。” 强强的妈一听这话,脸就变了色,她问牛娃:“你说我是毛狗精有啥子把凭?”牛娃只顾和她玩,早把当初答应的三件事忘得一干二净。他把已经锁了五年的箱子打开,取出毛狍皮,笑嘻嘻地对妻子说:“你看,这不是你的毛狗皮是啥子!”他婆娘狠狠盯了他一眼,伸手抓住毛狗毛,披到身上,在地上滚了几滚,又变成毛狗了。它眼睛头含着泪水,最后看了一眼牛娃父子二人,转身朝门外跑去,从此再也没有现身了。 猫狗不和的典故 很久以前,猫和狗是一对情同手足的好兄弟,狗是哥哥,猫是弟弟,只不过狗很勤快,猫很懒惰。那时候狗和猫都是”汪汪”叫的,它们无拘无束,整天无忧无虑,快乐极了。一次,主人的宝物遗失了,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于是他对狗和猫说:”你们听好,如果谁把宝物找回来,我就赏给它牛肉吃(因为那时候猫也爱吃牛肉)。”老实忠厚的狗点了点头,诡计多端的猫一转眼睛,就想出了一个阴谋。 从那以后,狗每天都很早起床,用它灵敏的鼻子去寻找宝物,而猫却在睡大觉。一天,狗走着走着,忽然嗅到一种熟悉的气味,它心里而想:宝物一定在附近。它急忙找了起来,终于找到了,它叨着宝物兴高采烈地向家里跑去。快要跑到家门口时,狗累得上气不接下气的,眼睛直打架,就把宝物放在身边,想睡一会儿,等睡醒了再把宝物交给主人。猫看到了一切,它偷偷的溜过去,偷到了宝物,叨着来到主人身边,主人十分高兴,立刻赏了一大块肉给它,猫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狗醒来后,发现宝物不见了,立刻冲进屋子。主人气愤地说:”你还回来干什么?你看猫多有本事!我不需要你这样的狗。”说完,就用扫把把狗赶走了。从此以后,狗恨死了猫,猫为了躲避狗的攻击,就把自己的叫声改成”喵喵”,就这样,狗”汪汪”叫,猫”喵喵”叫。 狗的性格 根据狗的大脑皮层的机能特点,即神经过程的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的区别,可以将狗的性格分为四类: (1)兴奋型:兴奋过程比抑制过程强,其行为特点是攻击性很强,总是处于不停的活动状态中,神经细胞经常处于兴奋状态。形成阳性条件反射迅速而巩固,而阴性条件反射较困难,灵活性不完全。由兴奋转入抑制困难,由抑制转入兴奋容易,这种狗能忍受强烈刺激。 (2)活泼型:兴奋与抑制过程都强而且均衡,灵活性很好,对各种刺激反应很快,行为活泼,迅速敏捷,阳性和阴性条件反射都容易形成,但能力的消退速度快。 (3)安静型:兴奋与抑制而强而且均衡,具有很强的忍耐性,但灵活性较差,行为表现迟缓、安静。阳性和阴性条件反射形成较慢,但形成后非常巩固、不易消退。 (4)弱型:兴奋与抑制过程都很弱,大脑皮层细胞活动能力的限度很低,容易产生超限抑制。行动表现胆怯、被动,对新奇刺激很难适应。这种狗可塑性差,很难训练。 狗的特点 (1)食肉性:狗为肉食动物。虽然因长期的家养,也可杂食或素食,但是要正常繁殖生长和达到正常生化指标,饲养要有一定的动物性蛋白和脂肪。同时,还有咬啃的习惯,故常应喂它一些骨头以利磨牙。 (2)喜欢与人为伴:在动物界中,狗是人最亲密的伙伴。而人也是狗最好的朋友。由于狗与人类接触历史悠久,于是对人类有较强的依赖性,狗在人类环境中发育得最好。若让小狗与小孩生活在一起,小狗表现得最为活泼、机敏、忠实并且训练长进最大。 (3)忠于主人:狗对主人十分忠诚,有服从精神和强烈的责任心。世界上再也没有其它动物像狗那样心甘情愿地与人类为友,更没有别的动物像狗那样把自己的情感、才能、以至自身的自由都慷慨地奉献给人类。故道:“狗不嫌家穷”。 (4)智力发达:经过训练的狗可以懂得人的语言、表情、手势等。大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和表演。狗的时间观念和记忆力都很强。 (5)体力超群:狗的骨骼强壮、肌肉发达、活动灵巧、奔跑迅速、耐久性好。 (6)感觉敏锐:狗的嗅觉、听觉灵敏、而视觉、味觉较差。 (7)睡眠警觉:狗在睡觉时,特别是夜晚,始终保持警觉,易被声响惊醒。 (8)对一些自然现象有恐惧感:狗对声音、光与火、死亡以及奇怪的事物有恐惧感。 狗的嗅觉 嗅觉对于狗来说相当于人类的视觉在感觉能力中所占的地位。狗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均可通过各种气味的传递而收集起来。狗只要吸一下空气,就可以捕捉到由空气流动所送来的气味,并立即判断出何种物体,处于何种状况,周围环境怎样等。 狗的嗅觉器官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叫粘膜,位于鼻腔上部,表面有许多皱褶,其嗅觉神经非常发达,其嗅粘膜的面积是人类的4倍。嗅粘膜内大约有两亿多个嗅觉细胞,为人类的40~44倍。