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其它 >

邱伟杰新书《美的人》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http://www.newdu.com 2018-06-29 腾讯儒学 newdu 参加讨论

    邱伟杰新书《美的人》学术研讨会6月28日于中央美术学院举行。与会的专家学者纷纷发言,各抒己见,激发了热烈的讨论。
    
    《美的人》2018年4月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自出版以来,短短数月间,已加印三次,市场的热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上人们对美的生活的精神追求。
    该书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美学读物,并无艰深的艺术哲学论述,而是以新颖时尚的视角提出本来美的观点,并将作者自我的体验和感受拿来与读者分享。
    本来美,即人之初本来就是美的,人人都是美人,只是人的根性千差万别,呈现出不同侧面的美丽。作者从本来美的多样性复杂性出发,又梳理了滋养不同美的方式方法,成为当今普通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正能量的催化剂。
    因为相信本来美,相信美的多样性,又提供多重路径去成长,这就使得某种标签和符号规定下的单一美不再强势,人们获得了美的解放。
    在此次学术讨论会上,实验艺术学院院长、艺术家邱志杰先生说:“此书以简明的语言风格于日常的麻痹中发人深省,如闹钟醒人,注入一股清新之气。书中关于如何滋养、如何获得实际有用的成长养料,对现代人生的思与行殊为有益。”
    
    人文学院王浩教授评点:“书以十二月花品为线索,令人想起《吕氏春秋》的结构,匠心独运。其形式层层铺叠,又好比昆曲艺术中的堆花。其散文表面的底下,实际有深刻的哲学支撑,不乏内在严密的理路。”
    艺术评论家刘礼宾教授指出:“传统文化的主体如何复归其位,颇发人深思。这本书不以宏论出,而以品质立言,不以道的显化自居,而以点的深透做通一个具体,可谓极有价值的尝试。”
    青年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美学专业博士后冯庆老师认为:“摆脱刚性的规训,进入柔化的润物细无声,是我从这本书里看到的最具魅力的地方。”
    青年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美学专业博士舒志锋说:“今天原是谈读一本书的美学价值,不想诸位发言触及颇多。邱先生的书不以分科为叙述方式,而以整合的面貌来比对启发,让阅者寻见心灵的位置,回归人起初的状态,起到了整合碎片的作用。所以,我认为这不仅是关于美的书,也关乎我们的新教育的探索。另外,非常接地气,是活的书本。”
    作家、诗人、戏剧导演张广天先生谈道:“书名叫作《美的人》,开宗明义,即我们除了社会的人、伦理道德中的人、经济活动中的人,不可忽视我们性情中本是美的人。美的人或者可以超越文化冲突的屏障,让各种文明的人群彼此认同,寻到这个时代的共识。”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教学部主任葛玉君老师从教育的方面提出看法:“我关注的是该书涉及对人的品质的培育,即与通识教育的关系。作者既关注到通识性,又关注到民族性。民族性,在他那里,不是独特性与普遍性的关系,而是如何再造新的普遍性。”
    北京大学中文系孙大坤先生则说:“首先,阅读非常愉快,非常优美的文字,流畅的语句。我认为在黑格尔绝对美的精神史外,又多了一种本来美的精神史,而后者要谦逊得多,更容易为今天的年轻人接受。
    这个时代大家呼喊形而上的危机,但规训式的灌输不是好方法,作者这种顺人性情而归置的办法,与人的自然属性对接,非常值得借鉴。所谓齐物论,乃以不齐为齐。美丽世界,因人而异。这里面有大道。”
    参加研讨会的还有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后傅正、芭莎艺术杂志社社长李沫及文史哲方面的多位专家。
    与会者达成普遍共识:在青年一代中,直接关注人体存在之美的著作近年来少见,而此书小中见大,行文隽丽轻快,直击可行的实处,有独特的新锐之气。同时,对于当代精神文明的建设,美丽中国的确需要美的人来着手行动起来,此书从日常生活层面推动文化自信,是一个极好的尝试。
    
    本书作者邱伟杰,1974年生,浙江金华人,散文作家,艺术哲学学者,在研究外多年从事具体的美体事业实践,用实践回答学问,用学问继续提出问题,答以问,问以答,知行合一。
    他在书中说:“做一名花的学生吧!”梅兰竹菊,君子佳人;花之师,也许真的是忙碌人生中最幽秘最直接的老师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