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道德绑架”现象探析(1)

http://www.newdu.com 2018-10-11 论文联盟 佚名 参加讨论
一、道德绑架的内涵 
    “道德绑架”是由“道德”与“绑架”结合而成,道德原是“调整人和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1]7绑架在法律上的解释指用外力强制他人做某事的行为。“道德”与“绑架”的结合包涵着两个层面的解释: 
    首先,道德与绑架的结合,表明绑架行为的发生是在追求善的名义下进行的,个体对德性的追求成为绑架者干预他人行为选择的手段。德性之所以能够成为手段,因其承载了人们追求幸福的价值,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造成幸福的是合德性的活动”。[2]28个体德性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其在社会中受尊敬的程度,道德境界高的人比低的人能够得到更多的赞赏。来自他人和社会的赞赏能够满足人们高层次的需求,高层次的需求是人们真正感到幸福的原因。穆勒曾说过“得自高级官能的快乐,要比那些符合动物本性而与高级官能无关的快乐更可取”。[3]14德性本身具有的价值性,才使得其成为“绑架”人们行为的筹码。但帮助他人本身应当是出于自愿的心理,不考虑援助者的客观情况就要求其实施援助,这样的行为就就是一种道德绑架。 
    其次,道德绑架是以“弱绑架”(1)的方式进行的。绑架本身具有暴力强迫的含义,用“道德”对其加以修饰便弱化了暴力强迫的内涵,继而将强迫转移成精神层面的“弱绑架”。“弱绑架”导致被绑架者的行为选择表面上处在一种无人监管状态,实际上却存在一种既定行为路径,若被绑架者的行为背离了既定行为路径,就会受到他人道德层面上的质疑。而真正意义的行善必须是以自由意志为前提,“善良意志,并不是因为它所促成的事物而善,并不因它期望的事物而善,也不因为它善于达到预定的目标而善,而仅是因为意愿而善,它是自在的善。”[4]7善良难得可贵之处在于它是主体内在自觉的选择,“任何为了满足一种爱好而产生的东西,甚至所有爱好的总和,都不能望其项背。”[4]7出于“不得不”的德行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善,“不得不”的道德行为也会给被绑架者带来道德行为上的身不由己。 
    道德绑架可以概括为:人们以自身的道德认知对处在特定情境中他者的选择或行为,主观地设想出一种不同于事实或将要发生的事实的理想期待,并借助大众舆论的手段有意图地迫使他者做出超越客观自身(如本来只有能力捐五十元给慈善机构,却由于舆论压力不得已捐出一百元)但符合人们理想期待的选择,若他者所作出的选择与人们理想期待不一致,便会受到来自人们发出的道德层面上谴责的一种行为。道德绑架的过程中“绑架”的是被绑架者道德选择自由。简言之,道德绑架就是人们以道德要求的名义,迫使他者做出超越自身客观现实的行为。 
    二、道德绑架的原因 
    (一)历史因素:传统中的道德至上 
    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洗礼流传至今,“文化道德化”和“道德理想化”是其主要特征,不论是“文化道德化”还是“道德理想化”都体现了实际生活中“道德至上”的观念。“道德至上”的思想虽然为人们提高道德修养提供了方向保证和动力支撑,但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道德绑架”事件的发生。 
    首先,传统文化中“重义轻利”思想的根深蒂固。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义轻利的传统,儒家素来提倡“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5]45这就意味着对人生道德理想追求的过程中利益一直是被排斥的对象。因为道德在人们心中是高尚的和具有神圣性的存在,一旦与利益相提并论就会使其丧失神圣性。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人们的普遍常识就是追求道德就得放弃利益。在道德绑架事件中被绑架者都是被要求放弃自身的利益来追求更高道德境界,做一个完完全全的“见义忘利”之人。其次,传统道德观念中的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不对等性。传统的“家国一体,由家及国”的社会发展路径奠定了道德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家“是一个由神的规律而构成的血缘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的和谐运转需要的是以长幼有序、父慈子孝、夫妻和睦为基础的人伦秩序,“人伦地位不同,个体的伦理权利与伦理义务也就不相同”[6]37,传统文化中一直以来都是过分强调个体道德义务的履行,忽视个体享有的道德权利,导致道德义务和道德权利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不对等的。主观任意放大人们应当履行的道德义务而忽略其应享有的道德权利是产生道德绑架的重要原因之一。再次,超道德行为与道德义务的混淆。我国历来倡导“人人皆可为尧舜”[7]265,这样的倡导使人们“将超道德的行为视为道德义务”。[8]66超道德的行为是一种具有价值引导性的行为,是高层次的美德,日常生活中人們不是一定非要实施这种行为,不采取这样的行为也是不违反道德要求的。而“道德义务应当是公平的,人人都应当履行的,或者更准确地说,在相同情景和相同的社会身份的条件下,人人都应当履行的。”[8]65传统文化中包涵的道德要求将超道德的要求和普通的道德义务混为一谈,忽视了“超道德的行为应当遵循自愿的原则”。[8]66认为达不到超道德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但是判断一个人行为是否合乎道德,应当看其有没有履行道德义务,而不是看其是否满足超道德要求。将超道德的行为当做普通的道德义务会使得人们错误地认为只有满足了超道德要求的行为才是道德的行为,在此范围外的行为都是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这种错误观念的引导更加容易在现实中滋生道德绑架。 
    (二)认知因素:动机与结果的背反 
    人们行为的动机及其产生的结果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具有一致性的,好的动机带来好的结果,坏的动机带来坏的结果。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好动机未必能产生好的结果,坏动机也未必能产生不好的结果,如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好心办坏事”、“歪打正着”就属于这类情况。我们今天讨论的道德绑架现象就是好动机产生坏结果(干涉他者自由)的典型表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