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9—2019·1 1、【演讲】蔡瑜:唐诗格律发展的关键进程——以日本诗格《作文大体》为核心的探讨 时 间:2019年1月2日(周三)15:30 地 点:台湾大学中文系会议室(台北市大安区罗斯福路四段一号) 主办单位:国立台湾大学中文系 主 讲 人:蔡瑜(国立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 内容简介: 主持人:康韵梅(国立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 讨论人:黄奕珍(国立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 2、【演讲】温宗翰:台湾的玄天上帝信仰 时 间:2019年1月3日(周四)10:00-12:00 地 点:逢甲大学人言910室(台中市西屯区文华路100号) 主办单位:逢甲大学历史与文物研究所 主 讲 人:温宗翰(静宜大学台湾研究中心执行长) 3、【演讲】郭佩宜:小岛屿,大历史:从大洋洲的「历史」与历史观谈起 时 间:2019年1月3日(周四)14:00-16:00 地 点:国史馆4楼大礼堂(台北市中正区长沙街1段2号) 主办单位:国史馆 主 讲 人:郭佩宜(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联 络 人:国史馆采集处第3科,Tel: 02-2316-1055 内容简介: 什么是「历史」?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如何记忆和诠释过去、如何定义及再现历史,可能有不同的模式。大洋洲史在台湾相对陌生,这场演讲将从分析一般对小岛历史的偏见出发,透过大洋洲岛民文化中的几种历史观,以及横跨南岛世界的几个案例,探讨翻转历史叙事的可能。 ※教师及公务人员全程参与者,可核发研习时数2小时 4、【演讲】余少华:小曲在粤剧中的运作及应用 时 间:2019年1月3日(周四)19:30-21:00 地 点:戏曲中心二楼演讲厅(九龙西九文化区广东道与柯士甸道西交界) 主办单位:西九文化区 主 讲 人:余少华(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名誉高级研究员) 联 络 人:梁小姐,Tel: (852) 2200-0872;E-mail: learning@wkcda.hk 内容简介: 粤剧音乐主要包括唱腔(歌唱)和拍和(乐器伴奏)两部分。歌唱方面,相当于西方唱段的有曲牌、小曲、挷簧、南音、木鱼、粤讴及板眼等。其中曲牌和小曲的旋律相对地稳定。 小曲包罗甚广,上至传统粤剧的过场音乐、外省民歌小调、国语时代歌、粤语流行曲,下及中西电影、电视剧主题曲及插曲,以至西方歌曲。凡易于上口或流行的,均可应用在粤剧、粤曲中。本讲座将探讨小曲的源流及发展,并从音乐角度分析其在粤剧中的功能及应用特色,并讨论谱曲与填词的关系。 讲者简介: 余少华教授早年任职香港中乐团、香港电台及香港管弦乐团。后赴哈佛大学,获音乐学博士。返港后任教中文大学,曾任中国音乐数据馆馆长,积极推动香港音乐研究。其研究范围包括中国音乐史、满蒙音乐、粤剧、粤南音、电影音乐及音乐政治。专著有《乐在颠错中:香港雅俗音乐文化》及《乐犹如此》等书。现为《中国戏曲志》及《中国戏曲音乐集成》〈香港卷〉主编、新亚研究所特聘教授、岭南大学文化硏究系及中大音乐系兼任教授。 费用:费用全免,先到先得。请先作网上登记。 通达服务:提供实时粤语口述影像及香港手语传译服务,如有需要,请于活动举行前最少14天预约。 恶劣天气安排:如八号或更高之热带气旋警告信号或黑色暴雨警告于下午3时起生效,是次讲座将会取消。 5、【演讲】张秉权:粤剧中的「理想妻房」 时 间:2019年1月4日(周五)19:30-21:00 地 点:戏曲中心二楼演讲厅(九龙西九文化区广东道与柯士甸道西交界) 主办单位:西九文化区 主 讲 人:张秉权(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主席) 联 络 人:梁小姐,Tel: (852) 2200-0872;E-mail: learning@wkcda.hk 内容简介: 戏曲中以夫妻关系为题材的作品很多,这次戏曲中心开放日演出中就有好几个。其中不少都可以让我们思考何谓理想妻房。 