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路人 18世纪的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在他的作品《人性论》中开篇即提出:“争论层出不穷,就像没有一件事情是确定的,而当人们进行争辩之际,却又表现出极大的热忱,就像一切都是确定似的。” “在这一切吵闹中间,获得胜利者不是理性,而是辩才。”“任何人只要具有辩才,把他的荒诞不经的假设,说得天花乱坠,就用不着怕得不到新的信徒。” 约两千五百多年前,我们东方有位智者圣人——老子,我们道教徒尊称为太上。他在《道德经》中(河上公分章的最后一章)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道法自然(资料图) 什么意思呢?大旨是说:往往真实的言语不怎么“好听”,而“好听”的言语则往往不大真实。我们耳熟能详的俗话里有一句:“忠言逆耳”正是写照; 起心动念友善纯正的人有大情怀大格局,这样的人往往不会与人争辩,而热衷于争辩的人往往是执著于某种不纯的动机,沉迷于某些特别的意图。 看看前者“好听”的话,我们受制于先天禀赋以及后天养成的各种习惯,一个尴尬的现实已经悄然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越来越不敢正视我们真正的那个“自己”,越来越不敢客观的看待真实的现实世界。 我们热衷于享受,享受一切的舒适。我们喜欢美味的食物,喜欢漂亮的人,喜欢香喷喷的味道……喜欢顺耳的好话!当然,还喜欢规避一切不喜欢的事物…… 寻找真我(资料图) “好听”的话是刻意、有目的的、以听话人的主观喜好为中心而精心设计的;“真实”的话,则不以个体主观意志作转移。 可是我们的心变了。不论什么缘由,我们的心在舒适的区域待得太久了,我们成了温室里的花朵,养成了一颗弱势的心灵。这样的心灵,不再习惯面对逆境的抵抗压力和调节舒畅的本能。 它成了“一尘不染的‘圣物’”,怎么能把它放到污秽它的地方呢?可现实是,我们就是处在一种不可控的世界里,这个世界不是以某个个体的自我主观意志为中心的,还有千千万万的一样的存在,不可避免的存在信息的不等同、分歧,不可避免的遇到逆境。 毕竟逆遇是很刺激的,毫无舒适可言!我们会选择自欺欺人,也是情理之中。关键还得看我们有没有目标?有什么样的目标?是图眼前的安逸,还是为长久的存续? 好争辩的人,大抵也是如此。一颗已经不单纯的心,还能指望它们发出什么样的念想呢?我们一辈子都在为了一个叫“安乐”的概念而奔波。如果说有什么区别,那也就是我们对“安乐”的定义不尽相同罢了。 心灵变得脆弱(资料图) 有些人以“名望之隆誉”为安乐;有些人以“财货之丰厚”为安乐……有些人以“权力之显贵”为安乐,当然还有些人以“自由”为安乐……相同的都是为了得到这个所谓的“安乐”而各种争取。 我们不具备评价这些取向是对或者不对的资格,人在每个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它就是一种自然的呈现而已。 大体上讲,相当一部分人的“安乐”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争辩所呈现更多的是以主观愿景和意志为中心的。 除去“辩”受人性影响而“走样”的部分,“辩”的最初源头是什么呢?《说文解字》言:“辩者治也。”治有经营、管理以各归其位,使安定的意思。 《淮南子》也说:“辩治百官,领理万事。”可以佐证。《淮南子》中还有一处提到“辩”:“若白墨之于目辩。”大意是像眼睛能分辨黑白色相,是分辨的意思。 看起来一个“辩”字好像是两种意思,其实两者并不矛盾:要能分辨黑与白的色彩表相,黑与白总得各有所归依,总有个依所谓“标准”来统理黑与白的分界的存在。 渐入真道(资料图) 相信我们现在,一下子就能对“辩”的概念会了解得更清晰、更宽阔起来。是的,我们现代所自以为并理所当然的对“辩”的解读,已经被我们狭义化了。 作为有宗教信仰的人,大概不会陌生:人的念头是有能量的。不论这个念头是怎么形成的,就从当下的现状来看,我们各种想当然的观念具有引导潜意识的功能,潜意识进一步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对显意识、态度…甚至行为的影响。 这就不难解释,我们生活中看到很多的“辩论”,一开始还是很名正言顺和光明正大,随着逐渐的深入,我们慢慢发现怎么辩着辩着就总感觉哪里不对味儿了呢? 就是缘于后来人们赋予的意义:“辩”成了主观愿景和意志为中心的行为,它与主观紧密无间,并且引导了情绪。受情绪主导的人们,理智是被埋没、不在线的,更惶论对客观事实的承认了。 尽管难以接受,“辩”确实已经在相当的层面成了我们满足一己私欲的工具。 正本清源,去伪存真(资料图) 基于此,我们为了正本清源,与其用“辩”,不如用“辨”。《说文解字》言:“辨者判也。”《小尔雅》也言:“辨者别也。”可以清晰的得出,“辨”就是单纯的分辨、区别。 我们老讲“修行人要去伪存真”。较之于“辩”字,“辨”来得更客观理性、简单纯粹。客观理性的状态是我们更接近于“自在”“自主”的状态。 相比于我们为情绪、好恶、得失……等等所主导,甚至可以说被它们所奴役,相信没有人会反对让自己做个真正“自由、自在又自主”的人。 “自由”“自在”“自主”是证明我们没有白活的依据,是体现我们自我价值实现的根本,也是我们真实内心深处所渴望的幸福感的源泉。 无论“辩”还是“辨”,我们不否认它存在的功用价值和积极意义。只是同时,我们最好也不要忘记初心,我们就事论事,少一些不必的干扰,一切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毕竟,谁会拒绝幸福呢? (编辑:见石)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路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