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大山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父母的心肝宝贝,对于小朋友来说,没有比六一儿童节更快乐的了。 儿童如花儿一样鲜艳耀眼(资料图 图源网络) 因为这一天是他们的节日,平日再忙碌的父母,这一天也要抽空陪着孩子一起快乐。 一天的快乐是短暂的,父母一定要给孩子一生快乐的能力。怎样才能做到呢?从教育开始。 首先,德育先于智育。 孔子说:“青少年在家要孝敬父母,出外要敬重兄长,行为谨慎而说话讲信用,关心别人并且亲近有善行芳表的人。认真做好这些事,再去努力学习书本上的知识。” 孔子的学生子夏也说:“对待妻子,重视品德而轻忽容貌;侍奉父母,能够尽心竭力;为君上服务,能够不图私利;与朋友交往,答应的事就要守信用。这样的人,即使他说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说他学习过了。” 古人重视品德的培养甚过知识的教育。品德是人生之根,快乐就如枝叶。根立了,不怕枝不繁,叶不茂。 品德是根,快乐是叶(资料图 图源网络) 现代人恰恰相反,特别重视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德性的培养。家长花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让孩子去上各类兴趣班、补习班,学校也拼命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只看考试分数。 但从长远来看,没有良好品性的孩子,很难走得远。道理很简单,只满足于技术之用的孩子,格局大不到哪里去,很难对人生的意义有深入的理解。 一个人持久奋斗的动力来自于对人生理想和信念的坚定,德育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而技术与知识对此是无能为力的。 其次,身教重于言教。 陈亢问孔子的儿子孔鲤:“您父亲对你有什么特别的教诲吗?” 孔鲤说:“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就是有一次穿过庭堂的时候,父亲问我学诗了吗?我说没有,父亲告诉我,不学诗,无以言。 又有一次穿过庭堂的时候,父亲问我学礼了吗,我说没有。父亲告诉我,不学礼,无以立。其余的就没有了。” 孔子以诗、礼教子(资料图 图源网络) 颜渊问孔子行仁的具体条目的时候,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告诫孔鲤要学诗、学礼,告诫颜渊要行仁、守礼,并不是嘴上说说而己,他是诗、礼专家。诗讲究真诚的情感,礼是对自我的约束。孔子一生的言行谨守诗、礼的精神,做人有信义,做事有分寸。 孔子在家乡居住,乡邻举行宗教活动,他一定穿着朝服站在家门口的台阶上,以示敬意。 与乡里老人在一起,散场的时候,一定让老人先走;他接待外国宾客,神情庄重,一举一动符合礼仪。 他出使外国,恭敬谨慎,走路紧凑端直,好像沿着一条线在走。 他周游列国的时候遇上国君不守礼,他绝不出来做官。他为了实现理想,知其不可而为之,到了缺吃少喝的地步仍快乐依旧,抚琴而歌。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颜色甚惫,而弦歌于室(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孔子用亲身的言行展示给大家看,而不只是说教而己,这一点特别重要。 家长希望孩子多读书,最好的方法是自己先读起来;希望孩子有良好的性格,自己就不能乱发脾气;希望孩子上进,自己就不能吊儿郎当;希望孩子快乐,自己先要从容地面对风雨。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第三,接受平凡的自己,接受平凡的孩子。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心愿,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呢? 但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少年的时候不也是被父母寄于同样的希望吗?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几十年过去了,我们大都成了普通人。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月亮,但星星也有自己的光辉(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中国人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希望在下一代身上”。但下一代有下一代的生活,他为什么要承担父辈没有达成的愿望呢? 孩子的表现不够杰出,首先要检讨自己的教育有没有做到更好。不要以爱的名义绑架孩子,任何人并不是带着什么压力来到这个世界,你为什么给他一个包袱? 古时候有些无良的江湖卖艺人为了赚钱,从小把小孩子放在水缸里养,孩子长大之后就成了侏儒。 有多少家长,把太多的希望压在孩子身上,这是无形的水缸,不知培养出了多少精神的侏儒。 接受自己的平凡,也要接受孩子的平凡,不要给孩子不适当的压力,让他自由成长就很好。 自由成长,静待花放(资料图 图源网络) 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天赋,就象大树的种子迟早会长成大树,玫瑰花的种子迟早会长出玫瑰花。 不学坏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只要不让他学坏,剩下的只是静待花开而己。 重视德育,身体力行,为孩子做榜样;接受平凡,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孩子就会不知不觉养成快乐的能力。而这,是我们作为父母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