或许,《白蛇传》中白素贞为了救活善良却多疑的傻小子许仙,不惜冒险盗仙草,大战法海,水漫金山,应该是最理想的了。可是,一切烦恼都是源于她是蛇而不是人,这「身份问题」对于大部分凡人来说,彷佛是个计时炸弹,让她「理想」不起来。 《梦断香销四十年》的唐琬和《胡不归》的颦娘,皆不为家姑所喜,无论原因是无子或多病,理由充分不充分也好,都与「理想」无缘。《狮吼记》的柳玉娥善妒,要丈夫跪池竟夜,就更谈不上「理想」。 那么,粤剧舞台上的理想妻房在哪里找?男人心目中的「理想」标准是什么?「娶妻求淑女」的「淑女」其实是什么意思? 讲者简介: 张秉权博士现为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主席及香港演艺学院兼任教师。退休前曾在演艺学院出任人文学科系主任及署任戏曲学院院长,并在香港艺术学院任职院长两年。于1996至2007年任香港艺术发展局委员,期间为戏剧组主席。 张秉权博士为资深戏剧工作者与演艺评论人。他又积极推动艺术教育,为香港教育剧场论坛创会主席,又为第六届国际戏剧与教育联盟大会(2007)联席总监。 费用:费用全免,先到先得。请先作网上登记。 通达服务:提供实时粤语口述影像及香港手语传译服务,如有需要,请于活动举行前最少14天预约。 恶劣天气安排:如八号或更高之热带气旋警告信号或黑色暴雨警告于下午3时起生效,是次讲座将会取消。 6、【演讲】陈守仁:神功场合中的香港粤剧 时 间:2019年1月5日(周六)14:30-16:00 地 点:戏曲中心二楼演讲厅(九龙西九文化区广东道与柯士甸道西交界) 主办单位:西九文化区 主 讲 人:陈守仁(知名粤剧研究和写作者) 联 络 人:梁小姐,Tel: (852) 2200-0872;E-mail: learning@wkcda.hk 内容简介: 神功戏和祭祀有关的表演,是中国戏曲的传统,相信由新石器时代至二十世纪初,一直在塑造中国各地戏曲剧种的风格特征。在香港,神功戏演出的传统亦保存至今,每年约有四十个地方社群聘请专业承建商搭建戏棚,和聘请专业戏班演戏,为神诞、太平清醮、盂兰节打醮、庙宇开光和其他传统节日提供娱乐。 本讲座根据过去三十年实地考察所得资料和实地拍摄照片,简单探讨:(一)传统地方信仰的特点;(二)神功戏的筹办过程;(三)有关的神功和世俗活动;(四)戏班的结构;(五)戏班成员素描;(六)神功戏演出特点;(七)神功戏传统逐渐消失、演出场次逐渐减少,和市场主导经济的关系,以及神功戏面对的挑战。 讲者简介: 陈守仁教授早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及美国匹兹堡大学取得音乐学士及民族音乐学博士学位,1987年至2007年在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任教,历年发表专著有《神功戏在香港:粤剧、潮剧及福佬剧》(1996;2012年再版)、《仪式、信仰、演剧:神功粤剧在香港》(1996;2008年再版)等;英文著作有 Improvisation in a Ritual Context: the Music of Cantonese Opera(1991)和论文多篇。近作有《唐涤生创作传奇》(2016)。他在2008年初移居英国,2015年回香港定居;现从事粤剧研究和写作。 费用:费用全免,先到先得。请先作网上登记。 通达服务:提供实时粤语口述影像及香港手语传译服务,如有需要,请于活动举行前最少14天预约。 恶劣天气安排:如八号或更高之热带气旋警告信号或黑色暴雨警告于下午3时起生效,是次讲座将会取消。 6、【演讲】李仁渊:明清时期中国东南山区的畬民与族群政治 时 间:2019年1月7日(周一)10:00 地 点: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陈列馆五楼会议室(台北市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 主办单位:中央研究院史语所 主 讲 人:李仁渊(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助研究员) 7、【演讲】黄吉利:日本占领时期的缅甸 时 间:2019年1月7日(周一)11:00-13:00 地 点:中央研究院台史所722室(台北市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 主办单位:中央研究院台史所殖民地史研究群 主 讲 