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其它文化 >

今日霜降:吃柿子赏红叶 人们开始“备冬”

http://www.newdu.com 2018-10-23 中国新闻网 上官云 参加讨论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0月23日电(记者上官云)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冬天即将来临。在中国北方,这个时节可以吃甘甜多汁的柿子,南方某些地区则习惯吃鸭子进补。此外,很多地方还会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在老北京人的记忆里,过去的霜降,则是“备冬”的信号。
    
    资料图:红叶美景。杨东东/摄
    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太阳到达黄经210度。与寒露相比,霜降到来后,天气会变得更冷,露水会凝结成霜。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也提到:“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可见,“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开始降霜。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
    由于天气更加寒冷,古代物质条件落后,难免有人会生病,熬不过寒冬,民间逐渐形成了一些习俗,希望能祛除凶秽、未来吉祥如意。山东烟台等地,便有霜降节西郊迎霜的做法。
    也有的地方,霜降前要“送芋鬼”。据称,孩子们会用瓦片垒梵塔,然后在塔里点燃柴禾,待到瓦片烧红后,毁塔以煨芋,叫做“打芋煲”,随后将瓦片丢至村外,称作“送芋鬼”,以祛除不祥。
    在霜降时节,菊花仍然盛放。古代,它被视为“候时之草”,是生命力的象征,所以很多地方要在这时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重视与喜爱。
    
    资料图:秋歌/摄
    谚语也说“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天气逐渐变冷,正是调整饮食习惯的进补时机。
    南方一些地区,会在霜降前后吃鸭子,鸭肉脂肪比较少,几乎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吃,比较适合在霜降进补。
    除此之外,不少地方有霜降吃牛肉的习俗。人们想出了牛肉的多种做法,比如萝卜炒牛肉,或者牛腩煲等等,希望在冬天也能身体强健,抵御寒冷。另外,羊肉与兔肉也可以在这个时间段适当多吃一些。
    民间还有一个很有趣的说法,即“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认为吃了柿子不会流鼻涕,其实,柿子有暖胃的功效,霜降前后正是成熟的季节,也合适食用。
    而对过去的老北京人来说,霜降就像是一个信号,意味着要开始“备冬”了。天桥民俗文化保护办公室主任赵兴力回忆,主要就是做三件事:保暖、腌咸菜,储存大白菜。
    
    资料图:随着霜降节气的到来,香山红叶进入了最佳观赏季节。金硕/摄
    冬天要取暖,在没有集中供暖的时候,需要烧煤点炉子,这就得预先清洗好“烟筒拐脖”,散掉烧煤产生的浓烟。赵兴力回忆,那时一到霜降,就得把炉子重新用胶泥重新“抹”一下,火又旺,又省煤。
    “还要提前买煤,在天冷前晒干。”赵兴力说,同时还得糊窗户,早前用报纸,后来用塑料薄膜,目的还是“保暖”。
    “因为霜降天凉,院里养的花要放在室内了,花盆放在窗户上,阳光一照,又暖和又好看。”赵兴力说,自己小时候住在一条胡同里,到了霜降,家家户户都开始腌咸菜,预备冬天食用,也是一景。
    在赵兴力看来,无论是上述种种有趣的霜降习俗,还是人们为了过冬所做的一些准备,其实都代表着对身体健康、家庭兴旺的祈盼。也是这些习俗,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