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易经》有没有科学依据?为什么?

http://www.newdu.com 2018-11-28 国学新逻辑 newdu 参加讨论

    《易经》究竟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科学,还要知道科学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和作用。
    
    
    
    科学是近代才发展起来的事物,远古时代并没有科学,《易经》时代更没有。近代以前的人类知识为哲学包办,在那些年代里古人依据少量的经验,更主要是依靠哲学思辨来获取知识。由于主要是以主观来创造知识,所以那些知识更多的是猜想或臆测,必然包含了很多谬误。所以有作者这样评价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普天下每一个问题都占有一席之地,也难怪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比其它任何一位哲学家的著述都有更多的错误和谬误。”这是由于获取知识的途径仅限于主观理性思考的缘故。
    
    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培根认为一切知识最终都将是来自于人类的感觉经验,至此人们才认识到知识要从事物的实际秩序中发见,于是才有了实验观察的研究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进而获取知识的方法,培根将它总结为归纳法。培根归纳法的实质是要将经验与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他说:“哲学的真正任务就正是这样,它既非完全或主要依靠心的能力,也非只把从自然历史和机械实验收集来的材料原封不动、囫囵吞枣地累置于记忆当中,而是把它们变化过和消化过放置在理解力之中。” 他既批判理性派,也批判经验派。他主张认识要从经验上升到理性,这就需要将经验与理性结合起来。他论证说:“历来处理科学的人,不是实验家,就是教条者。实验家就象蚂蚁,只会采集和使用;推论家象蜘蛛,只凭自己的材料织成丝网。而蜜蜂却是采取中道的,在庭院里和田野里从花朵中采集材料,而用自己的能力加以变化和消化。” 理性与经验相结合方法就是近科学的根本方法。 有了科学的归纳法,近代自然知识才有了可能。科学知识就是科学方法在具体认知领域中运用的结果。
    
    
    
    自然科学知识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一、它要提供具有普遍性的原理与法则,从而帮助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自然、社会或人类自身。二、它要发展出于人类生产生活有益的技术。所以,我们要回答《易经》有没有科学依据的问题,就要看看易学的知识具不具备科学知识的这些特征。首先,虽然有学者宣称易理广大,于天地万物无所不包,但我们至今仍未发现哪怕是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或法则是出自《易经》文本的。《易经》提供原理性知识的观念只是学者们一厢情愿的想法,从未得到过经文内容本身的支持。《易经》这本书的性质取决于古经文的内容的性,只可惜时至今日仍旧没有敢宣称已经读懂它。试问,一本书究竟是讲了什么都不知道,我们又能依据什么来判断这本书的性质呢?
    
    其次,至于建筑于易学知识之上的技术还不是真没有,占卜就是由易学发展出来的一门技术,我们现代有些学者美其名曰预测学。但是,有一点要说明的是,现代人意识中的易经占卜与西周时代的《易经》占卜并不是一回事。在《易经》古经文中并没有五行学说,后世占卜并不是建筑在古经文内容的基础之上,它们与五行学说关系密切,而五行说而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产物,所以现代意义上的周易占卜并不理解《易经》古经文部分的内容。
    
    另外,占卜或预测学是一门伪科学、伪技术。为什么这样说?这是因为,未来的状态在逻辑上是不可能被预先获知的。未来的状态与当下和从前的状态密切相关,它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于当下或从前的状态,虽然未来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但相对于当下,未来永远都处在不确定的状态中。所以,我们不可能预知未来的状态。相对于当下,未来只能是多概率或多少可能性的问题。
    
    
    
    比如,我在当下正在准备一场严格的考试。我如何赢得这一考试呢?那么这就与我当前的努力、从前的积累密切相关。事实是,如果我在当下非常努力,也不一定能百分百保证我在未来一定能通过这次考核。但我当下并不努力,我定不能通过这次考试也不一定是必然的结果。我只能说我大概有几成的把握通过它。即使我自信满满,也不是我能通过这次考试的原因。也就是说未来是不确定的,所以不可能有一个确定的预测结果与之对应。
    
    假设,未来是可以预测的,我们就要看它将推导出怎样荒谬的结论来。比如,有一个据说很灵验的预测大师为我们卜了卦。卜卦的结果是,我在未来必将通过这次考试。那么,照理来说,大师能够预先知道我们未来的状态,那么大师的断言就是我们未来真实的情形。这样,当我得知这一结果后,我该怎么做呢?反正考试必然要在未来的某一天通过,那我今天是否努力学习将实现那个状态,我为什么不能将这段时光用来消遣或享乐。假如大师的预测结果是我将无法通过那次考核,那么不管我如何努力终将无法通过考试,我为何还要在当下努力学习。所以,如果未来是可以预知的,那么我们会得出未来是与当下和从前毫无关联的状态的结论。也即是说我们的当下和从前是没有意义的存在,人生的经历将是彼此毫无关联的状态构成。我从前的理想,当下努力与我们未来的状态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样,大家会不会认为这是一个极其荒谬的结论呢?
    
    
    
    所以,所谓的预测学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存在学问或技术,未来相对于当下或从前永远是一个不确定的状态,既然不确定,那就不可能提前预知。假如有人宣称未来可以预,这只是一种以或然性代替另一种或然性。我们大家可能都有过掷硬币的来方帮助自己做决策的情形。假设,我想出门同时又不是真的想去,如何办呢?用硬币来帮我做一次决策吧!我事先约定了硬币正反面的意义。那么掷硬币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用硬币正反面出现的或然性来代替我出门意愿的不确定性。假如有人说某某预测很灵,那是因为碰巧了。而绝不是因为他掌握了从当下到未来之间的规律,因为这个确定的规律是不可能存在的。
    
    人类的知识就具有这样奇怪的特性,凡是在逻辑上导致矛盾的言论,在现实中也是不可能成立的。比如,我们刚刚的假设认为未来的状态是可以预知的,结果会导出当下与未来没有任何关联的结论来。这一结论与我们的日常经验相矛盾。所以,我们只能承认与之相反的假设,即未来的状态是不可以预知的。如果未来是不可以预知的,那么预测未来的学问便是一个不可能成立的学科。事实上,《易经》卦象也并不具备预测未来的功能。古人设计卦象,填写卦辞、爻辞的目的也不是为了预知未来的状态。它的目的是探问神明旨意,为的是帮助人们决策日常生活中遭遇到的疑难。它的着眼点在当下而不是未来。
    
    所以,我的结论是《易经》不可能会有科学道理存在。未来是不确定的状态,这就决定了不可能会预测学之类的技术出现,从前不会,未来也不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