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民俗道艺 >

清明节庆:站在人文精神和宗教精神的交叉点上

http://www.newdu.com 2018-03-29 腾讯道学 牧之 参加讨论

    文/牧之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是根据地球绕太阳的位置确定的,即每绕十五度设置一个节气。在中国古老的二十四节气中,唯有“清明”演化为一种民俗意义上的节日。
    清明节祭祖扫墓这一习俗,在中国已是源远流长。从唐宋以来,人们逐渐把起火(寒食告终)、踏青(修禊消灾)、扫墓(祭祀先祖)等多种古老风俗集合于清明时节。
    如此一来,清明就从初创时单纯的天文历法节气,演化成一种召唤中华魂、凝聚民族心的传统节日和重要民俗,长久地扎根并存活在民间生活里。
    受制于以前观念的影响,很多人会把清明节扫墓祭祖看做作宗教迷信。其实宗教作为人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一种心理需要,是一种了解、把握世界的方式,也是一种极为独特的文化形态。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资料图)
    宗教与迷信并不有着必然的联系。从比较宽泛的意义上来看,宗教其实就是人类的"终极关怀"。清明节起源于中国的祖先崇拜和重视家族血缘的传统,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这已经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人的心灵结构和文化心理之中,无论是政治力量还是经济力量都是难以抹去的。它所同时隐含着人文精神和宗教精神,表现出人文与宗教乃是不一不二的关系,而并非是两极对立的分化。我们正是要从这一角度,来探讨作为传统岁时节日体系中的清明节亦宗教亦人文的特征。
    慎终追远,继承传统的人文精神
    清明节的人文内涵到底是什么?最主要的一点是中国文化传统所讲究的“慎终追远”。《论语·学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祭祖扫墓是清明节最主要的事情。
    “祭者, 志意思慕之情也, 忠信爱敬之至矣, 礼节文貌之盛矣。苟非圣人, 莫之能知也。圣人明知之,士君子安行之, 官人以为守, 百姓以成俗。其在君子, 以为人道也;其在百姓, 以为鬼事也。”
    
    吊唁的老者(资料图)
    祭祀在于表达思慕之情、忠信爱敬之意,故可以把祭祀理解为“人道”。清明时节来到先人的墓地追根求源,这体现了我们的一种传统——那就是个人的生命与生存活动是家庭或家族大生命中的一个环节。饮水思源、供奉先祖,意味着家族与血脉的传承。
    祭祀祖先在古代本身是一种“礼仪”。《荀子· 礼论》:“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仪之文也。”
    在对待生死的善始善终之中,中国文化通过这种人为的创造的“礼”来体现对生命的敬重。清明节祭祖扫墓的活动,能够培养晚生后辈的人生使命感。以往的历史证明,这种活动已成为中华民族行之有效的道德教育传统之一。故这种“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在当今紧张而快速的生活节奏之中是十分必要的。
    死生事大,彰显道教的终极关怀
    生死问题一直是道教所关注的主题。《道德经》中就有很多关于生死的句子:“死而不亡者寿”、“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清明节的民俗,实际上也是一年一度最能让人感受“死生事大、无常迅疾”这一主题的特殊时节,这一主体也是这一节日特具的精神气质。因为清明节纪念的对象是“死者”,而“死”又是每个余生者都要平等接受的终局。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岂不悲夫!清明节正是一个追问生死意义的好时节。
    
    (宋)李公麟《兰亭修禊图》(资料图)
    道教以老庄道家的哲学思想为基础, 其信仰核心是“万象以之生, 五行以之成”的“道”。道教的最终目标是“得道成仙”。道教不像佛教那样以为人生现实“如梦幻般泡影”, 要求人们以放弃现世为代价去祈得来世开启天国的契机, 而是重于现世人生。
    在他们看来, 所谓“彼岸”与“此岸”, 并没有一道难以飞渡的界河, 现实的人、实在的形体, 加以修炼, 即可飞升成仙。道教在追求永生不死的追求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养生延寿”如导引、食气、内丹等技术。这都是因为道教不希望一个人会毫无希望地由生到死、苟延残喘。这种养生之道可以说是一种对生命的关怀,能够体现出生生不息的人文情怀。
    正如深受天师道信仰影响的“书圣”王羲之在赞美大自然之美、挥洒豪放之余,没有忘记需对更深刻的生死进行追问。他在《兰亭集序》结尾感慨到:“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缅怀先贤,凝聚民族的向心力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民俗文化传统节日之一。在家国一体的传统文化中,“国”是“家”的延伸,由“家”而外推至国家和民族。所以清明的祭祀,不仅要祭拜家祖,而且要祭拜民族的先祖和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做出过贡献的先贤忠烈。
    
    人们应该通过清明活动,来缅怀先人,向先人汲取做人的情操和气节(资料图)
    清明祭祖的另一大功能就是传承民族气节。人们应该通过清明活动,来缅怀先人,向先人汲取做人的情操和气节。这种情操和气节,也就是文天祥说的正气,孟子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清明正是需要通过后代与先人生命的延续,将这种气节世世代代地相传、发扬光大。
    从这个意义上说,将清明习俗视作一个固定的节日,能够让年轻一代对先贤们杀身成仁、舍身为国的行为怀有崇敬之心,且引此为骄傲;能让他们对于先贤创造的中华文化怀有敬畏之心,且引为楷模;能让先人授予他们道德生命的延续,开导以做人的道理,保持感恩之心,且引为精神。
    后来者弄懂了它,而且见诸于行为,那就堪称是有基本文化素质的人,一个有民族气节、道德操守的人。这种民族正气,能够凝聚民众和各民族的向心力,是中华民族能生存、发展几千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大原因。
    总结
    在一个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甚嚣尘上的时代里,在一个大众媒介不遗余力地张扬个性、“娱乐至死”的世道里,在一个将历史碎片化、虚无化的现代生活中,尤其是在欲望旺盛的“大都市”里,如何让今人,尤其是缺少历史感、缺少生活阅历的年轻人,了解自己前辈们的艰难生存和不息奋斗的状况,从而尊敬先人、学习先人们朴实善良自强的品格,是一大难题。清明节,也许是一个良机。
    
    尊敬先人、学习先人们朴实善良自强的品格(资料图)
    将清明定为法定的假日,就是要给人一个机会,在一年一度的清明祭奠中得以在肃穆的墓地里,缅怀先人,给自己续上一个源头:让人意识到自己不是原子主义式的个人自利的动物,而是生存在一个伦理规范的共同体里的族人。这里说的共同体包括民族、国家、村落、邻里、家庭、家族等等。
    重视家庭和家族的价值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清明则是历史承续的重要时间节点,而历史恰恰是传统中国最大的宗教与人文结合点。
    (编辑:柯恩)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牧之,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