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命题要讲究“提问的艺术”(艺海观澜) ——从一道语文“阅读理解”题说起 陈尔杰 近几年,每逢中小学各类考试,就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新闻——某篇作品被选为语文考试的阅读理解材料,而题目不仅难倒学生,也难倒作家本人。 前不久,许多高中学生因答不对一道语文统考阅读理解题,纷纷在文章作者毕飞宇微博下留言:“题目说您这篇文章有‘厚重感’,究竟体现在哪里?”毕飞宇后来接受采访时认为:“让孩子们回答这个问题是不合适的。所谓的厚重感,可能是老师们的阅读感受,要知道,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感受能力与老师的差距是巨大的,用成人的感受去考孩子,这里头有失公平。” 作家这番见解可谓透彻,有助于我们思考其中的问题。语文考试“阅读理解”,是对课堂文学阅读的一种模拟。众所周知,文学阅读往往带有开放性,允许读者自主地、自由地去感受和解读文本,而所谓“阅读感受”也往往因人而异,因此并非所有问题都有惟一答案。就“毕飞宇创作具有厚重感”这个判断来说,不是所有读者都有类似感受,而且“厚重感”这个定性也确实有些过于笼统,大概半数严肃文学作品都适用于这一评价。于是问题就产生了:学生难以体会这种“厚重感”,即便迎合题目硬挤出几条理由,也难以据此判断学生的真实语文水平。 文学阅读先天具有的这种自由,对于主导考试的命题人来说,同时又意味一种责任——既然希望通过你的问题将学生领进你所窥见的那个境界,那么,自身对文本的把握是不是有文本内外充分依据?是不是全然令人信服?以及同样重要的,这种理解是不是学生通过思考能够达到的?由此推及教学过程,对于学生阅读,教师有没有给予足够的帮助,提供足够的“抓手”?通过回答问题,学生是实实在在地提高能力、增长兴趣,还是只记住某些给定答案?这些是一位优秀语文教师,常常要推敲和解决的。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当然都很重要,可是具体怎么做呢?不妨通过一个例子近距离感受“提问的艺术”。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周予同合编的《开明新编国文读本》选了鲁迅小说《孔乙己》。文后设置这样一个问题:(小说)上半部分用“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引起,以下一直照顾着,两次说“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又说“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末了以“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作结。试想,“使人快活”的孔乙己,他本身也快活吗? 这个提问并没有运用什么文学批评术语,但《孔乙己》这篇小说的审美特质、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还有作者的思想立场,通过这个具体问题全都涵盖了。其次,在提出问题之前,已经先引导学生去细读文本,提示关键之处,从而为思考问题做好准备。当年国文课与今天语文课有许多不同,教学与考试也有着场合区别,然而叶、周二位先生提问所体现的这两条基本原则,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试卷命题,课堂提问,这看似简单的工作所需功力却并不简单。“要给学生一杯水,至少要有一桶水。”无论是讲一篇文章,还是拿一篇文章来考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得知道这篇文章好在什么地方,对这篇文章有深刻透彻的感受,这是基本前提。同时,要了解学生,知道怎样设问、如何引导,才有良好效果。提一个大而无当的问题,只会让学生记住空泛的结论;从具体处入手,在细节中见精神,反而能够潜移默化地让学生真正有所成长。通过一个个自主的阅读,让学生爱读书、多读书,最终会读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