再有,嗅中枢——嗅脑在大脑中所占的比例,狗也要比人高很多,由此,狗的嗅觉比人类灵敏约100万倍。 狗嗅觉的灵敏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气味的敏感程度;二是辨别气味的能力。狗对气味的感知能力可达分子水平。在50公斤水中加入1汤匙盐,或者在500公斤水中加入一汤匙醋酸,狗约能嗅出。有人将硫酸稀释到万分之一时,狗仍能嗅出。狗辨别气味的能力相当强,可在诸多的气味中嗅出特定的味道。经过专门训练的识别戊酸气味的狗,可在十分相近的丙酸、醋酸、羊脂酮酸等混合气味中分辨出戊酸的存在。警犬能辨别10万种以上不同的气味。 狗的嗅觉在其日常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狗主要据嗅觉信息识别主人,鉴定同类的性别、发情状态、母仔识别、辨别路途、方位、猎物与食物等。狗在认识和辨别事物时,首先表现为嗅的行为,由此狗敏锐的嗅觉被人类充分利用到众多领域中。警犬能够根据犯罪分子在现场遗留的物品、血迹、足迹等进行鉴别和追踪;缉毒狗能够从众多的邮包、行李中嗅出藏有大麻、可卡因等毒品的包裹;搜爆犬能够准确的搜出藏在建筑物、车船、飞机中的爆炸物;救助犬能够帮助人们寻找深埋于雪地、沙漠及倒塌建筑物中的遇难者。 狗的听力 听觉是狗仅次于嗅觉的另一重要感觉,即使在睡眠过程中也不会停止。 狗的听力远远超过人的听力。人的耳朵能够听到的声音,其频率约为16~2000Hz,一但超出此范围,人耳就无能为力了,而大多数狗的音力可达4000 Hz,最高可达12000 Hz(超声波),“狗笛”就是根据这种特征制作的。它能发出人耳听不到,而狗能清楚听到的超声波,在“人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向狗发出指令。 狗对声源的判别能力也很强。人在6米远听不到的声音,狗在24米处都可清楚地听到,它的听觉是人的16倍。对于物体下落的声音,狗能分辨的距离是人的400倍。晚上,狗即使睡觉时,对半径1公里以内的各种声音都能分辨。在通常情况下,人只能分辨来自16个方向的声音,而狗能分辨来自32个方向的声音。狗可以区别出节拍器每分钟振动数为96与100次,这对人来说是难以想象的。狗的听力存在个体差异,立耳狗比垂耳狗更为灵敏。另外,狗听到声音时,由于耳与眼的交感作用,有注视音源的习性。 狗对于人的口令或简单的语音,可以根据音调、音节变化建立条件反射来达到主人的要求。狗完全可以听从很轻的口令,没有必要高声喊叫,过高的音响对狗是一种逆境刺激,使狗有痛苦、惊恐的感觉,以致躲避。当然,在狗做出错误行为时,为禁止或纠正,可以用较严厉的口令。 狗的听觉在幼狗出生后10天以内不发挥任何作用,在出生后2~3周时才开始逐渐对声音产生反应,发出吠叫或者呜咽。如果由于某种事故,而使狗的听力丧失,也不会对其生存产生障碍。但如果是雌狗,则可因此造成哺育幼狗的障碍,甚至可能踩死幼狗。 狗的视觉 狗的视力较差,两只眼睛各有单独视野,狗眼的调节能力只及人的1/5~1/3。狗对物体的感知能力取决于该物体所处的状态。固定目标50米之内能看清,如超过此距离就看不清了。但对运动目标,则可感觉到825米远的距离。狗的视野非常开阔,单眼的左右视野为100°~125°(人只有90°),上方视野为50°~70°,下方视野为30°~60°。它对前方的物体看得清楚。但由于狗的头部转动非常灵活,所以完全可以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狗是色盲,在狗的眼里,世界就如黑白电视机里的图像一样,只有黑白亮度的不同,而无法分辨色彩的变化。导盲狗之所以能区别红绿信号灯,完全凭借两灯不同的亮度。狗对灰色浓淡的辨别力很细微,依靠这种能力,就能分辨出物体不同的明暗变化,产生出立体的视觉影像。 狗视觉的另一特征是暗视力比较灵敏,在黑暗中也能看清物体,此特点表明狗仍然保持着夜行性动物的特性。 狗的味觉 狗的味觉极差,吃东西时,很少咀嚼,几乎是“囫囵吞枣”。因此,狗并不是通过细嚼慢咽来品尝食物的味道,而主要是靠嗅觉和味觉双重作用来鉴别食物的好坏。因此,在准备狗的食物时,要特别注意食物的气味调理。 经常有人说,自己家养的狗养得很奢侈,对于吃的东西相当挑剔,味道不好的东西绝不吃,这实际上是一种不良习惯。因为狗在味觉方面要求很低,只能感觉出甜、咸、酸、苦等6种味道。如果狗对于食物的味道上很挑剔的话,只能是主人在饲养上有失误之处,使狗形成了错误的饮食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这对狗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一定要特别注意。 狗的触觉和痛觉 随着狗的成长,狗的触觉也逐渐移向身体末端部位。