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牧之 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很早就有了关于口腔卫生的认识了。 我国很早就开始注重牙齿健康(资料图) “龋”字在甲骨文中就已经有所体现。甲骨文的“齿”为,这形象地表达出牙齿的相状;而“龋”字被写成,这表示齿字上面有一个小虫。这表明当时的人认为龋齿是虫蛀造成的,而这种观点流传至今,现在,民间仍把龋齿叫虫牙。 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这表明至少在3600年前,中国人就已经对口腔卫生以及牙齿健康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到了西周,《礼记·内侧》记载:“鸡初鸣,咸盟漱。”这说明,人们已经开始主动干预口腔健康。 甲骨文是商代的文化产物(资料图) 宋代杨斋著《直指方》说:“百物养生,莫先口齿。”在与疾病的抗争中,古人已经认识到万病皆从口入,口腔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于是人们对口腔卫生、牙齿保健都提出了具体的措施,而漱口和叩齿是中国人常用的健齿护齿方式。 漱口:夜晚、饭后最关键 漱口是最简便的口腔清洁方法,人们常用清水、茶水、盐水、药水等漱口。 东汉《金丹全书》记载:“今人漱齿,每以早晨,是倒置也。凡一日饮食之毒积于齿缝,当于夜晚刷洗,则垢污尽去,齿自不坏。故云晨漱不如夜漱,此善于养齿者。今观智者每于饭后必漱,则齿至老坚白不坏,斯存养之功可见矣。” 今观智者每于饭后必漱,则齿至老坚白不坏,斯存养之功可见矣(资料图) 这也符合现代医学的观念:现代医学认为如果一天只刷一次牙的话,宁愿选择晚上刷牙而非早上,因为牙菌的生长周期是12-24小时,晚上休息可能正是细菌繁殖的高峰时期,需要及时清理。口腔清洁以后睡觉,可以减少细菌活动的条件。 为了更好地保护牙齿,人们也应该在饭后漱口。 先秦时期的人们就已经注意到这一点。《礼记》上有“主人延客食胾,然后辨肴,客不虚口”的记载,这里所说的“虚口”就是指在饭后以酒浆荡口,清洁牙齿。这说明,当时的贵族阶层已经普遍使用漱口的方式来清洁口腔。 主人延客食胾,然后辨肴,客不虚口(资料图) 到了西汉,名医谆于意在仔细观察之后,总结出龋齿是:“食而不漱”所致的结果,为饭后漱口找到了理论基础,而这也符合现代口腔卫生概念。 叩齿、鼓漱:道教养生中的护齿之道 晋代葛洪曾推行“叩齿”术,即“坚齿”术。他认为,每天清晨上下齿轻轻叩击三百次可固齿、醒脑、健身。他在《抱朴子·杂应》篇载:“或问坚齿之道,抱朴子曰:‘能养以华池,浸以醴液,清晨建齿三百过者,永不动摇。’”同时,这里还提到“养以华池,浸以醴液”的说法,这一点也被总结为“鼓漱”之法,运用到具体的养生实践中。 叩齿法图示(资料图) 北齐颜之推见葛洪坚齿之道后,身体力行,果然受益匪浅。其《颜氏家训·养生》曰:“吾尝患齿,动摇欲落。饮食热冷,皆苦疼痛。见抱朴子牢齿之法,早朝叩齿三百下为良,行之数日,即便平愈。今恒持之。” 《养生方》中记载有“朝夕啄齿不龋,鸡鸣时,常叩齿三十六下,长行之齿不蠢虫,令人齿牢”,“加叩齿百遍,咽唾三次,常数行之,用齿不痛,发不白”。 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改进了叩齿的方法。他说:“古有晨昏叩齿之说,虽亦可行,然而谷谷震动,终非尽善之道。余每因劳因酒,亦尝觉齿有浮突之意,则但轻轻咬实,务令渐咬渐齐,或日行一二次,或二三次而根自固矣。又凡欲小解时必先咬定牙根而后解,则肾气亦赖以摄,非但固精,亦能坚齿。故余年逾古稀,而齿无一损,亦大得此二方之力。” 颜氏家训(资料图) 张景岳认为相较于叩齿,更好的办法是咬紧牙齿,可以一日两三次逐渐用力咬紧牙齿,也可以在小便的时候咬紧牙齿。这样做不仅固齿坚齿,更能固精保肾。 古代“牙刷”和“牙膏”的雏形 中唐以前,中国人只是漱口洁齿,但对工具的利用还不是很成熟,在在清洁牙齿方面并不十分有效。 后来,人们开始咀嚼芳香植物的嫩枝来清洁牙齿。这种方法既能利用植物的芬芳来清新口气,又能通过咀嚼让嫩枝顶端分出许多纤维,从而清洁牙齿和牙跟,后来,人们进一步发展这一方法,树枝绑上动物鬃毛洁齿,这便形成了“牙刷”的雏形。 印度有“嚼杨枝为净”的习俗(资料图) 根据文献及传说,这种方法最初由印度人发明,而后随着佛教传入我国。嚼齿木是印度的普遍风俗习惯,印度人无论是佛教徒还是非佛教徒,用完餐后,都要“嚼杨枝为净”。这一方法传入中国后,许多道医加以吸纳,并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隋代巢元方等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曾有“以水杨枝洗齿”的记载,而南宋严用和著《严氏济生方》中记载:“每日清晨以牙刷刷牙,皂角浓拿十楷牙旬日数更,无一切齿疾”。这些说明当时已有了毛鬃牙刷,甚至已经定名为“牙刷”,这也是中国最早提及这一词语的文献。 最初刷牙只用清水,以后发展为用盐水,或加入几味药物。大约自唐代始,中国人开始利用简单的药物揩齿,如苑咸《为李林甫谢腊日赐药等状》中即出现了“揩齿药”的字样。 至唐代,中国就有了“揩齿药”(资料图) 《备急千金要方》中《七窍病方·齿病》记有盐汤揩齿之法:“毎旦以一捻盐内口中,以温水含,揩齿及叩齿百遍,为之不绝。不过五日,口齿即牢密。凡人齿龂不能食果菜者,皆由齿根露也。为此盐汤揩齿叩齿法,无不愈也。”从“药王”孙思邈的记载可知,中国古人已经开始使用药物来刷牙了。 《太平圣惠方》中记载了一份“炼制“牙膏”的药方:柳枝、槐树枝、桑枝、煎水熬膏,入姜枝,细辛末,芙蓉末,每日擦齿。同时,其他的典籍中还记载了一些“中药牙粉”。这些药方都确实能起到牙齿保健的作用,可以说,这些方剂是现代药物牙膏的前身。 固齿先护肾:道医知识中的治标固本的理念 在中医看来,“齿为骨之余”。全身的骨骼好、骨髓充足,牙齿才能健康,而骨骼的健康与否取决于肾,因为“肾主骨”。饭后要剔牙,是因为牙缝增大;牙缝增大,是因为牙齿开始枯萎,而这也意味着骨骼开始枯萎;骨骼枯萎,意味着肾气开始虚衰。 《太平圣惠方》(资料图) 肾是生命之根:从本质上讲,人老先老肾;从现象上讲,人老先老牙。道教里面重齿先护肾,是治标固本的理念。而其具体的方法,如漱口、叩齿用杨枝和药物来“揩齿”也是中国人前现代的医学卫生知识的重要体现。 (编辑:柯恩)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牧之,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