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博成 “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欧阳修的这首《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二)》恰是一部描绘了小满时节的田园物语,写尽了小满时节乡间田园的繁忙景象。 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资料图) 小满,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也是夏季时节中气温攀升速度最快的一个节气。温润的南风开始向北吹来,带来丰饶的“物产”:小麦在暖风中摇摇晃晃,如学步之孩般娇憨可人;肥绿的叶片上,春蚕正啃个不停。好一派生机勃勃的节气图景! 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其关注点在物,而不在气。寒来暑往是气候,鸟语花香才是物候,所以小满也是最接地气的节气。因而小满与农候关系咩切,故而说“古人名节之意”,“皆为麦也”。 对人而言,小满是夏,但对于麦子来说,小满是秋。小满“三候麦秋至”、“小满,四月中,谓麦之气至此方小满,因未熟也”等古语都说明了这一点。 三候麦秋至(资料图) 对古人来说,“麦秋至”有着重大的意义。在青黄不接的日子里迎来新鲜粮食、品尝到新麦,意味着身体获得了新一年的能量、“新生之加持”。 在《左传》中就有一则“尝新麦”的轶事典故。公元前581年,晋景公病重,做了一个恶梦。醒后召桑田巫询问,巫师认为其命不久,“不食新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巫师认为晋景公等不到来年的新麦就会死。 后景公病情加重,便向秦国求医,秦国派名医医缓前来。在医缓来之前,景公又梦到两个小孩因害怕医缓要逃到肓之上、膏之下。医缓诊查后直言景公已“病入膏肓”,无法医治。 晋景公(资料图) 不久,景公想吃麦食,令人献上新麦,并召桑田巫来见证,打算食过新麦后将其杀掉,但“将食,张;如厕,陷而卒”。 这则故事虽然疑为后人所编,内容也略显荒诞可笑,还是可以看出人们对新麦的重视。 麦专指小麦,是五谷之一,也是药食同源的一种作物。小麦经历了秋播、冬灌、春穗、夏收,在小满节气开始灌浆,种子逐渐饱满,即将成熟。小麦和梅花相似,都是自苦寒中来,天气越冷,霜雪越大,来年的小麦才长得越好。 《伤寒论》书影(资料图) 生长的环境也决定了小麦的性味功效,其味甘,性温热,能补益脾胃、舒畅肝胆气血,还有间接温补心气心血的功效。中医学认为其有伸张舒展气机的禀赋,在临床中用以治疗内心郁怒、压抑以及肝胆不舒所致的情志、身心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 运用小麦的代表性药方就是《伤寒论》中的甘麦大枣汤。这剂药方是取小麦疏导肝胆、调畅心气的功效,来主治妇人脏躁证(主要表现为情绪情感障碍,莫名悲伤哭泣、哈欠频发等)。 此外,那些干瘪、不饱满、淘洗后浮在水面上的小麦同样具有药用价值。中医称之为浮小麦,主要用于治疗烘热、自汗、盗汗、喜怒悲哭无常的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再有方剂学中的独圣散,就是把浮小麦一味单独磨成粉让患者服用,有很好的敛汗止汗功效。 甘麦大枣汤(资料图) 所以,小满节气的意义更多的是让人们深刻地把握日常饮食。《周易》就告诫众人:“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这样的告诫是想要说明,君子在时机尚未成熟之时,需要学会等待,犹如小麦在开始灌浆之后、成熟之前一样。君子唯有坚守正道,不急于躁进,安心以饮食调养身体,联谊宴乐众人,以养心志,方有“云上于天”之时。 (编辑:柯恩)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李博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