如陌生人触摸狗的足尖或尾时,它就会表现出不愉快,甚至攻击你。因为,在狗的这些部位感觉特别敏锐,吻部以及耳朵等处也同样如此。狗的触觉对成年狗来说作用不大,而对刚出生不久的幼狗就较为重要。因为,此时幼狗的其它感觉较弱,在2~3周以内,基本上依靠触觉进行活动。 狗对温度的感觉不很敏感,有很多种类的狗即便是在室外-20℃以下的环境中,也照样可以蜷曲身体照睡不误。与耐寒性相比,狗的耐热性较差,这是因为狗的皮肤上汗腺极少,不能通过排汗来散热。 狗的痛感也较迟钝,并且个体差异也相当大。一般情况下,大型狗的痛觉较弱,而小型狗的痛觉较强。狗身体的末端是痛点最集中的地方,因而是全身的敏感区。狗鼻端是最怕打击的部位。 狗的运动能力 狗的骨骼强壮、肌肉发达、动作灵活、奔跑迅速、耐久性好。1985年,荷兰的一只灰狗创造了100米5.95秒的世界纪录,其耐受力无可比拟。狗在遥远的地方返回原来的住处时,可以连续奔跑数千公里,而牧羊狗每天要跑70~80公里,一年几乎有八个月是在奔跑中度过的。在地球上的高纬度地区,若无拖车狗的帮助,人类无法定居。阿拉斯加爱斯基摩狗成群活动能将荒原踏成坦途。人们常将4只、6只或8只狗组合在一起工作,居然能拉着千斤雪橇,在短短数月内辗转千里。 在狗的各种运动能力中,最特殊的能力是它的倒退奔走能力。在哺乳动物中,也只有猫科中的很少几种动物才具备此能力。此外,狗还有相当好的弹跳力,其跳远纪录为7.7米,接近于马8.4米的跳远纪录。 除此之外,狗还是一个优秀的水上运动健将。狗出生后一月就能在水中游泳。狗的游泳方式与它在陆地上快速奔走的步伐完全相同。这种游泳姿势,虽然速度不太高,但却平稳而且持久。其连续游泳的最高纪录为10小时45分。 狗的恐惧感 狗对下列现象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感。 (1)对声音的恐惧:雷声、飞机轰鸣声、枪炮声、大声斥骂等突如其来的高音都会使狗受到惊吓。有的狗甚至会夹着尾巴躲到屋内或窄小的地方。军犬、警犬和猎狗须通过特殊训练才能克服对奇异声音的恐惧感。 (2)对光与火的恐惧:烟头、探照灯、直射狗的手电筒、擦火柴的一刹那,会使狗感到本能的恐惧,并会小心地围着光、火吠叫或停止不前。有些狗非常讨厌烟火,对人丢在地上的烟头都会用脚踩熄,强化这些能力对仓库的看守狗十分重要。 (3)对死亡的恐惧:狗对同类的死亡有强烈的恐惧感。死狗散发出的气味,即使对平时最亲密的伴侣也有很强烈的刺激,表现出毛发耸立、浑身发抖、不敢靠近。 (4)对奇怪事物的恐惧:无生命气息而有生命形状的标本,自动张开的伞,无人的门被风吹开,能发出鸟兽声而会动的玩具等奇怪事物都会使狗难以理解而感到毛骨悚然。 狗的微笑 美国一位动物行为学家帕特里夏·西莫内特在对狗经过连续四年观察后,公布了她的研究结果:狗开心时也会笑,而且笑声还能感染其它狗。 西莫内特发现,狗在玩耍或散步时会发出一种声音,类似喘息声。而这正是它们在“欢笑”。大约一年前,西莫内特来到纽约斯波坎县地区动物保护局,并找到了负责人南希·希尔。她问南希能否借动物保护局内圈养的小狗一用,想要试试自己的研究发明。希尔点头同意。 于是,西莫内特精心录制的狗类“喘息声”,经由高音喇叭系统传进了狗舍。惊人的事情发生了。短短一分钟内,所有咆哮着的狗都平静下来,并发出了轻轻的回应声。 西莫内特的发现证实,笑并非人类独享的专利。其实,此前已经有科学家发现许多动物会“笑”,但它们只是发出类似笑的声音,并不一定是在表达快乐情绪。澳大利亚森林里生活着一种笑鸟,当地人称为“库卡巴拉”,是捕蛇能手。捕蛇时,它先用带钩的嘴将蛇衔到树顶上,然后从空中将其摔死,再慢慢品尝,边吃边发出“哈哈”的笑声,仿佛在庆贺自己的胜利;地中海里还有一种鲵鱼,会边游边笑。这种鱼的鳔周围有许多肌肉,游动时,肌肉处于不同的收缩状态,便会发出类似人笑的声音。 狗的睡眠 狗的祖先是夜行动物,白天睡觉夜间活动,当被人类驯化以后便逐渐与人的起居基本保持一致,白天活动,晚上睡觉。尽管如此,在白天寂静时,狗仍有睡觉的习惯。而夜晚睡觉时,也保持充分的警觉,即使是细小的风吹草动也很容易被惊醒。狗每天需要14~15小时的睡眠时间,但通常分成数次睡,不会一觉睡到天亮。观赏狗睡眠时间和次数一般多于工作狗的睡眠时间和次数;幼狗的睡眠时间和次数一般多于成年狗的睡眠时间和次数。 由于睡眠是恢复体力、保持健康所必不可少的行为方式,所以,在选择狗的卧居时应选室内最安静的地方。有人认为狗睡觉时对于味道反应完全停止,而对声音却特别敏感。另外狗睡觉的姿势常常是将头朝向外面,如朝向门口,随时可以观察外面的各种变化。这一特性成为狗能看家、警卫的本领。 狗的情感世界 狗虽然不会说话,但它能通过动作、姿态来表现其感情和意愿,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体态语言。一个好主人应当能够正确地理解这种“语言”,从而合理、科学地饲养、管理自己的爱狗。