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止水 在道教建筑里,以建筑形式、规格为标准,大体上可分宫、观、庙、院、楼、府、祠、阁八类,也还有殿、台、洞、堂之分。本文将对“台”这一艺术形式进行介绍,并找寻其历史发展的溯源,让大家能够对道教建筑有进一步的了解。 国之大事 “台”字的解释,在《说文解字》里为“观四方而高者”。《尔雅·释宫》记载:“四方而高曰台”。在古代,台是重大仪式的场所,如拜相、阅兵、会盟等。《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古代阅兵,既是祀,又是戎。早期部落的阅兵仪式中,往往载歌载舞,有很多祭天的仪式。 历史上较早的阅兵仪式,当属“孟津观兵”。汉代阅兵,主要放在“秋分”这一天。宋太宗也是“秋九月大阅,与从臣登台观焉”。明朝隆庆皇帝“登高台,发炮三声,阅兵开始”(《明史·军礼记》)。登台检阅,也成为整个仪式中的主要环节。 孟津观兵(资料图) 会盟时,我们常常说有:“执牛耳,歃血为盟”。该成语的最早出处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 歃血,是指古代会盟的时,微饮牲血以示诚意。会盟者,常立于高台之上。 古代军事、会盟实际上也与宗教仪式紧密相联,所以这里的台,也带有宗教成分。 会神仙 汉武帝,热衷求仙问道。在其建章宫内,修有太液池、神明台。神明台承接天上“甘露”以求长生。 汉武寻仙(资料图) 《史记·孝武本纪》载:“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明台上除“承露盘”外,还设有九室,象征九天。关于神明台的来历,“公孙卿曰:‘黄帝就青灵台,十二日烧,黄帝乃治明廷。明廷,甘泉也。’”。 武帝建神明台,是一种追求长生之梦的举措。虽然不免有好大喜功之嫌,但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神仙思想在当时盛行。 观星望气 台作为一种高的建筑物,早有记载。 《山海经·大荒两经》记载:“西有王母之山。。。。。。有轩辕之台,射者不敢西向射,畏轩辕之台。”《诗经》中有一篇讲述了周文王建灵台: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翯。王在灵沼,于牣鱼跃。” 文王灵台(资料图) 此处的灵台,郑玄笺云:“天子有灵台者所以观祲象,察气之妖祥也。”陈子展《诗经直解》也说:“据孔疏,此灵台似是以观天文之雏型天文台,非以观四时施化之时台(气象台),亦非以观鸟兽鱼鳖之囿台(囿中看台)也。” 可见,灵台有观天相之用。现今坐落在登封市外的观星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这座天文台为文王四子姬旦修造,内有测影台,有测影、观星、记时等多重功能。 元初进行“四海测验”时,曾在此地观测北极星的运行。记录结果已载入《元史·天文志》中:“河南府阳城,北极出地三十四度太弱。” 楼观台 高台之上,除了观星望气,还有讲经之用。位于陕西的楼观台,因其老子讲经台而闻名。《楼观本起传》称:“楼观者,昔周康王大夫关令尹之故宅也。以节草为楼,观星望气,因以名楼观。”老子在这里著《道德经》五千言,并在楼南高岗筑台授经,留下楼观台这一名称。 楼观台 楼观说经台,建在海拔580米的山岗上。台北与扇形的土坎相连,面向如画的秦川渭水,宋代苏轼游此吟有名句:“此台一揽秦川小,不待传经意已空。”“说经台万峰环拥,三面屏开,大川横展,周秦遗墟,汉唐故址,皆历历在指顾中,号地肺(即终南山)第一福地”(《元重修说经台记碑》)。游至陕西西安的朋友如果有机会,可以去实地看看。 古代的很多高台建筑,充分满足了古人敬天地、观星望气、会神仙的宗教需求,也不乏一些高道讲经说法之处被后人作为纪念。 (编辑:柯恩)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止水,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