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每周诗语丨文明旅游:看古人如何“到此一游”

http://www.newdu.com 2018-10-10 腾讯儒学 张珈萌 参加讨论

    文/张珈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外出旅游。
    
    旅游是许多人节假日的必备项目(资料图 图源网络)
    参观景点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可好不容易来一次,怎甘于“雁过无痕,落叶无声”呢?
    于是在古建筑、器物上刻画的现象数见不鲜,屡禁难治,“某某到此一游”风靡各大景区,不仅毫无美感可言,对文物来说亦是噩梦一场。
    就在国庆假期期间,这种不文明行为在陕西靖边地区的波浪谷丹霞地貌景区却一再上演。丹霞地貌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它的形成需要上亿年的时间,且极为脆弱,游客频繁踩踏的岩石已经沙化明显,随便刻画的现象更是频频入目。
    古人也好出游,让我们来看看古人是如何“到此一游”的。
    古人到一处游览往往是作诗,以墙壁为载体的诗歌创作一般称为“题壁诗”,而且诗歌内容要有才情和趣味,不能写得太烂,要值得读,读了要让人有收获、有感触。我们耳熟能详的题壁诗莫过于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总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的云雾缭绕,山峰若隐若现(资料图 图源网络)
    苏轼通过构造远近高低的空间告诉我们在有限的空间中人的认识具有局限性,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是会有不一样的答案。
    要想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要有全局观,局限于某一点,只能是坐井观天,管窥蠡测。苏轼的这首诗广为流传是因为道出了深刻的哲理,极有志趣。
    像苏轼是文学大家,自不必说。但假使没有名气也没有关系,只要诗写得好一样可也扬名海外。
    宋代苏州有一位僧人叫作惠诠,他在寺院的墙壁上写了一首诗,苏轼看到了很是喜爱,于是跟在他后面作了一首,这个叫惠诠的和尚由于受到了大文豪苏轼的赏识,很快就扬名全国了。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写好诗,《中山诗话》记载,有个自称“豁达李老”的人很喜欢到处题诗,已经成瘾,常常往人家新刷的墙壁上写诗,主人很生气就去官府告他,官府让他重新给人家买石灰涂墙,主人才作罢,后来大家听说了这件事纷纷嘲笑他。
    想必我们现在的游者,大多数还不如这位“豁达李老”的文采,就不必随处显摆,贻笑大方了
    
    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李白杜甫一样,到此一游,点石成金(资料图 图源网络)
    再者古人留名有专门的地方,不会随意涂画。即使是题写在墙壁上,往往用墨汁书写,事后还可以复原,况且古人书写的墙壁一般都不是当时的古迹。
    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游者之间还可以相互交换游览心得,抒发赏玩的意趣,别具特色。
    在唐代流行起来的书写载体是“诗牌”,也称为“诗板”,这是专门供文人游赏有感而发创作诗篇使用的,可以随性发挥,既便于保存,又不损坏景区原貌。
    然而即便是佳作,再度重来,也已难寻痕迹。
    古代的交通不是十分便捷,很多诗人去往某地途径一处在返回的时候已经过去数年,再看到当年所作之诗,不禁引发感慨。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就是由于旧题不存而引发出对人生的感叹。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苏辙《怀黾池寄子瞻兄》自注云:“辙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其老僧奉闲之壁。”
    苏家二子赴京应举是在嘉祐元年,《和子由渑池怀旧》作于嘉祐六年,五六年的时间往日题壁之诗已因壁坏而不存,当诗人再次来到昔日题壁之处时,回想当年应举之心境已与现在大有不同,青山依旧在,不见旧题诗。
    
    铭刻在景点上的诗歌,可以自成一道风景。我们的“到此一游”却不行(资料图 图源网络)
    所以现在的游人即便刻上“某某到此一游”那又如何?岁月无情,无论你刻画得再深,时间带走的终将一去不复返,不如把握当下,尽享顷刻间的清风明月,亭台楼阁。再度重来早已不再是当时的心境,又何必多此一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