狗最重要的“情感和意愿”有以下一些: 喜悦:狗不停地跳动,身体弯曲,用前腿踏地,或者尾巴使劲地左右摇摆,耳朵向后方扭动。大型狗还可能所前腿抬起,去舔主人的脸,有的狗可能表现出过分喜悦,情绪失禁,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幼年狗,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狗的喜悦的时候发出的叫声,是一种明快的“汪汪”声。 愉快:狗在心情愉快、兴奋,对人表示好感的时候,其表现要比喜悦的时候稳定,只是慢慢地摇动尾巴,喉咙中发出轻微的“呜呜”声。有时也会不停地舔主人的手和脸。 撒娇:狗在撒娇的时候,会用鼻子发出“呵呵”的声音。在它请主人宽恕而撒娇时,则会把尾巴垂下来。而在它想得到什么,或者要催促主人和它一起玩时,会轻轻地摇动尾巴,不再垂下去。 愤怒:狗在愤怒的时候,全身僵直,四肢伸开,狗毛倒竖,同时嘴唇翻卷,露出牙齿,发出威胁性地“呜-呜-”声,以恐吓对方。尾巴也会轻微的摇动,耳朵竖立着朝向对方。 悲伤:狗在悲伤的时候,会发出“咕-咕-”、“嗬-嗬-”的叫声,希望接近主人,以“诉说”自己的哀伤、痛苦、不幸。在这种时候狗也会抵垂着尾巴,以求救的表情摩擦主人的身体。 警觉:狗在警觉的时候,耳朵会竖立起来,一点声音也不放过。由于兴奋和紧张、尾巴微微摇动,发出“汪汪”的叫声,也表现出警惕的心态。在外敌接近的时候,则发出连续的“汪汪――汪汪汪――”叫声。 恐怖:狗在恐怖的时候,依感到恐怖的不同程度,也不同程度地垂下尾巴,把尾巴完全卷到两腿中间时,则表现出极端地恐怖,耳朵也扭向后方,呈睡眠状态,全身紧缩成一团。 寂寞:狗在寂寞的时候,全身松弛而瘫软,像打哈欠一样,发出“啊啊”的声音。 狗的吠叫与摇尾:以为狗对着你吠叫是在威胁你,这种想法乃一般人的误解。吠叫只是一种警报,是对狗群(包括它所从属的那一群人在内)的其他成员而发。意思是说:“这里有怪事发生。提高警惕!”相反,狗在逃窜与袭击时,都是一声不响地疾驰。最凶猛的狗是直冲过来咬你。 声音主要是表示矛盾和沮丧。狗向人侵犯时之所以发出声音,只是说明最凶恶的狗心里也有点害怕。露齿嗥叫是狗略有惧意的典型表示。等到恐惧心理开始占上风时,嗥叫便会夹着吠声。意思是说:“我想袭击你(嗥叫),吠叫的狗通常没有胆量咬人。 许多人以为狗摇尾必定是表示友善,其实不然。同样的,以为猫摇尾必定是发怒也不对。动物摇尾所代表的情感状态只有一种,那就是心情矛盾。这时,它们的感受实际上是左右为难。 狗摇尾也表示心中疑虑未决:或是因为肚子饿;或是因为想表示友好;或是企图侵犯。可是由于恐惧心理的催促,它又想离开。 如果说狗对我们绝无爱心,甚至对我们还略存恐惧,这种说法恐怕很难为人接受。但是,鉴于我们的躯体和它们比起来大小悬殊,而且我们对它们的生存拥有那么多方面的支配力量,因此,它们心情的爱恶交集是不足为怪的。 狗的等级制 很多动物群落中都有等级制度存在,我们的家狗在这方面也并不例外。按照狗类的概念,有这样一条重要的原则,即在每一个群落中都必须有一个首领,其它所有成员都必须服从这个首领。但是家狗自古以来就和人类在一起生活,所以,它们认为人类也是它们自己群落中的成员。对它们来讲,人不过是一种奇怪的、长着两条腿的狗而已。因为群落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争得较高的地位,所以有些狗就希望能在等级的阶梯上往上高攀一点,甚至自己占据首领的地位。正因为这样,所以有些经验不足的养狗人才会遇到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有时,家里养的狗会无缘无故地突然不听话了,甚至对主人也开始采取一些挑衅性的行动。这是它企图让主人服从它,承认它的首领地位,惧怕它。 据说有的狗十分热衷于取得首领地位,而有的狗则没有这种愿望。观察表明,取得首领地位的愿望强烈与否,取决于狗的品种。有一些制服它们,打消其这种不良愿望的方法,而最主要的一种方法就是从小就坚持不懈地训练它们绝对服从,因为在真正的野狗群落中,父母和首领就是用这种方法争到自己应有地位的。 狗的聪明才智 狗是智力相当发达的哺乳动物。有人认为其智力的发达程度,除人以外仅次于灵长类而居第三位。成年狗智力水平大约相当于2~3岁的儿童。经过训练的狗能够领会人的语言、表情和各种手势,有时还会做出令人惊叹不已的事情。如通过训练,能计数、识字、买东西等。 狗的时间观念和记忆力很强。在时间观念方面,每到喂食时间大都会自动来到喂食点,显得异常兴奋,主人如果稍显迟缓,它就会以低声的呻吟或者扒门来提醒主人。在记忆力方面,狗对饲养过它的主人及住所,以及主人的声音都有很强的记忆能力。如常常发生卖出或送出的狗,愉快地又回到原来主人的身边。