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愤青”骆宾王:绚烂之后归于平淡

http://www.newdu.com 2018-09-13 腾讯儒学 周宏亮 参加讨论

    文/周宏亮
    我家的附近有一个幼儿园。每次从幼儿园的门口走过的时候,我都能听到里面的小孩子们的阵阵读书声。在老师的带领下,正襟危坐的小朋友们齐声朗诵着“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小时候读这首诗,只是觉得骆宾王笔下的鹅肯定很好吃(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就是骆宾王在童年时期创作的诗歌《咏鹅》。骆宾王这个名字,在中国称得上是妇孺皆知。《咏鹅》也是很多人小时候学过的第一首唐诗。短短的四句诗,就写出了白鹅的神态与外形,语言平易近人而富有童趣。
    骆宾王小小年纪就写出了《咏鹅》,天资聪颖。然而我国有一个成语叫做“天妒英才”,纵观唐朝的文学史,似乎早慧的“神童”们都逃不过多舛的命运。骆宾王的人生之路充满了坎坷和挫折。
    清代大儒陈熙晋在著作《骆临海集笺注》里写道:“临海少年落魄,薄宦沉沦,始以贡疏被愆,继因草檄亡命”。短短的四句话,却大致地总结了诗人那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
    用现代的流行语来形容,长大成人后的骆宾王,算得上一个典型的“愤青”了。他正值壮年的时候赶上了武后临朝,一腔热血的他对武周代唐的统治深为不满。
    当时很多人都对武后临朝不满,可是他们的不满就在心里想一想就算了。“愤青”骆宾王不仅仅在心里想,他还要把内心的愤怒与不满写成文章。
    后来以徐敬业为代表的功臣世家起兵造反。骆宾王便加入了徐敬业的幕僚,代他写下了那篇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此文辞藻华丽,言语锋利,问世以后就好像一颗水雷一样,在当时引起了轰然大波。
    
    骆宾王是典型的愤青,全然不给自己留后路(资料图 图源网络)
    骆宾王凭借此文出尽了风头,他的才华也得到了世人的认可。
    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徐氏兵败以后,骆宾王从此下落不明。就好像多年前他在诗中所写的那样:“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故人已经沉入了易水之中,凄冷的河水至今都在怀念着当年的英雄。
    后之视今一如今之视昔。骆宾王对荆轲的怀念如今变成了后世之人对他的怀念。在我们看来,在易水之畔消失的人不仅仅是荆轲,还包括他自己。
    也许是人们不愿意看到才华横溢的诗人就这样遗憾辞世。民间传说里的骆宾王有了一个岁月静好的结局。相传,饱经岁月沧桑的骆宾王最后看淡了红尘,放下了心中对于功名利禄和建功立业的执念,选择遁入了空门。
    多年以后,唐朝诗人宋之问在游览灵隐寺的过程中,看着寺庙前那怪石嶙峋的飞来峰,不禁诗兴大发。随口吟咏而出“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古人作诗,苦吟成风,会因为一两句诗歌,卡壳很久(资料图 图源网络)
    可是说完了这两句诗以后,宋之问就不知道该如何继续写下去了。隐居于灵隐寺的骆宾王听见了宋之问的反复苦吟,便笑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宋之问得到老僧的提点,顿时才思泉涌,一口气完成了此诗。如今我们阅读宋之问的《灵隐寺》,还是会觉得骆宾王的这一句最佳。
    碧波荡漾的大海之滨,矗立着一座玉砌雕阑的楼阁。人们登楼远望,可以看见壮阔的日出和澎湃的浪潮。这句诗意境宏远,气象万千,好到让诗中的其他句子黯然失色。
    一个人小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那是童年骆宾王笔下的大白鹅,天真自然,跃然纸上。
    长大了,我们眼中的风景就变成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成年后的骆宾王面对世界有着满腔的抱负与梦想,他渴望在官场里大展宏图,所以那时候他笔下的诗歌充满着棱角的锋芒。
    饱经岁月的沧桑以后,我们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就好像暮年隐居的骆宾王一样,回归了生命中最初的朴素与简单。
    
    人生最终都会化为尘土,回归朴素(资料图 图源网络)
    生命里的每一个阶段都自有其特点与风范。随着年岁渐长,我们也会逐渐摈弃青春期的热血与躁动。当年那个不畏强暴、勇往直前,在战争中渴望建功立业的“愤青”骆宾王,在起义造反偃旗息鼓以后,也逐渐回归了生活的平静。
    成长本身,就是一个和自我不断妥协的过程。没有人愿意一辈子都当一个“愤青”,年轻的时候看惯了轰轰烈烈的滚滚红尘,芳华逝去后,我们便要渐渐地学会欣赏日常生活里的云淡风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