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正蒙学堂 >

厚道为先 厚德载物 厚福自来

http://www.newdu.com 2018-03-02 腾讯儒学 王素绚 参加讨论

    文/王素绚
    如果说古人的智慧有什么鲜明的特点,我觉得其中之一就是对于“厚”的推崇。用在读书行文上,就是苏轼所说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用在待人上,就是《论语》中所说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甚至老庄中都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其实说白了,“厚”的智慧中看重的是一种积累和沉淀,它是一种朴拙的智慧,但是朴拙的背后,却有更深远的东西,让人受益无穷。
    
    行厚道,积厚德(图源老树画画 版权归其所有)
    古代君子的毕生修养“厚”的功夫,其实可以用九个字加以概括:“行厚道,积厚德,养厚福。”这种厚的智慧可以让我们律己以严而不近于苛,待人以宽而不失于乱。让我们无论外界风起云涌,都能安定从容的生活在世上。
    厚道比聪明更重要
    古人的厚道,从治家中就可窥见一二。
    今人教育孩子,大多是以聪明为先。在技能上,让孩子从小学习各种才艺;在行事上,教孩子怎样说话做事讨人喜欢。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很聪明,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也非常好。但是,如果想要让他能够得到长久的发展,那其实还需要再多一种品质:厚道。
    
    古人教育子女以“厚道”为先(图源老树画画 版权归其所有)
    古人治家与教育子女,更多的是以“厚道”为先。
    清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柏庐留下了一本著名的教子家训《朱子家训》,其中特意叮嘱家人: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对待终日劳苦做些小本生意的挑贩,不要和他们在价钱上锱铢必较、占他们的便宜。对于亲戚邻居中穷苦的那些人,也要多加关心。《弟子规》上也说,“予宜多,取宜少”,就是不要总拿别人的东西,而是要多给别人一些东西。
    曾国藩在家书中曾经说过,“与其见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天下皆是好人。”虽说防人之心不可无,但是倘若待人刻薄,事事以恶意揣度他人,遇事斤斤计较,最终只会苦了自己。
    所以,知人不必言尽,留些口德;责人不必苛尽,留些肚量;得理不必争尽,留些宽容;得宠不必恃尽,留些后路;富贵不必享尽,留些福泽;凡事不必做尽,留些余德。
    
    厚德才能载物(图源老树画画 版权归其所有)
    厚德才能载物
    关于“厚德”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周易》中早就有“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传统文化中总喜欢以自然万物作比,看到“厚”我们就想到大地之德,厚德正如浑厚的大地,说的正是先有厚德作为基础,而后生发出的种种品质美德,才能有所依傍,才可长盛不衰。
    反之,如果没有德行作为基础,再多的优点也会为人不齿。
    比如我们有个词叫做“貌若潘安”,讲的是西晋时候的潘岳,不仅美姿仪,而且还写得一手好诗文,后人评之说“潘文如江”。但是,他却是趋名之心太过,见小利而忘身。每日都跑到权贵贾谧车马必经之处早早恭候,见到其车出行马上望尘而拜,最终在赵王伦兵变入宫后被杀。后世文人虽喜其文却不齿其行,以其德薄;比如在《晋书》中房玄龄用了这样十六个字来评价他:“岳实含章,藻思抑扬。趋权冒势,终亦罹殃。”
    厚道是我们日常言行中一种的自律的品质,而厚德则是由厚道的言行积累汇聚而成的一种魅力、一种精神。它是儒家一贯推重的“孔颜乐处”,“浩然之气”,“君子人格”。
    
    厚福是由人自己养成的(图源老树画画 版权归其所有)
    祸福无门,厚福是由人自己养成的
    什么叫有福之人?出身名门,结交显贵算是有福;但谁也不能料到,是否有朝一日,会不会有“食尽鸟投林,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天生聪明、才智过人算是有福,但是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三国时的杨修,又何尝不是天生聪明?至于升职加薪、高官厚禄,更是得失都在须臾之间瞬息万变,算是一时运气好,但很难说是“有福”。
    常言道:“风水轮流转。”言外之意,就是人生有得意也有失意,有顺风顺水。
    真正能得到“厚福”之人,能在荣华时做衰败想,多一份谨言慎行、宽厚待人,多留一些后路。才能在失意时也能扛得住打击,留一份志气和资本东山再起。
    而真正的厚福就是:无论命运给予自己怎样的安排,都能坦然接受,无论手里的底牌是好是坏,都能给打的无比精彩。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福厚福薄,其实都是可以由自己来养成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