在英国曾有一动人的故事:有一只狗一次从收音机里听到它阔别十年的主人的声音,它马上站起来走到收音旁,专注地倾听,直到主人长长的一段话讲完,它才若有所失地带着悲伤的神情默默的离开收音机。 在自然界对动物行为的观察往往可以成为在实验室进行实验的基础。比如,俄罗斯动物学家克鲁申斯基就通过对猎狗行为的观察又想出了一个在实验室里评估动物智力的方法。 克鲁申斯基偶然观察到的一个场面促使他转而研究动物思维问题。对这个场面他是这样描述的:“我还清楚地记得很久以前那个宁静的八月的夜晚,我正带着我那条班特尔狗在伏尔加河岸边散步。忽然,在一个灌木丛旁边,它做出了警戒的姿势。我到近前一看,原来那里有一只小黑琴鸟,它几乎就在这条狗的鼻子底下急匆匆地顺着灌木丛逃跑了。这时,狗并没有进到灌木丛里去追这只鸟,而是来了个180底的大转弯,绕过灌木丛,在灌木丛的另一端,像个真正的猎狗一样,等待着那只鸟的出现。” 我们的科学家被这条狗“计算”的准确性惊呆了:当它跑到灌木丛的另一端时,那只鸟也正好穿过灌木丛,在那里出现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条狗的行为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它没有穿过茂密的灌木丛去追赶那只鸟,这样做就可能放跑那只鸟。它没这样做,而是准确地估计了那只鸟逃跑的行踪,恰恰在那只鸟意料不到的地方把它截获。对此,列昂尼德·维克多罗维奇写道:“这种情况正好为我们评估动物行为的智慧程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对狗来讲,这样的行为是相当典型的。这种智慧行为的事例大概每一个养狗人都见到过,而且是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中。 这位科学家还向我们介绍了另外几件事,在所有这些事件中,狗都能准确地估计和计算猎物逃跑的方向、路线乃至速度。这充分说明,狗在这方面的能力是很强的。比如,他养的一条叫赖那的爱尔兰塞特狗,也能解决类似的问题。有一次,主人叫它,它就朝主人跑去。但是,它必须横穿一条马路,而这时,正好有一辆载重汽车急驶而来。如果继续以这种速度跑的话,它就肯定被汽车轧死。只见它离马路有四五步远的时候,眼睛盯着汽车,加快了速度,就在汽车眼看到了跟前的时候,窜过了马路。过去以后,它就放慢了脚步,若无其事地走到主人跟前。 狗在这种情况下的行为就完全可以认为是智慧的表现。因为它所面对的是一个突发事件,而在这个突发事件面前它找到了最合适的处理方法。它不仅迅速而准确地判断出了汽车行驶的方向,而且也判断出了汽车行驶的速度,并以适当的方式调整了自己的行为——面对急驶而来的汽车,它没有跑开,恰恰相反,它加快了速度继续前进。这样,它就正好赶在了汽车的前面。 狗的“第六感” 在狗所具有的感觉能力中,还有一些为人们所不甚了解的感觉能力——又称“第六感”,如狗的方向感,即狗的归家本领。这种能力在出生后18~23天时开始出现,第25天后逐渐增强,俗话说:“猫找八百里,狗找一千里。”但对于狗归家能力的认为,其说法不一。一种观点认为与狗的嗅觉有关,因为外出长途跋涉的狗常常在地形较复杂处(如路口等)撒尿,在地上抓等。 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依靠其灵敏的方向感来完成的,与狗的嗅觉等无关。有人做了一个实验,把狗两次放置在同一地点,而两次返回的路线不一样,而且第二次快于第一次。此外,还有人认为与地球磁场有关或者认为与天体位置有关。由此,对于狗的这种神秘的方向感,时至今日,仍是一个不解之迷。当然不是所有的狗都具有同样的归家能力,但是,可以说在动物中除候鸟和信鸽外,狗是最优秀的具有归家能力的动物。 狗的特异功能 先说说什么是特异功能?在人或生物之间存在某些互相传递感受的联系,它可转变成人或动物机体的潜在能力。这就是特异功能。 世界上有许多异常的生理或自然现象无法解释。在古代则变成了神话或民间故事流传下来。近代科技发展了,人们便试图科学地揭示其中奥秘。例如特异功能,有人认为这是伪科学,与魔术、变戏法同理,即做假。这未免片面,科学暂无法解释的东西不能说成谬误,甚至认为不存在,而是有待辩证地去研究和探讨。我国近年正式成立的生命学科研究学科也注重特异功能方面的研究,其领导人却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家钱学森。 对人的特异功能系统地研究起步尚晚,对动物更是近些年才有的事。有人开始研究动物与人之间的“超感觉信息交流”问题。研究表明:动物具有经过非正常的途径而感知事物的能力――动物“超感觉(ESP)”。科学家通过反复测试,把动物的特异功能分为三种类型,即: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动物与物质。 