人:黄吉利(仰光大学历史系教授) 8、【演讲】吴奕芳:左图右书——苏联木刻版画收藏与鲁迅的艺术视野 时 间:2019年1月7日(周一)14:00-16:00 地 点:中央研究院文哲所3楼讨论室(台北市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 主办单位:中央研究院文哲所 主 讲 人:吴奕芳(国立成功大学艺术研究所副教授) 内容简介: 主持人:陈相因(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副研究员) 9、【演讲】黄美英:噶哈巫与四庄番 时 间:2019年1月9日(周三)12:00-13:30 地 点:中央研究院民族所新馆3楼2319会议室(台北市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 主办单位: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主 讲 人:黄美英(暨南大学历史学系兼任讲师) 内容简介: 1998年黄美英迁居埔里噶哈巫村庄,进行平埔族群的访调工作,并在暨南大学历史系兼课,不料第二年遭遇921大地震,她决定留下来,参与921灾后重建,协助族裔筹组噶哈巫文教协会,担任第一届的义务总干事,陆续编撰《压不扁的生命:埔里四庄的灾后重建》、《春回四庄:噶哈巫的文化重建》、《噶哈巫家族老照片》三本专书。 历经二十年,黄美英用心撰写二十万字,出版《噶哈巫的变迁》一书,系统整理噶哈巫的族群迁移历史、论及日本学者伊能嘉矩( INŌ, Kanori 1867-1925 )的命名分类,以及近代族裔的认同意识与文化复振等努力。 大纲: 一、从生番到熟番:文献记载的番社 二、朴仔篱社群与岸里社群的关系 三、移居埔里的地域认同(四庄番) 四、学者的族名分类与噶哈巫自称 五、当代的正名运动与文化重建 六、结语与讨论 注意事项: 1. 餐点提供: (1)因经费有限,自2017年元月起,午餐提供对象仅限本所研究与行政人员、访问研究者、助理,以及主持人和演讲者推荐之人士。 (2)其他有兴趣者,欢迎自备午餐参与。 2. 报名网页:https://www.ioe.sinica.edu.tw/ 3. 报名期间:即日起至 1/6(周日)23:00为止,餐点提供通知于 1/7(周一)回复。 4. 若报名两次不出席且没有事先告知者,将取消日后报名资格。 5. 演讲于当日12:00开始,会场于12:15前提供餐点,请自备环保餐具。 6. 联络信息:林音秀 小姐 E-mail: world66@gate.sinica.edu.tw 10、【演讲】马超远:中华民国与沙特阿拉伯双边关系史 时 间:2019年1月10日(周四)9:30-11:30 地 点:政治大学百年楼视听室330111(台北市文山区指南路二段64号) 主办单位: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系 主 讲 人:马超远(前沙特阿拉伯代表) 11、【演讲】蔡志伟:原住民族文化的传统智慧创作保护 时 间:2019年1月10日(周四)14:00-16:00 地 点:国史馆4楼大礼堂(台北市中正区长沙街1段2号) 主办单位:国史馆 主 讲 人:蔡志伟(国家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员兼中心主任) 联 络 人:国史馆采集处第3科,Tel: 02-2316-1055 内容简介: 原住民族文化系由社群、部落或民族成员所共同创造维系、历经世代传承的文化表现,结合社会脉络、生态脉络与展演脉络所形成之全貌式的文化本体。在原住民族特殊权利原则下,如何让部落成为原住民族文化的治理主体,当属首要之关注。台湾原住民族拥有丰富的有形与无形文化内容,但在与汉文化的互动、国家统治及全球化的影响下,产生急遽的变化。因此,具有良好立意的传统智慧创作概念,如何秉持文化多样性的人权价值,以及我国宪法增修条文所揭示的肯定多元文化理念,促进原住民族文化内容、表现与特质的维续,是当前原住民族文化永续发展中举足轻重的课题。 ※教师及公务人员全程参与者,可核发研习时数2小时 12、【演讲】陈玉箴:环境、军需、移动人口:澎湖「岛屿型食生活」研究 时 间:2019年1月14日(周一)10:00-12:00 地 点:中央研究院民族所新馆3楼2319会议室(台北市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 主办单位: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主 讲 人:陈玉箴(台湾师范大学台湾语文学系副教授) 联 络 人:陶晓萱,Tel: 02-2652-3324 内容简介: 澎湖作为一个具战略重要性的小型岛屿,在食生活的发展上有其特殊性:自然资源受限、人口外移多,且是重要的军事基地。本研究考察澎湖日常食生活之基础与餐饮业的历史变迁,分析日治时期及战后初期政权变动下,战略地位、国家政策与人口移动等条件的改变如何影响了澎湖的食生活,提出「环境、军需、移动人口」是「岛屿型食生活」的重要影响要素。希望藉由澎湖的研究,建立一「岛屿型食生活」的研究基模。 本场演讲毋须报名,欢迎踊跃参与。 13、【演讲】黄一农:谈e考据在文史研究中的经营模式(business model) 时 间:2019年1月14日(周一)10:00-12:00 地 点:中央研究院近史所档案馆第2会议室(台北市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 主办单位: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主 讲 人:黄一农(中央研究院院士) 内容简介: 本演讲将尝试与学界朋友分享以e考据进行文史研究的可能理路及其效力,所透过的个案包括析探乾隆帝嫡长子永琏之名在清代如何避讳、如何掌握古代诗文中的用典、《红楼梦》中所记最贵重的暖香丸配方如何校读、清人对「同姓为婚」的态度等等,希望能让大家感受到文史学界在大数据时代所遭逢的挑战与机遇。 14、【演讲】许成钢:制度基因:改革开放与中国的制度演变 时 间:2019年1月17日(周四)10:00 地 点: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第一会议室(台北市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 主办单位: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亚太专题中心东亚经贸发展研究计划 主 讲 人:许成钢(长江商学院经济学教授) 15、【演讲】黄美英:被遗忘的族群——噶哈巫的迁移与文化重建 时 间:2019年1月17日(周四)14:00-16:00 地 点:国史馆4楼大礼堂(台北市中正区长沙街1段2号) 主办单位:国史馆 主 讲 人:黄美英(国立暨南国际大学历史学系兼任讲师) 联 络 人:国史馆采集处第3科,Tel: 02-2316-1055 内容简介: 1998年,讲者从台北迁居埔里,进行平埔族群的迁移与访调,不料第二年遭逢921大地震,并投入灾后重建工作。历经二十年的在地经验,近年讲者撰写十八万字,出版专书《噶哈巫的演变》。 讲题的主要内容即关于噶哈巫族的演变历程,针对清代文献记载的朴仔篱社群,从台中境内迁居埔里的历史背景,包括迁移的原因、迁移路线、移入埔里向眉社原住民承租土地、建立村落,岁末收成举办「牵田」、「走镖」的祭仪活动、乃至此年节习俗的中断与重现的意义。此外,讲述当代族群组织的成立和文化语言的重建,并分析日本学者采用的族名和分类,以及当代族裔对于噶哈巫正名的自我认同意识。 ※教师及公务人员全程参与者,可核发研习时数2小时 16、【演讲】张嘉馨:中国岩画研究——以连云港将军崖岩画为例 时 间:2019年1月21日(周一)10:00-12:00 地 点:中央研究院民族所新馆3楼2319会议室(台北市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 主办单位: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主 讲 人:张嘉馨(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民族所访问学人) 联 络 人:陶晓萱,Tel: 02-2652-3324 内容简介: 本次演讲将概要简述中国岩画的发现、分布区域、主要风格类型以及中国岩画的主流研究方法、学术史、近几年中国岩画最新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以中国江苏省连云港市将军崖岩画为例进行个案分析。将军崖岩画位于黄海之滨的苏北鲁南地区,被誉为「东方天书」, 是东部沿海地区最为重要的岩画点之一,也是环太平洋人面岩画中的一部分。