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百年天蟾逸夫舞台开启大规模整修,戏迷们的一句“天蟾,我们等你回来”成为最动人的临别寄语。同时,艺海剧院、兰心大戏院、城市剧院、东方艺术中心等一批剧场都将在未来一年中进行不同规模的修缮。 此次沪上剧场集中大修,一方面是考虑到舞台设备使用年限,一方面也为迎接2019年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在沪举行。中国艺术节每三年一届,届时将有大量演出在上海各大剧场密集上演。同时,随着科技发展,舞美技术也不断更新,如果剧场的舞台不进行升级换代就无法满足演出要求。 一座剧场要保持生命力,就必须进行定期修缮。但剧场的整修“升级”,绝不只是简单的“硬装潢”。 功能至上 从去年开始,上海市文广局委托上海舞台技术研究所,组织上海行业内舞台技术专家对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上海演出场馆进行核实、检测评价。此次检测评价,主要针对剧场舞台演出的安全性、功能性进行技术检测,对现有剧场提出可行性修缮实施方案,对在建剧场的舞台设计方案提出设计规范和建设指导意见,使其符合艺术节A、B类演出场馆演出舞台要求。 已“服役”17年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去年下半年开始大修,预计要修缮一年半。观众进入话剧艺术中心三个剧场的通道将重新布局,三个剧场的舞台设施、监控系统、空调系统等都将整体升级换代。位于莘庄的上海城市剧院本月开始大修,11月重新对外开放,整修目标是达到国家A类剧场的标准,修缮内容包括音响、灯光、机械系统等项目,器材安全性、便捷性和节能性亦为此次修缮的重点。 这些修缮,无不强调演出场所的“功能提升”。“再美的剧院,归根到底是用来观演的,是用来为观众提供美的享受、舒适体验的。”上海舞台技术研究所副所长蓝焰指出,剧场修缮,一切都要围绕观众观演体验提升。拥有百年历史的天蟾逸夫舞台,就将着力破除观众在天蟾看戏的“三难”——上洗手间难、残障人士观戏难、吹空调难。 停演不停业 虽然剧场修缮难免对观众观演产生影响,但好在经过各界的努力,这种影响正被努力降到最低。 天蟾逸夫舞台整修期间,所有原本安排在天蟾演出的剧目,都被安排到人民广场周边的共舞台、上海音乐厅、人民大舞台、中国大戏院、黄浦剧场、上海大剧院中剧场等场所,以及天钥桥路上海京剧院的周信芳艺术空间。东方艺术中心的修缮日期,则特意绕开了4月到6月——这段时间,这里将承担“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多个演出项目。 不少大修的剧院,都喊出了“停场不停业”的口号。东方艺术中心负责人表示,大修期间,东艺还将积极“走出去”,把艺术带到社区、学校、企业和商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在整修期间也没有闲着。2018年,上话计划推出近40台剧目,在上海大剧院、虹桥艺术中心、美琪大戏院等各大剧场上演。此外,上话还将利用这一段“主场”的“空窗期”,推进剧目创作以及后备人才发掘和培养。 其实,剧场设施在升级换代的过程中,剧场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刻不容缓。利用整修期,各大剧场都应该思考如何创新管理模式,提升服务水平。在硬件焕然一新的同时,软实力也要相应提升,才能真正以全新的面貌与观众见面。吴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