下面举的几个有关狗的例子就包含了这三种类型。 前几年,在美国传有一个狗万里寻主的佳话。一户住在俄亥俄州的居民搬迁到俄勒冈州去,途径印度安那州时,发现跟随主人的名叫“包比”的狗走失了。主人返回原路线去找也没见到。3个月的一天,包比竟独自找回了家!此事在当地成为轰动性新闻。有一位名叫亚历山大的人特意按照这户人家所走的路线核查,沿途寻找包比行踪,并得到证人、证言,计算出狗行程竟达5000公里!狗的嗅觉虽异常灵敏,但包比行走万里寻主,并且经过3个月,绝非嗅觉可解释通的。它具有特异功能。 在法国,有人用狗做过多次类似的实验。把狗装在箱子里,放到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结果它们都能准确地返回,并且找到了已搬迁的主人的家。 上面说了狗能寻找人,找物可不可以呢?美国的赖恩博士,曾用一只具有特异功能的狗做了水中寻物的实验。他把一些无味矿石埋在一个储水池的池底,让狗去找。结果那狗竟然把藏在水下的矿石一一找了出来。水是能隔绝气味的,显然这只狗非同一般。 赖恩博士还做过这么一个实验。他把2只狗(母狗和它的小狗)分别关在2间互不相通的密室内。人用棍子去拨弄母狗,使它躁动不安,与此同时开机测试另一间屋中小狗的心电图,结果发现6秒钟后,小狗的心电图像发生紊乱。当不动母狗时,小狗的心电图也随之恢复了常态。这种非同寻常的现象被称为“心灵的感应”,当然并非普遍。有些动物有,有些没有;有的明显,有些又不明显。 狗能预报地震 说这个题目之前应先了解动物究竟能否预报地震。早在1835年,达尔文在他那次著名的航海旅行中,当路过南美沿海时就发现海鸟成群地异常飞行。结果半小时后,智利发生了大地震,为此他提出了研究报告。 有资料表明,本世纪我国8次大地震前都发现动物有异常行为。中美两国学者认为,1975年辽宁地震的成功预报,在一定程度上是根据震前动物异常行为。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震前也有动物出现了不安反应,狗尤为明显。 在我国古代就已有狗预报地震的记载。《墨子·非攻下》中就提到,一次地震前,出现有“狗哭乎市”现象。宁夏《银川小志》载:“宁夏地震,每岁小动……群狗围吠,即防此患”。 狗在震前的异常行为主要是狂叫不止或低沉呻吟、翻墙、上屋、掘地、叼小狗离窝等等。对于这些异常表现的时间,在1989年巴黎的一次学术会议上,中国地震专家组公布了12年来200多次观察的研究结果:地震前动物异常“超前”的时间大多不超过24小时,震前11个小时动物异常的频率增高,震前2-3小时最明显。 除此之外,人和动物有没有“感应”呢? 俄罗斯著名驯兽师杜洛夫一次乘船从奥得萨去雅尔图,同船而行的还有契诃夫等几位大文学家。契诃夫知道杜洛夫养的叫“花点”的狗有特异功能,便请杜洛夫不要有任何言行的表示,而是暗示这只狗来取自己夹在鼻子上的眼镜(那时的眼镜还没有镜腿)。结果,只见“花点”自动站起身走到契诃夫跟前,跳到他的腿上,竟真的取下了他的眼镜。 通过以上实例可看出,狗具有特异功能,或者说存在“第六感官”。狗通人性,并因此能为人提供帮助。 狗肉食俗 人们对待狗肉的态度,看起来是最有文化色彩的。因为狗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狗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而且狗最早服务于人类,为人类获取肉食而奔跑。故大体上现在世界各地不吃狗肉的民族,是历史上从狩猎直接进入畜牧时代并长期从事这种更需要狗帮忙的经济的民族。即使进入了农业文化时代,狗还是很受到尊重的,这就是中国南方许多民族传说中的狗取粮种的故事。 农业一般要使用到耕牛,狗与农业的关系真的就是狗到一个神秘的地方或天国里取来粮种么?狗在打猎的时候,常常把某种植物的种子带回来,这也许才是故事的本源。据说狗取粮种回来的途中,过河的时候高高举着尾巴,才使粘在尾巴上的少量谷粒没有被水冲走,所以现在的谷穗很象狗尾巴,不论是稻谷还是小米。因此,西南许多民族在过年或过“吃新节”的时候都要先给狗吃,说是不忘记狗的取粮种的功劳。 但也许是因为狗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开始用狗作为祭品,奉献给神灵和祖先,让他们也有狗役使和得到狗的保护,就象阳间人们用狗一样。而凡是作为祭品的东西,奉献的人必须在神灵和祖先的面前先食用以证明这种祭品的可食性,从而开始了吃狗肉的历史。后来一些民族的巫师不吃狗肉,则是由于担心狗鼻子的灵敏,能感觉到神灵的存在和出现,怕吃了狗肉对自己的法术不利。 一个民族的饮食不同于另外的民族,并成其为文化,而且是民族文化,不仅仅是由于不同民族分布的地区不同,地理、气候的不同而造成的食谱及其组合的不同,更主要的是不同民族由于信仰、观念、认识方式等不同而造成的差异。