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大山 朴,是道家思想的重要概念。理解朴的深刻意涵,有助于我们对道家思想的领悟。 老子曾谈到管理的三个原则:“绝圣弃知,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圣、知指聪明而言,人的聪明用于竞争,用于勾心斗角,反而活得不快乐;仁义是相对的价值观,一旦强调仁义,反而说明这个社会有太多不仁不义的事情出现;以奇技淫巧谋取私利,那些没有技巧的,就去偷盗抢劫了。 老子(资料图)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通常的思路,就要立规矩,定律法,奖赏那些老实的人,惩处那些滑头的人。但是这样的方法,还是以名利诱人,以法令吓人呀。结果恐怕还是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反而更严重,更畸形。 老子提出了怎样的解决之道呢?“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这里就提到了素和朴,素指没有染色的丝,朴指原木,素和朴是一个意思,就是保持纯真的本性。 在老子看来,社会风气的好坏取决于领导层。有这样的历史故事,楚王喜欢腰肢纤细的美女,结果他宫中的美人为了求得他的宠幸,纷纷减肥,瘦得皮包骨头,有的甚至饿死了。 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造成齐国市场上紫色的布料非常昂贵,齐桓公深以为忧。管仲说,这个容易,你自己不穿就可以了。 第二天齐桓公就不穿紫服了,还说自己讨厌紫色;第三天身边的人、大臣贵戚不穿紫服了;第四天普通老百姓也不穿紫服了;结果全国紫色的布料价格大跌,几乎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 所以,何必想什么奇招妙招呢?你自己保持纯朴的本性就可以了。 齐桓公割爱禁紫服(资料图) 但为什么不能保持纯朴的本性呢?欲望太多,养生太厚。所以老子提醒,减少私心,减少欲望就可以了。帝王的欲望太多,肯定索求于百姓,百姓供养不起,就会想方设法逃避,百姓逃避,帝王就会任用贤人,收刮民财干自己的事。 帝王一用贤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民间的聪明才智就纷纷出现了。 要少私寡欲一定要“绝学”。学有分辨、比较之意。有比较之心,一旦陷入斗名、斗智、斗富等等“斗”的怪圈,怎么可能会减损欲望呢,只会增加欲望。 说到这里,“朴”的另一层意义就显示出来了。守朴,就是让你用整体观来看世界。 道是个整体,万物都在道里面,你能说哪里多,哪里少呢?如果用分别的心来看,这个是我的,那个不是我的。“我的”非常有限,但“不是我的”那可是无限。 争斗(资料图) 所以,以“我的”与“不是我的”相比较,我有满足的那一天吗?在名利的路上我永远不会停步。在老子看来,这也太疯狂了。 因此,老子说,五种颜色令人眼花缭乱;五种音调令人耳聋失聪;五种滋味令人味觉失灵;纵情于骑马打猎,让人内心癫狂;稀有的宝物让人产生不轨之心。 道是个整体,它对万物不占有,不把持,人如果以心合道,以整体的眼光看世界,不执着,不生占有、分别之心,又怎么会纷争不己呢? 以纯朴的心看世界,就能做到分而不分,割而不割,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各尽其妙。 老子说,真朴的状态分散形成具体的器物,圣人依循这个原则,建立管理与领导。所以”大制不割”,完善的政治是不能割裂的。 朴是原木,我们就以原木的割裂来说明这个道理。原木被砍伐之后,树根可做成根雕,树干可做成家俱,树叶可沤成肥料。原木的各个部分各尽其用,就是“真朴的状态分散形成具体的器物”了。 以整体来看,各个器物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没有说谁尊贵,谁卑贱。但进入人类社会就不一样了,任何东西都有一个价格,价格高的比较尊贵。谁愿意居于卑贱之位呢,纷争就开始了。 著名相声演员马季曾经创作过一个脍炙人口的作品《五官争位》。马季获得了笑星之首大奖,结果他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纷纷说自己的功劳最大,要拿头功,吵得不可开交。 五官争功(资料图) 最后,脑袋说:“五官全长我脑袋上头,都得听我的!五官分工不一样,得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团结起来才能干出点事儿来呀。照你们这样,自己强调自己重要。不要你们啦!走!走!走!走!” 后来脑袋明白过来了:“你们全走了,我这个脑袋不成鸭蛋啦。” 脑袋与五官构成一个整体,在整体里面,才能发挥各自的作用,如果分开,谁也什么也不是。 《五官争位》恰好说明了“大制不割”的道理,以整体来看,万物无不各尽其妙;如果以分来看,整体不复存在,个体也难以发挥正常的功能。 所以,“朴”有着深刻的意义,它告诉世人,要有一颗素朴之心,少些欲望,安于所有;以整体的观念来看世界,看身边的人和事,就会少许多困扰。 (编辑:见石)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赵大山,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