通过对将军崖岩画的数据采集、地理环境分析、微腐蚀断代、周边地区的考古遗迹及民间信仰的研究,认为将军崖岩画是上古时期壹处农业祭祀遗址,将军崖岩画的图像在历史时空中体现了从祖先崇拜到农业崇拜的意涵流变。 本场演讲毋须报名,欢迎踊跃参与。 17、【演讲】陈逸君:『做客事』——云林诏安客丧葬礼俗及仪式专家 时 间:2019年1月24日(周四)14:00-16:00 地 点:国史馆4楼大礼堂(台北市中正区长沙街1段2号) 主办单位:国史馆 主 讲 人:陈逸君(国立云林科技大学文化资产维护系所助理教授) 联 络 人:国史馆采集处第3科,Tel: 02-2316-1055 内容简介: 云林是台湾诏安客分布最集中、族群意识最强烈的区域。过去,诏安客被视为「福佬客」,一般咸信他们业已同化于台湾闽南社会中,不仅丧失语言能力,其文化也失去族群特色。近年来,诏安客积极从事族群复振运动,推出布袋戏、武术、开口狮为诏安客三大文化特色。 「做客事」仪式之源流可追溯自福建诏安原乡,以佛教经忏度亡为主体,并吸收部分道教科仪,再融合地方习俗,发展成一套独特的做功德系统,持续地在云林诏安客聚落中执行着。借着「做客事」,清楚地区分出诏安客与闽南人相异之处,也细致地指出诏安客不同姓氏间不尽相同的习俗或禁忌。尤为重要的是,「做客事」的仪式专家—不管称「司公」、「释教法师」或「香花」,是维持诏安客独特之送葬礼俗文化的重要角色,更是诏安客文化正统性的力证,让「做客事」成为云林诏安客重要之族群标记。 ※教师及公务人员全程参与者,可核发研习时数2小时 18、【演讲】许育铭:从新资料再检视汪精卫 时 间:2019年1月31日(周四)14:00-16:00 地 点:国史馆4楼大礼堂(台北市中正区长沙街1段2号) 主办单位:国史馆 主 讲 人:许育铭(国立东华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联 络 人:国史馆采集处第3科,Tel: 02-2316-1055 内容简介: 现今对于汪精卫在现代中国的历史地位问题,其实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在早期的国民党史观及共产党史观下,强调革命与民族主义的时代,线性化的历史叙述形成过程中,汪精卫被打成反面历史人物。但此类的看法,很早就受到西方史学界的质疑,更提出不同的看法,从词汇的否定性走向中性用法,但是至今仍未形共识。 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演进,「中华民国在台湾」时期的年数,已经远远超过「中华民国在大陆」时期的年数。时间慢慢地冲淡历史记忆,国民党史观的合理性也随着逐渐崩溃,蒋介石所受的批判甚至超过汪精卫,所以现今海峡两岸对汪精卫评价的差距逐渐变大,用所谓的多元说法,取代未有定性。适逢最近新出几本由汪精卫后人所整理的回忆录、书信与政论集等,透过这些新刊史料,让我们又有一个重新检视汪精卫的机会。 ※教师及公务人员全程参与者,可核发研习时数2小时 19、【研习营】「后西方国际关系暨理论」冬令营 时 间:2019年1月26至27日(周六至周日) 地 点: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颐贤馆814会议室(台北市大安区和平东路一段129号) 主办单位:台湾大学政治学系中国大陆暨两岸关系教学研究中心 联 络 人: Tel: (02)3366-8316;E-mail: nturaec@gmail.com 内容简介: 1月26日 一、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及方法的形成与反思 主持人:袁易 9:30-10:50 理论及方法的形成:石之瑜 11:10-12:30 理论及方法的反思:邵轩磊、曾倚萃、侯广豪、余帛灿 二、后西方国际关系的在地实践 主持人:张登及 14:10-15:30 后西方国际关系下的中国对外交往:王宏仁、谷岩杉、林婉萍 15:50-17:10 后西方国际关系的在地实践:张登及、赖剑文、比屋根亮太 1月27日 三、对文明冲突的后西方回应 主持人:王宏仁 9:30-10:50 The Clash of Relations and Its Mechanisms:石之瑜(中文演讲) 11:10-12:30 后西方的关系冲突及其机制:林炫向、黄义杰、郭铭杰、林峻炜、林婉萍 四、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前景 主持人:袁易、张登及 14:10-15:30 圆桌论坛:林炫向、曾倚萃、王宏仁、侯广豪、黄义杰、郭铭杰、余帛灿 报名费用: 请缴交新台币500元作为保证金, 请以邮局现金袋寄至:「10617台北市罗斯福路四段1号 台湾大学政治学系 石之瑜老师收」, 或亲送至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8楼816研究室,来访前请先联系,电话:(02)3366-8316,email:nturaec@gmail.com,结业时全额退费。 