狗是一种常见的家畜,对它的饲养很少存在着地理、气候等障碍,人们对狗肉的态度,尤其是为什么吃或者不吃狗肉的解释,可以说是集中反映了饮食文化的一些问题。 杀狗吃肉起源时间不太清楚。杀狗煮吃也许是起源于杀狗祭祀。祭祀仪式结束,参加祭祀的人就地消费狗肉。这便是吃狗肉的起源。布依族对吃狗肉有一个传说:古代有一个低洼的地方,在插完秧之后许多人突然瘫痪。巫师占卜后说必须找一只狗来祭祀方可安宁。祭祀之后杀狗煮肉,每人一碗狗肉汤,果然病全好了。从此布依族才吃起狗肉来。而在这之前布依族不吃狗肉是因为传说狗从天上取来谷种,狗对人有恩,受到尊重。 布依族的狗肉习俗也许与她是越人后裔有关。古代中国吃狗肉的记载多见于越人分布地区。《国语·越语上》记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准备东山再起的时候,为了鼓励国人多生孩子,增加兵源,特地制定了鼓励生育措施,对那些多生孩子的人的奖励是:生一个男孩,奖励两壶酒和一条狗;生女孩的奖励两壶酒和一头猪。这里一方面看出越人有喜欢吃狗肉的嗜好,另外是狗肉比猪肉贵重。《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范蠡从齐国回来后给大夫文种留下一封书信说,鸟没有了,人们就把良弓藏起来,而兔子打完了,主人常常把猎狗杀来吃。越王脖子长,有一张鸟嘴,这种人只能与你共患难,而不会与你共欢乐的,趁早一走了之罢。这就是今天我们知道的“兔死狗烹”成语的来历。 越人及越人后裔分布地区以及受越人文化影响的周围地区,许多民族都喜欢吃狗肉。广东简称“粤”亦即“越”,先秦广东属于“百越”地区,广东人喜欢吃狗肉是受到越人的影响。南韩半岛上朝鲜人喜欢吃狗肉也是因为接近越(今天的上海、江浙)地区。有俗语说“狗怕老广”,好象害怕狗听到人们议论杀“狗”,广东人还把狗叫做“地羊”。 后来的俗语说“挂羊头,卖狗肉”,“肥羊抵不上瘦狗”,以及对哪种狗的肉好吃所总结的“一黄二黑三白”,都说明了人们对狗肉的喜好。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还对狗肉的医疗作用作过介绍。认为常吃狗肉可以驱风祛湿,温补身体。贵州著名的花江狗肉,其源头应该是分布在贵州高原的越人后裔带来的。《北史·蛮僚》记载今天四川一带的僚人相互仇杀之后,“走避外,求得一狗以谢,不复嫌恨”,甚至父子之间动武之后也如此。而“平常劫掠,卖取猪狗而已”,因此有“大狗一头,买一牲口”的谚语。这些习俗,也许是基于喜欢吃狗肉的缘故。 但是我们现在知道有许多民族和许多民族的部分地区或部分家族禁吃狗肉。其理由很多,有因为宗教信仰的,有因为狗参加帮助其祖先死里逃生而于本民族有功的,有介乎宗教和祭祖有功两者之间的,等等。 满族忌吃狗肉,传说是有一次明朝总兵李成梁追赶努尔哈赤(清太祖)时,努尔哈赤跑到一个人家里钻进灶坑躲避,明兵见他在灶坑,就填柴加火,想他必定被烧死无疑。谁知明兵走了之后,跑来了一只狗,叼来湿棉絮,把火灭了,救出了努尔哈赤。有的则说是追到一个芦苇荡里,放火烧芦苇荡,也是等明兵撤走之后来了一条狗,滚到芦苇荡里弄湿身体,然后跑回来洒在火上把火熄灭。努尔哈赤的后代不吃狗肉(甚至不戴狗皮帽)是出于感恩。 锡伯族不吃狗肉的习俗也是受到满族的影响。也有人认为这个传说只是古代满族在东北从事狩猎,从对猎狗的爱护这一观念扩展到其他一般狗的延续和变化。但是据记载,满族的先人女真人是有吃狗肉习俗的,《三朝北盟会编》中记载说:“以豆为酱,以半生米为饭,渍以生狗肉鸡葱韭之食,和而食之,毛以芜荑。”看来不吃狗肉是后来的事。 湖北西部土家族宋姓不吃狗肉,则是因为传说中一条狗曾扑灭大火,救出了一位祖先。云南仡佬族也有狗救祖先的传说。白姓的哈尼族则传说,古代李姓与白姓发生冲突,白姓战败,只剩下一个幼儿,最后被狗救下并用它的奶汁喂养长大,于是白姓哈尼人不吃狗肉。 一些民族或某个民族的部分家族不吃狗肉,则因为传说其祖先在婴儿时期,母亲因病去世,孩子没有奶喝,小时候是靠吃狗奶才活下来的。这里有因为狗对祖先有恩的意识,同时也有象许多中国人认为的那样,吃了什么身体中就会有什么,即祖先因为吃了狗奶,具有了一些狗的因素,后世如果吃狗肉就是吃了祖先,于是形成禁忌。拉祜族不吃狗肉的传说中就说到祖先是吃狗奶长大的。 瑶族与畲族不吃狗肉,则是源于褩瓠神话。在神话中,高皇招榜说:谁获取敌方国王的首级,他将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一条名为“褩瓠”的狗依靠自己的特殊身份和技能叼来了敌国国王的头,最后带走公主。他们的后代因此奉褩瓠为图腾。土家族曾与瑶族、畲族共同分布在今天的湖南西部,也受到这个神话的影响,不过现在的传说是一条狮头狗退敌有功,因此有些地区的土家族也就不吃狗肉。 