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功行福报”修行论:若非累世积德,动有诸魔缠身(中)

http://www.newdu.com 2018-07-10 腾讯道学 耳九 参加讨论

    文/耳九
    关于修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最好能有好的师父,可以答疑解惑,并借其经验和修为为你的修行指路。的确,古往今来大部分有所成就的祖师莫不遇到过真师点化,或者跟随真师学习,所以现在很多修行人都喜欢云游,希望能够如邱祖所云:“际遇真师,亲闻至道,精修妙行”。清和真人在语录中强调的是自身的功行与能否遇到真师以及修行的速度的关系——真师不是找出来的,是自己修出来的。
    
    邱祖所云云游的好处是:“际遇真师,亲闻至道,精修妙行”(资料图)
    关于明师、道门——无功行不能成道
    真人在语录中指出,道门与修行的很多关键之处都与自身的功行有关。首先,真人劝导各位修行者要珍视在道门出家修行的机遇,因为这是一派祖师与历代高道的功德积累才有的机缘,且这种积累是历代祖师千辛万苦所成就的:“今日安居饱食,进修德业,岂可不知其所致邪?皆祖师天资超卓,所积福大,了悟大道,成己而后,成人陶铸。以次诸师真递相训化,明彻心地,穷究罪福,了达者甚多。”千魔万苦,所积功行弥大,以致教门弘扬如此。
    然而面对祖师的功行福德,真人哀叹:“近见吾徒,坐享其福,多所纵心,渐乖善行者,是生业之后端也,去道益远。夫人性本去道不远,止缘多世嗜欲所溺,则难复于道。并且告诫门人:大凡吾门之人,同得同失,一人进道,为教门之荣,一人作过,为教门之累。此尤不可不慎,但勿为地狱中事。”
    所以我们生为道门中人,如真人所教诲,自身的功德早已与师门的功行福德一致,前辈祖师千幸万苦,若后辈不自珍惜,于自身、于道门、于后人都是无益的。可以说身在道门,而心非道门,还不如如长春真人邱祖所言早日离开道门,在红尘中快活,免得身后再受煎熬!
    
    在道门修行的机缘是历代祖师千辛万苦才累计成就的(资料图)
    真人又云先师们功行福德积累:“滴水涓涓,渐盈大器。可不慎欤?”
    我等后辈若皆不珍惜,福德自有枯竭的一日,岂不可怖可悲!这不但是言语上的事情,更是当今道门现实修行之事,功行不足导致自身乃至师门受累之事,并不少见,不可不慎重。
    功行不但与自身修持、祖师福德延续有关,更关系到能否遇到明师。
    很多人访遍名山大川,却难以遇到真师,正是如真人所说是因为自己功行不足,真师自然不能来度你。有些人哪怕遇见了名师仙人,也往往因为自身功行机缘不足而各种错过,这种事情在道门历史上并不少见。相反如果自身功行已经足够,那么自有与你有缘分的师父会来找你,而并不需要你踏破铁鞋走遍天下。同时功行福德不但关系到你能否遇到明师,也决定着你能否坚持修行以及成道的迟速。
    清和真人在语录中多处反复强调功行对修行的重要性,其在语录中直截了当地反问:“不以功行为本,焉可成道乎?”并且举了刘道人的例子。与真人同一时期有一个刘道人修道非常刻苦:“于关西持不语,化自然饭,志行苦卓······此后十六年,师父亦怜其苦节”,然而就是这么一位艰苦卓绝修行的道人,在快六十岁的时候不但没能得道反而还了俗。真人在与其接触的过程中发现这位道人虽然道心坚定,但在心性修行与功行上却做得不够到位:“然性不循良,物有轻触,则猛烈如火”。以此事例真人再一次强调了功行于修道的重要性:“此无他,初不以功行为本,必致于此”。也就是说修道的基础就是功行,不积福德功行,就怕会有“诸魔缠身”,一不小心就退了道心,又怎么能遇到明师呢?
    
