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觉 《孝经》在开头的几章,就清晰地规定了从天子到庶人的“五等之孝”。依据各人身份和社会责任的不同,《孝经》有针对性地提供了不同的行孝标准。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孝原本就有三六九等的差别呢? 五等之孝(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孝无差别 并非如此。在《庶人章》的结尾,孔子意味深长地说道:“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虽然孔子区别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之孝,但作为总结,他还是特别指出,天子与庶人的尊卑地位纵有差别,可是孝道本身是没有高下之分的。 天子身居至尊之位,他的孝表现为用道德教化百姓,而庶人作为平民,他的孝表现为勤恳耕作,节约用度,供养父母饮食,这都是根据他们既有的情况所尽力达到的孝。 因此,从行孝的能力来说,人人都是均等的,庶人不能以自己身份卑微为借口,逃避对父母尽孝的责任。天子也不能以自己身份高贵为理由,夸耀自己的孝行。 孝道本身没有高下之分(资料图 图源网络) 行孝准则 那么,是否存在着对大多数人都适用的一般行孝准则呢?《孝经·纪孝行》就提供了这样的说明。纪孝行,顾名思义,就是记录孝子侍奉双亲时所应达到的具体要求。 孔子说:“孝子对双亲的侍奉,平日居家的时候,要能够充分表达敬爱之情。对父母的饮食供奉,要让他们感到充分的愉悦。父母生病时,要能够充分表达出对于他们身体健康的忧虑。父母若是去世了,要充分表达哀伤悲痛之情。对于已经过世父母的祭祀,态度要极尽严肃庄敬。这五个方面都能够做到的话,才能够去侍奉双亲。”“孝子”的称呼不存在身份的高低差别,也就是说,这五条内容是对一般人都适用的行孝要求。 这五个方面的规定,用《论语》中孔子回答弟子樊迟的话来说,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它涵盖了从父母在世到去世,以及去世之后,孝子所应遵循的侍亲之礼。 行孝能力是人人均等的(资料图 图源网络) 在今天人的理解中,孝更多地体现在子女对健在父母的照料、养顾中,但是在古人的理解中,无论父母是否在世,双亲生养之恩都是无法抹去的。孝体现的是子女对父母的回馈、感恩之情,这种情感不以父母在世与否有所转移,而应该是一贯和持久的。 因此,《礼记·中庸》才会说:“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这当然不是古人昏聩愚昧,以为灵魂不灭,而是因为对人类情感有着深刻的洞察。 情感驱动 那么,《孝经》为什么没有对如何充分表达敬爱、如何让父母充分感到愉悦做更加详细的规定呢?唐明皇在注解《纪孝行》的时候,试图借用一些礼制规定和典故来更加具体形象地说明孝子之行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比如当父母生病时,孝子应该“色不满容,行不正履”。既为父母之病愁容不展,但又不敢在父母面前表现出来,以免他们担心,同时,由于担心父母病情,鞋子都穿不好。 真切情感是一切行孝的源头(资料图 图源网络) 在父母的丧礼中,应该“擗踊哭泣”,捶胸顿足地哭泣。在祭祀父母时,要“斋戒沐浴”,“明发不寐”,即通宵不睡。但事实上,《孝经》之意不在于教人做这些具体的事情。 以祭祀父母为例,何止是要做到“斋戒沐浴,明发不寐”这么简单。遵守恰当的祭祀时间、选取合适的祭品、穿着合宜的衣服等等,都是“祭则致其严”的题中之义。 具体的行为看似是繁多琐碎的,但背后的原则是简单的:只要子女心中真实地怀有孝这种情感,就能自然而然在不同场景中,做出合宜的举动。五条行为准则也是由同一种情感在自然地驱动。 所以,不论是天子还是庶人,不应以地位身份高低衡量行孝能力。只要对父母有真切的情感,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恰当的行孝。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