在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的饮食禁忌中,不吃自死的动物,不吃那些不经过阿訇念经后宰杀的动物。而阿訇不会为杀狗念经,主要原因是不吃非反刍类动物,狗就是其中之一。 喜欢吃狗肉的人说:“狗肉滚三滚,神仙也难忍”,他们也许暗地里欢迎“挂羊头,卖狗肉”的人,而不喜欢吃狗肉的却说:“狗肉上不得席面”。对于狗肉,吃还是不吃,各有自己的理由,各有自己的理论依据和历史文化渊源极其心理。 吃与不吃,都是文化。 人不可与爱犬亲密无间 自古以来,狗在世界各地都是作为人类的伙伴和助手而存在的,尤其是对那些游牧或狩猎民族的后裔来说更是如此。狗和人类具有许多共通的行为特性,能利用声音、姿态、表情传达其喜怒哀乐。狗不嫌贫爱富,也不管其主人的人品好坏,一生效忠,从不背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养狗的人越来越多。据报道,北京仅宠物狗的数量就达100万条。有相当一部分人喜欢与爱宠亲密接触、吃住不分。毋庸置疑,许多宠物狗确会给主人带来精神上的享受或生活上的帮助(如导盲狗、牧羊狗等)。但是,我们在与爱狗亲密接触时,不能忘记其另类性。因为,狗可将数十种人兽共患病传染给人,必须引起主人的高度重视。 狂犬病:狂犬病是一种典型的病毒性人兽共患病,其病原体是狂犬病毒,人主要是通过被病狗咬伤、抓伤而感染。人得病后的主要症状是神经、精神症状,病死率100%。狂犬病在我国流行已久,自1951年起开展全国性灭狗活动,狂犬病控制工作大见成效。但20世纪70年代以后,狂犬病疫情又开始上升,并日趋严重。2001年全国狂犬病发病891例,死亡854例;2002年发病1122例,死亡1003例;2003年该病的发病数和死亡率均位居重点传染病之首。狂犬病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养狗者逐渐增多,而有部门对此又管理不严;狂犬疫苗质量无法保证,部分人被狂犬咬伤后没能进行正规的伤口处理等。 流感:流感也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人兽共患病。狗可以感染丙型流感病毒,感染后可以出现呼吸道症状,并通过呼吸道将病毒传染给人,使人得流感。 钩端螺旋体病:狗是钩端螺旋体病非常重要的宿主和传染源。狗感染各种菌群的钩端螺旋体后能长期带菌和排菌,并污染居民点周围的水源,对人构成极大的威胁。此病在我国已有多次暴发流行。人患了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特点为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结膜充血,浅表淋巴肿痛和腓肠肌压痛。 炭疽:狗吞食了被炭疽菌污染的食物饲料、土壤或动物粪便而感染。狗感染后可因呼吸道水肿、阻塞而死亡,也可导致狗菌血症,或局限于其喉舌,形成炭疽痈。人在密切接触病狗后,可由皮肤破损处或呼吸道感染皮肤炭疽或肺炭疽。 类鼻疽:狗感染类鼻疽后较少发病,一旦发病可有发热、减食、睾丸炎、肢体浮肿或肺炎等表现。人一般通过接触被病狗污染的水、土壤或被病狗咬伤而感染,也可通过气溶经呼吸道感染。人感染类鼻疽后其主要症状为局部脓肿或肺炎。 钩虫病:狗患钩虫病后表现为皮炎、咳嗽,并有虫卵可污染环境,并在25~30℃环境中发育为幼虫。人直接或间接接触有幼虫的狗粪后,幼虫可经皮肤黏膜侵入人体,并经血液循环到达肺,再沿气管逆行至咽部,然后由食道进入小肠发育为成虫。钩虫病患者有荨麻疹、咳嗽、发热、腹痛、腹泻、贫血等表现。 黑热病:此病是白蛉(一种昆虫)先叮咬病狗再叮咬人而传播的利什曼原虫病。狗患此病后的主要表现有皮肤损伤、脱毛、长结节、食欲下降或精神萎靡,人患此病后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脾大和消瘦。 此外,狗还可将结核病、狗舍咳、土拉菌病、沙门菌病、绿脓杆菌病、巴氏杆菌病、坏死杆菌病、棒状杆菌病、肉毒梭菌中毒病、奴卡菌病、军团菌病、癣真菌病等传染给人类。 预防人狗共患病的发生应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及时给爱狗注射疫(菌)苗,每年为爱宠进行一次寄生虫方面的检查,定期给爱宠进行一次寄生虫方面的检查,定期给爱宠休息的场所进行清理和消毒,并及时清除其粪便。三是不要与爱宠密切接触,平时尽量不要把爱宠抱在身上,尤其不要让狗的身体贴到人的脸上,也不要与爱宠同床共眠、同桌进餐,更不能与爱宠共用餐具。四是家中的爱宠如果时常到户外活动,要经常检查其身上是否有虱、跳蚤、蜱等昆虫。五是狗的主人要注意个人卫生,定期查体,发现染病片兆应及时诊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