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信军 在中国的原始社会,文字还未出现之前,记录时事、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是“结绳记事”、“画地为牢”。当然,一些刻画在山石、兽骨上的原始“符号”,曾对我国的文字、书法、绘画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启发和催生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 ![]() 内附铭文的礼器:毛公鼎(资料图) 在此之后,“祭器、神器、礼器、冥器”上所用的形形色色的“符号”,是我国象形文字的起源之一,也奠定了中国书法和绘画艺术的基础和根源。 “灵符”是我国上古时期,由巫师掌握的一种能与神灵、天地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手段。如果人们用艺术的眼光去审视、观察这些通过点、线而形成的一道道“灵符”的话,就会发现这些灵符近乎是书法与绘画艺术的完美结合体。 ![]() 符者,实聚无数秘文,凑合而成者也(资料图) 关于“符”和“书法”的关系,在道教经典《书符秘法》中说:“符者,实聚无数秘文,凑合而成者也。其书法亦正如作篆籀钟鼎(指铸刻在钟鼎、神器上的铭文),一笔不可苟且、一笔不可苟少”。 这说明了“书符”和“书法”的关系。它们无论从使用的工具,运笔走势,乃至理论、结构以及所产生的视觉效果上看,都是同出一源的。 ![]() 历史上第一幅传承有序的书法作品:陆机《平复帖》(资料图) 故史学界认为:原始的“道”文化和中国早期的文字创造及后来的书法、绘画艺术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历代书法大家都曾指出这一点:“夫书之微妙,与道合”(秦时丞相、书法家李斯《笔妙》);“书之气,必达乎道”(书圣王羲之《记白云先生书诀》);“书之至者,妙与道参”(唐著名书法家朱长文《续书断》)。 (编辑:柯恩) ![]() 本文为李信军授权腾讯道学编辑发布,文/李信军,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