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其它 >

今日夏至:荷气夜来雨 百鸟清昼迟

http://www.newdu.com 2018-06-26 腾讯儒学 周宏亮 参加讨论

    文/周宏亮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端午节的粽子刚吃完不久,夏至就要到了。
    
    夏至以后,天气就越来越热(资料图 图源网络)
    顾名思义,夏至,指的是夏天的来临。夏至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在夏至这天,“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北半球白天最长,日影也最短。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几乎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相对应的美食。比如说元宵节吃元宵、清明节吃青团、中秋节吃月饼、重阳节吃花糕、腊八节喝腊八粥、冬至吃饺子。
    那夏至这一天我们应该吃什么呢?民间流传一句俗语,说的是“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馄饨薄面皮包馅儿,一般煮熟后带汤食用,特别适合夏天炎热高温的气候。
    夏至这天人们吃馄饨,也取其混沌和合之意,寓意着阖家幸福和如意安康的美好祝愿。
    吃一碗营养可口的馄饨,酒足饭饱以后当然要散散步消消食啦。夏至不仅仅有美食,更有遍地的美景。
    
    夏至这天,吃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收获满满的祝福(资料图 图源网络)
    唐代诗人韦应物在《夏至避暑北池》中写道:“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和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相比,夏至前后的温度和水汽都较为丰富,正是植物茂盛生长的时节,各种高大的乔木翠绿葱茏,池塘里的荷花也已经开始散发出阵阵清香了。
    “明波影千柳,绀屋朝万荷。物新感节移,意定觉景多”,柳绿荷红,夏至时节的自然美景虽然很多,但大家出门游玩的时候也请随身带把雨伞,以备不时之需。
    因为夏至前后还伴随着雨水的增多,尤其是我国南方,每年到这个时候都会迎来密集的降雨。就好像明朝诗人潘希曾在《夏至后苦雨四首》中所写的那样:“江雨晴难得,炎风郁不宣”,“天漏竟何如,他乡气候殊”。
    夏至前后的天气以降雨为主,乌云密布的天空好像漏了一个洞,漫天的雨水从高处倾盆而下。湿热的天气让诗人心烦不已,只能安坐在家中,等待着降雨的停息。
    
    夏至前后多雨,倒是可以稍稍缓解炎热(资料图 图源网络)
    天气炎热又加上降雨增多,夏至前后很多人会感觉吃饭没什么胃口。这时候可以适当地食用一些开胃健脾的菜肴,凉拌西红柿、凉拌莴笋、醋拍黄瓜、酸辣土豆丝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不想吃米饭的话,可以多喝点粥,比如说荷叶粥、绿豆粥、莲子百合粥、山药粥。既能清凉解渴,又有消温降暑的养生功效。
    所幸再大的雨水也总有停止的时候,雨过之后便是天晴。就好像宋代诗人杨万里在《夏至雨霁与陈履常暮行溪上》所写的那样:“夕凉恰恰好溪行,暮色催人底急生。半路蛙声迎步止,一荧松火隔篱明”。
    很多年前的一个夏至,大诗人在云销雨霁之后叫上好朋友一起出门,在夕阳照耀的溪边漫步,沿着溪流欣赏这大自然的如画美景。
    
    与好友溪边漫步,共赏美景,亦是乐事一桩(资料图 图源网络)
    我们的人生也一样,即使眼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烦恼和困难,但只要我们能够耐心地坚守,就一定会迎来雨过天晴的那一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