    修道的基础就是功行,不积福德功行,就怕会有“诸魔缠身”(资料图)
    同时清和真人又反复以丹阳祖师与长春祖师等七位祖师的修行事例为例,说明了功行与修道迟速的关系。清和真人在语录中比较七位祖师的修行速度时云:“观诸师真得道,等级不同,皆由所积功行有浅深”。丹阳师父才二年半得道,长真五年,长生七年。长春师父在磻溪、龙门近二十年,志气通彻天地,动达圣贤,以道见许,后则消息杳然。师父下志益坚,才得之,未久复夺去,只缘功行未全也。在全真七位祖师之中,丹阳祖师功行最好,所以得道最早,而长春真人因为功行未全所以非常坎坷,真人在事例最后反问众人:“师真且如此,况余人乎?”
    全真七子七位祖师作为全真祖师,不可谓功行福德不深,一般普通修道者的功行根器自然不能与之相比。然而即便是七位祖师成道都会因为功行的原因而有所差异,我们作为普通的修行者又如何能不引以为戒,从而打牢修行的基础,为将来的成道做好准备。
    关于知道与行道——打尘劳、断邪念、与阴功暗行
    悟道的确很重要,但悟道并没有那么神奇,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且只是修行的第一步。修道悟道之后最重要的是行道,悟道时知道一部分就行道一部分,然后继续这一个过程,行道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真正了道。所以知行合一才是修行的关键,而不是你悟道了、知道了就成功了。
    
    悟道与行道相配合才是修行的的关键(资料图)
    真人在语录中明确说光是知道是没有用的,不能施行的悟道永远只能是空谈,他指出:“学者惟当修进功行,无求显验,莫起疑心,行之既至,自然有所开觉,凡天资颖悟迥出寻常者,非一生一世之故,其所积累者,必有渐矣”。可见第一没有切实的功行很难真正悟道,第二行道比知道更重要,第三无论是悟道还是行道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除非你有累世的修行功德积累,才可能顿悟。
    修行功行的积累如此重要,所以清和真人在语录中为我们指出了几个积累功行非常重要的方面:打尘劳、断邪念,阴功暗行。作为修行者,打尘劳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是我们为了自身的生活、回馈信众的供养还是积累功行打尘劳都是很有必要的。清和真人在关于道门的问题中说:“于教门有力者用力,有心者用心,管领事物,调和人众,无不是功行。如此则一衣一食,庶可消任。”真人明确说明了,在道门中进行内部的教务劳作与外部的待人接物都是积累功行和修行的一个部分,白白享受供养则于自己、教门都没有任何益处。真人还举了郝大通(太古)真人的例子来说明打尘劳的重要性:“太古最似坦易,然受人一食,必默与经十卷。”除了在教门中的弟子以外,在尘世中的道教弟子在修行之外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是修行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除了打尘劳之外,断邪从正也是功行非常重要的一块。真人认为道教修行并非要人绝念而是要人有正念,就如除田地里的杂草一样,人心里少一分邪念,就多一分正念,就多一份光明。而真人眼中的正邪之念也不仅仅只是善心,真人语录中写道:人谁无念?要知念之邪正,所欲去者,邪念耳。凡损于精,损于神与气者,皆邪也。也就是说真人不仅仅把行道的邪念限制在恶念中,而是说任何损于精气神的行为都是邪念,我们都要断除,唯有一个邪念都不生,自然功行完备,修道有成。
    
    “人谁无念?要知念之邪正,所欲去者,邪念耳”(资料图)
    除了打尘劳与断邪念之外,真人特别强调了功行中阴功暗行的重要性。无论是对外的功行还是对内的修炼,真人都强调了道家无为自守的原则,认为功行与修炼不到一定程度就一定要暗行。真人在语录中说,功行一旦宣扬出去,就是自损修为,从无为变成了刻意的有为,从上德不德的境界变成了追求名声的下德执德。同时真人在语录中以其师父长春真人的事例为例,当时有很多人劝长春真人希望他能够略显神通,而长春真人邱祖不许并说到:“至人不为骇世之事,亦如世人于财务深藏厚积······人或知之,一加钦敬,有损于己······殊不知必自积累功行,既至深厚,心自灵,外缘自应,无非自得。若有求于心,必涉虚伪,其损性损福,不可胜言。”在真人的北游语录中关于暗中积累功行的事例与话语很多,无一不是如长春真人所言,将功行与修行积累起来不外炫,自然有功德深厚,外缘与内修都圆满的一天。
    由上所述,可见功行于修行的重要性,没有功行是绝对不可能成道的。只有按照真人语录中祖师们的话语与事例去修行,自然无论是追求名师还是道门,修行的各种需求都会有所回应,各种魔障都会被慢慢消灭。功德与能否成道,成道迟速的关系如此巨大,所以若非功德深厚,自然磨难多多,也很难成道。我们修行人第一要务自然是打好尘劳,做好功夫,不要指望着神仙搭救:帮助修行的只有我们自己的作为了。
    未完待续……
    (编辑:灵瑾)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耳九,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