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朱熹《家训》:人生最难得的美德是谅解

http://www.newdu.com 2018-09-17 腾讯儒学 金钟 参加讨论

    文/金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会特别讨厌一个人的某一点。
    
    春光明媚的时候,会因为一个讨厌的人出现而气氛骤降(资料图 图源网络)
    总是盯着这一点,因为这个讨厌那个人,觉得幸好自己没有这样,幸好自己有这样那样的优点。
    但是有一天却突然发现,自己的身上也有这样的缺点,怎么早没有发现呢?或者,自己身上的缺点还不如人家呢。如果有,请记住朱熹的这句话吧,如果没有,就请以这句话为诫吧:
    “嗅勿谈人之短,切勿矜己之长。”不要随便议论别人的缺点,也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
    有多少人因为在背后议论别人,成为大家眼中的“长舌妇”;有多少人因为说别人的坏话,导致朋友关系破裂;又有多少人因为告密招致了杀身之祸?
    秦朝李斯当初说韩非的坏话,以至于韩非含恨而死。后来又与赵高合谋立胡亥为皇帝,但正因为他以前的所作所为,赵高很是忌惮他,将他腰斩,夷灭三族。
    崇侯虎也是因为向商纣王给周文王捅刀子,最终遭周文王的讨伐,下场很惨。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资料图 图源网络)
    随便与人议论他人的缺点,听者必然有心,他肯定会对你有所忌惮,怕你也会说他的坏话。所以,议论别人,不仅破坏你和讨论的人的感情,也会影响你与所议论之人的关系。
    话传到了人的耳朵里,后果自然有一天会找上你。
    所以在与人交往中,不要背后议论人,如果有不满和怨恨,大可像朱熹所说:“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
    对于相互仇恨的人要用情义来化解,不断地对他好,怨恨你的人就用诚心去回报他,也或许经过沟通,矛盾很快就解决了。
    多一个真心待你的朋友,何乐而不为呢?人与人交往,必然有不合和矛盾,这个时候就要“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对于别人小的过错要宽容,有大的过错要用理和情感去说服他。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资料图 图源网络)
    朱熹在《家训》中还说道:“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
    做事情不要寻私仇,要以和平、公正的心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做一切事情都要符合礼和义,千万不要以怨报怨,冤冤相报是没有结果的,最后要么是两败俱伤,要么是身心俱疲。
    《尚书》中也说:“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对待别人不求全责备,对待自己要像永远也达不到,切不可显耀和夸耀自己,应该时常保持谦逊,不能目中无人。
    关羽是后世极其敬重的英雄,正气凛然。但是他也有一个缺点,就是自大,太过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懂得依靠别人,以至于最后孤立无援,被人陷害惨死,可惜了一个英雄。
    范仲淹在家书中也曾说过:“平生之称,当见大节,不必窃论曲直,取小名招大悔矣。”我们应该看到的是那些远大的志向和高尚的节操,没有必要去议论是非曲直,这些对于我们的梦想来说无关紧要。
    如果我们为了小名而做了一些不值得的事情,小名是得到了,但是留下的会是更多的悔恨。
    
    追名逐利,失去人心:不要让自己的人生留下这种遗憾(资料图 图源网络)
    我们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单位,都要多看别人的优点,少议论别人的优点,自己有了成就,也不能过于夸耀。不然必会遭到别人的报复和嫉恨,树大招风,邪风吹来,无论什么时候,都会让你措手不及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