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博成 阖家团聚的春节、元宵节所充斥的喜庆气氛早已变淡。二月二“龙头节”更是提醒着人们春耕的开始,一切的劳作逐渐又开始步入正轨。再过后,人们即将迎来清明,祭奠祖先,缅怀逝去的亲人。祭奠扫墓的礼俗使清明超越了一个天文节气的概念,成为了一个具有人文习俗意义的中华传统节日。 清明时节(资料图) 三节一日过:清明、上巳、寒食三节礼俗流变 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清明节还逐渐地吸纳了上巳节与寒食节的礼俗和文化意义。相传三月初三是黄帝的诞辰,古人们将这一日定为上巳节,并在这一日举行活动纪念华夏共祖黄帝。 汉代学者应劭认为,上巳节祭祀黄帝的活动远在殷周时期就已经形成,并且政府还为此专门设置女巫之职进行主持。《周礼·春官·女巫》:“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在三月上巳,人们要结伴去水边沐浴,通过自洁来消弭灾病。 三月初三是黄帝的诞辰,古人们将这一日定为上巳节(资料图) 而寒食节以冬至后一百零五天为计,一般在清明节前一两天。相传,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的介子推。晋文公即位前曾在国外流亡,介子推在最艰难的岁月一直辅佐他。 后来晋文公归国即位,介子推却到绵山隐居。文公放火烧山逼他出来,结果介子推母子隐迹焚身。文公为悼念子推,在其忌日禁火寒食。黄庭坚在《清明》一诗中写道:“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其实,寒食的民俗在此之前已有。因为火种来之不易,所以先民们往往会保存火种。但是春季气候干燥,易引起火灾,先民们不得不熄灭全部火种,是为“禁火”。在无火的日子里,人们只能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 介子推母子隐迹焚身(资料图) 而这一禁忌要一直到清明才会解禁。唐代诗人韦庄在诗中曾写过寒食禁火、清明取火的习俗:“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火出万家烟。”可见,清明取火的习俗给略显悲伤的清明涂抹上了一些希望的色彩。 清气调理时:清明养生要点 关于清明节,人们最乐于引用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不过,这种清明气象往往只出现在江南地区。大多地区气温回升快、日照增幅大,但降水涨幅却较小。故有“清明断雪,谷雨断霜”的说法。 清明时节雨纷纷(资料图) 清明时值仲春与暮春之交,其命名由“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来。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自然之清气继续升发决定着万物的生长。人体内的清气也加快流转,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青少年此时身形会增高许多。 这里的清气是指人体内水谷精华中稀薄精微的那一部分,由胃上注于肺。清气输布不畅,不仅会影响成长期的青少年,对成人来说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这可以引起神疲乏力、头脑昏沉,甚至气滞、血瘀、水肿等症状。 而肥胖痰湿是最主要的、也是最容易引发上述问题的原因之一。其实,在古代,“肥”本是形容肌肉丰满、体格健硕、皮革充盈的人;“胖”的本意是祭祀时贡献的半体畜生,后来衍生为宽大。 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资料图) 到现代以肥胖形容脂肪多,其实古人称脂肪多的人为膏人,纵腹垂腴。所以现代意义的胖人可能是脂肪多或者肉多,也有可能是水肿的人、胀气的人。中医有句名言“瘦人多火,肥人多痰”。 这是说肥胖者体液过度分泌,说话时口水多,睡觉时流口水,不住咳痰、嗽痰等。舌象更是以舌体胖大、肿胀有齿痕为主,舌苔厚腻,这种舌苔早上刮过后明天还会继续长出来。 外出踏青,远离喧嚣(资料图) 针对这种情况中医经常使用三子养亲汤,作为主要的治疗方剂。用消痰化食积的莱菔子,能解鱼蟹寒毒的苏子,还有辛辣提神、开窍化痰的白芥子各15克,煎汤煮水服用。这三种都是我们日常蔬菜的种子,都有化痰祛湿的功效。 经过春节月余的美味佳肴,总有人会发出“三月不减肥,四月徒伤悲”的感叹,其实现代人们并不缺少美味佳肴。在天清气明的时节,外出踏青,远离喧嚣,采摘一些时令菜蔬,也是别有一番情致。 (编辑:柯恩)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李博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