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海涛 《荀子·劝学》中讲到了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 蓬草长在麻地里,不去扶持自然挺直;白沙掺和进黑土里,就会和黑土一样黑。 兰槐的根叫做芷,把它浸入臭水里,君子不会接近它,百姓也不会佩带它。这并不是它的本质不好,而是被浸泡在臭水中受到浸染的缘故。 君子端方正己,方能温润如玉(资料图 图源网络) 所以君子居住一定要选择好乡里,游学一定要结交贤士。这是为了防微杜渐,接近中正之道的方法。 这道理后来在中国文化中有大量的相似表达。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还有“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与善人居”与“游必就士”意思相近,是指与品德高尚的人交往。孔子曾言“无友不如己者”。人要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讨论切磋,才能对于自身有所进益。 “居必择乡,游必就士”就是说,人要选择对自己的发展有帮助的人居留、就学,选择有利于提升自身素质的环境去生存。 环境对人的成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资料图 图源网络) 法国的思想家爱尔维修也曾说过,人是环境的产物。 荀子与爱尔维修,一个身在先秦,一个身处十八世纪,一个是中国人,一个是法国人,距离相隔万里,时间跨越千余年,其所处的历史时空虽不同,但英雄所见略同。 爱尔维修反对天赋观念论,认为人的智慧是后天教育的产物,提出了人是环境的产物的著名命题。当然这里的环境是广义上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孔子讲到“里仁为美”,居住在有德行人的附近,而“德不孤,必有邻。” 孟子曾用“麰麦”做比喻,体现出了对后天环境的高度重视。“麰麦”因时间的不同而成熟时间就各异。另外,还与土地的肥沃程度、雨水是否充足有关。推展到人性的塑造也是同样的道理。 麦子的成熟时间并非取决于天生资质,而是后天环境(资料图 图源网络) 环境对人自身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 以此观察孟子少时的成长之路,颇具启发。家喻户晓的孟母三迁是个极有意义的故事。《三字经》中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传唱了近八百年,浸润了多少读书人的心灵,传承了多少教育真谛啊! 荀子少时的成长之路也是如此。荀子本是赵人,十五岁求学于稷下,受齐鲁文化的风化影响。这正是对“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的践履。 在“得士则存,失士则亡”养士之风盛行的战国时代,齐国的稷下学宫作为集学术研究、政权智库、人才培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重要实体,成为了战国百家争鸣的策源地。 荀子十五岁就游学于此,打造了自己的学问根柢。 正所谓“游必就士”。当时,稷下诸子众多、学派林立,学者背景差异较大,代表了不同的文化类型。他们既有来自齐地的学者,也有邹鲁、荆楚、三晋之士,构成了思想复杂、成分多元而异质的文化。 荀子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各种学问,成就了自身百家争鸣的终结者,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的身份。 学生在学校学习知识,获得成长(资料图 图源网络) 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不是单向而是双向的复杂关系。人受制于环境,同时人又可以改造环境,以利于后人的成长。 兰陵,一个据说是楚国大诗人屈原命名的地方。这个地方与生俱来的诗意原来和以香草美人喻君子的屈原是密切关联。 兰陵文化历史悠久,荀子从政于兰陵,惠泽于兰陵,终老于兰陵,也参与了早期兰陵文化的塑造。 可以说,荀子塑了兰陵的神髓。由是也影响到了兰陵人的文化性格。如兰陵人喜欢以卿为字就因荀卿的缘故。 秦汉以后,兰陵人才辈出,匡衡、萧望之、何承天、颜师古等一众名人都出自兰陵一带。正所谓“居必择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