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其它 >

【张立文】儒学必须与时俱进,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http://www.newdu.com 2018-11-21 儒家网 张立文 参加讨论
张立文

    作者简介:张立文,男,西历一九三五年生,浙江温州人。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兼任中国周易研究会副会长。 著有《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传统学引论》、《和合学概论》、《新人学导论》、《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人道篇)》、《周易思想研究》、《朱熹思想研究》、《船山思想研究》等。 
    

    儒学必须与时俱进,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张立文
    来源:凤凰网国学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十月十一日甲寅
             耶稣2018年11月18日
    11月18日,由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凤凰网、敦和基金会、一点资讯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在北京举行颁奖盛典,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致贺信,来自海内外的学者专家和传媒、公益、企业等领域精英近四百人集体致敬国学。著名学者杜维明荣获全球华人国学终身成就奖,年逾八旬的国学名宿楼宇烈、张立文、成中英,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筼筜书院等机构,《国家宝藏》、《清明上河图3.0》高科技展演等新项目,以及30部学术著作分享了全球华人国学传播奖、成果奖。从中国诗词大会上成功夺冠的“外卖小哥”雷海为再演逆袭神话,而此前呼声很高的台湾著名词人方文山意外落选,爆出了本届最大冷门。
    凤凰卫视王鲁湘、许戈辉再度联袂主持颁奖盛典,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中华孔子学会、中国孔子基金会等八大学术支持机构负责人,中宣部外文局巡视员胡晓东,湖南省文化旅游厅副厅长张帆,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孟至岭,以及王守常、葛承雍、龚鹏程、朱大可、王杰、于丹等知名学者现场助阵,让本届国学大典亮点频频,高潮迭起。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孔子研究院院长张立文先生(右二)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孔子研究院院长张立文先生的作品《中国哲学思潮发展史》获得本届国学大典国学成果奖(通史通论类10部)。在活动现场接受凤凰网独家对话时,张立文表示,在如今这个信息智能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脑神经、基因技术向我们对的现有观念提出一个颠覆性的挑战,现代意义的儒学不应该止于阐释儒家的经典著作,也应该具有创造力,适应现代的需要,明晰当下时代所遇到的冲突、矛盾和危机。
    以下是对话实录:
    凤凰网国学:张老师,您是如何看待近年来的国学热?您觉得它将会为我们的社会带来怎样的改变?
    张立文:当下的国学热,其一,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有很多非常值得弘扬的正确观念。例如讲道德,它一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来继承和发扬。我们的自信,实际就是讲诚信。孔子的弟子问他,一个国家应该怎么样治理,他就说,一个是军事,一个是食,还有一个则是讲信。弟子问,如果说三个当中去掉一个,去什么?孔子言去兵。弟子再问,两个当中再去一个。孔子曰去食,信不能去。为什么?人终归要死,但是信可以永久存在,所以讲诚信。由此观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讲道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层面。
    其二,中国讲以和为贵。无论是当下还是未来,和平与爱都是非常重要的事。家和万事成、国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和同共进,都是在讲“和”。不论人与人之间,还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和都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观。
    提到价值观,我们应该以什么作为一个最高的价值?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人就应该为了立德、立功、立言而活。否则一个人活着也就无意义也无价值。对于英雄、模范的缅怀,是继承和发扬其内在精神和思想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看,人的价值从来不是去追求肉身价值,道德价值、公益价值和思想价值才是人的真正价值。
    凤凰网国学:是的,但是也有一些较为悲观的观点认为,儒学已经跟不上时代巨变了,特别是在面对近现代社会上的新进展上,可能已经成为落后于时代的一个学说了,您觉得儒学应该如何与时俱进?
    张立文:这个问题非常好。我们现在遇到是信息智能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脑神经、基因技术向我们对的现有观念提出一个颠覆性的挑战,儒学当然也是其中之一。所以我们现代意义的儒学,不能再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不应该止于阐释儒家的经典著作和稳重中。儒学,也应该具有创造力。创造的含义在于让它更能适应现代的需要。在此之中重要的一点是,儒学应该要明晰当下的时代所遇到的冲突、矛盾和危机。而这些冲突、矛盾和危机在我看来可以归纳概括在“人与自然”的主题之下,比如人类危机、延续人的冲突、道德危机、精神危机、价值危机等。
    儒学怎么样去应对这些危机?我提出来和合学。
    和合学有五大原理来化解这几大冲突和危机。第一个是和生原理。人和动物和植物都是一个生命体,万物必须不能伤害,一起发育发展,因而是和生。
    第二个原理就是和处,我们和自然、国家应该怎么样和处?孔子讲,和而不同。尽管我们不同,我们可以和处,这个就是把孔子的思想、儒家的思想做一个现代的解释。
    第三是和立,孔子讲己欲利利人,,就是你自己站起来,你自己独立的,你自己成功立业的,应该帮着别人,独立,帮助别人事业发展、成功立业,就是说应该是和立。我自己立起来别也应该立起来,我自己按照我自己的实际需要来发展我们国家的道路,选择国家的道路,同样,我们也应该允许、帮助其他没有发展好的发展中国家,按照自己实际的社会状况来选择它的道路,这就是说,国家与国家之间怎么样按照国家的处理来处理当前的一些问题。
    第四点,和达,就是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讲的给予他人,就是你自己发达了,通达了,发展了,你也帮助别人发展、发达起来。放在今日,则需要反对比如说单边主义也好,或者是保护主义也好,或者是看到人家不顺眼去制裁人家,或者说我们有些不同,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制度,就是有一些不同的观点制裁别人,这就不是说孔子的思想,孔子想给予他人,你自己发达了,应该帮助别人发达起来,如果这个国家、世界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话,这是世界动乱的重要原因的之一,所以这一点的话,我们就是说以儒家的思想来解释当前一些矛盾,一些冲突,来化解这些矛盾冲突,这就是说对儒学的一个新的创造。
    第五点就是和爱,和处也好、和生也好、和立也好,基础是爱。我们可以看到,人类不断延续,社会不断发展的源头和不竭动力就在于爱。包括被制造出来的机器人,我们都应该输入一种爱心,输入一种道德观念,这样才能保持人类今后得到一个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环境,才能够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
    所以,从以上五点来看,儒学在当前时代,必须适应现代社会人类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与时俱进。
    凤凰网国学:对,您刚刚也一直有提到孔子,其实现在其实对孔子这个人物可能会存在一定的争议,因为前些年国家国务院广场上准备建一个孔子雕像,当时也引起了一些讨论,您觉得在今时今日我们应该如何界定孔子在文化上的地位?
    张立文:要发扬、传播、宣传孔子的精华思想,是要传扬优秀文化的部分。当然孔子也有一些不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东西,这些思想我想我们不应该加以发扬,比如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些思想,我们从现在的社会就不是非常合适。过去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样的话,限制了人们自己的选择。现在很多人不结婚不生孩子,独生也有,这样的话,已经不适合社会的需要。所以说孔子的思想是两千年的一种思想,甚至我们可以说,它是人与社会思想的一种概括和反应。
    在如今的时代,我们要发扬的是它的优秀的思想,而不是一些已过时的思想。所以从这个来看,这个争论,我们应该发展孔子的优秀的部分,对于他不适应时代需要的部分应该加以批评,或者应该加以适当的边缘化。我想这样对于发扬儒家思想有很大的好处。
    凤凰网国学:老师,能请您用一个词来形容,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的理想型人格,理想型的一个人应该是怎样的一个人?
    张立文:我们中国传统理想中的东西很多,比如说讲道德天下为公,要建构一个大同思想。大同思想当中提出一些如今仍有借鉴意义的、具体的办法,你比如说我们的老人、儿童和社会的分工,还有一些劳保制度、我们怎么样用人,提拔人才,然后怎么样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的话,提出了很多具体的一些措施,一些的办法。在文章中我将中国的大同世界和柏拉图的理想国进行了比较。确实柏拉图的理想国当中很多东西不是很具体,没有我们大同世界规定的各种各样的制度,一些方案。所以,从这个来看,中国有一个天下为公的思想。此外,中国的天下为公当中,提及“民胞物与”,就是说天下的人都是我们同胞兄弟,天下万物都是我的伙伴。朱熹就这样讲,天地万物为我一体,就是说把天物万物都看成了一个东西。
    如果天下就是一家,中国就是一个人,从这个来看,我们的理想就是一个天下大同的世界,天下为公的世界,这个事情恰恰从我们人类的思想是相融合的。就是说中国古代的天下观,在当前来看,这是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问题、一个天下为公的思想,也包含了“己欲达而达人、己欲利而利人”的思想,这些思想中国一直延续出来,从先秦一直到近现代,孙中山经常提天下为公,康有为也有大同书。从这些思想来看,中国的价值理想是要达到一个天下和平、天下大家合作,天下应该是一个共同的世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