退费:额满后报名为候补,未录取者全额退费,已录取因故于1月11日前请求退费者可予退还。 出席:议程具累进性,每场出席者限于已参与之前各场学员。 录取:取20名为原则,收到报名费后为完成报名,先报先取,录取者将个别通知。 报名与缴费期限:2019年1月11日 资格:人文及社会科学学士、硕士、博士在读、毕业、肄业及大专教师。 费用:乘高铁可申请旅费补助,本冬令营供午餐、茶点与晚宴,素食请注明。 参与人员: 政治大学:袁易 文化大学:林炫向 师范大学:邵轩磊 成功大学:王宏仁 金门大学:侯广豪 科罗拉多大学:曾倚萃 莱顿大学:黄义杰 台湾大学:张登及、石之瑜、郭铭杰、余帛灿、谷岩杉、林婉萍、赖剑文、比屋根亮太、林峻炜 20、【研习营】第24届新台湾史研习营 时 间:2019年1月25日至28日(周六至周日) 地 点:新竹天主教香山牧灵中心(新竹市中华路五段722号) 主办单位:吴三炎台湾史料基金会、世联仓运文教基金会 联 络 人:E-mail: wslf@mail.twcenter.org.tw 内容简介: 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自1991年成立来,举凡史料的搜集、书籍的出版、活动的举办、项目的推动等等,旨在使台湾历史能真正的回归土地与人民,茁壮发展。而巡回全国各县市、结合地方文史社团研习各地民俗、人文与史迹,建构以台湾为主体的新史观,并为以台湾为思考中心的历史教育扎根则是我们为历史文化播种、扎根的新尝试,「新台湾史研习营」便是在这样理念下于2000年诞生了。 今年新竹举办「新竹300博览会」,足见竹堑城是北台湾很早开发的地方所在。新竹地区的垦拓始于竹堑古城,即今日的新竹市。16、17世纪时原住民族已生活其间,之后荷兰人于今日的红毛港登陆。17世纪汉人到来,在大甲溪以北设置淡水厅,厅治即设于竹堑,成为清朝时期北台湾的统治重镇之一,而在日治时期也是新竹州厅所在地,因此在北台湾发展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浪漫台三线客家风情走廊在这几年成为国家发展重要愿景。台三线是一条美丽的内山公路,穿梭于丘陵与山脉之间,是垦殖时期的汉蕃交界线,见证了台湾土地的开发与族群冲突与交融的过程,也促进了茶叶、樟脑、林业等重要的天然经济产业的发展,是我国客家族群最重要的生活舞台,而新竹地区位于客家台三线的核心位置,人文史迹、产业遗迹……等等丰富的历史遗产,是台湾说不完的历史故事,更让未来前景有无穷的浪满想象。 2019年的新台湾史研习营,我们就要寻着浪漫台三线,追逐新竹埔的过往史迹,在米粉、柿饼、桐花之外,打开一幕幕历史窗景:区域开发治理与族群关系,客家文化产业、客家义民爷信仰、樟脑与茶叶的产业历史,客家母语、文学、音乐歌谣..,欢迎大家与我们一起吹着新竹风循着美丽的台三内山道路,重温客家先民往昔走过的痕迹,来一趟浪漫的客家历史慢游。 活动宗旨 1.藉由讲习与实地踏查方式,了解台三在线&新竹地区的族群、产业、与历史变迁。 2.藉由区域特色与历史特质的研探,别开台湾客家历史的生面与文化的蹊径。 3.建构台湾认同为主体的新史观,为以台湾为思考中心的历史教育扎根。 4.透过实际的土地接触与课程陶冶,辅助学校乡土教育课程之实施。 师资阵容 吴学明/中央大学客家社会文化研究所教授 张维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学系教授 刘慧真/客语诗人、本土母语客语新诗金典奖得主 戴宝村/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秘书长 陈志豪/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史研究所助理教授 罗一伦/台红茶业文化馆馆长 吴荣顺/台北艺术大学音乐学院传统音乐学系教授 彭启原/客家纪录片导演 林一宏/国立台湾博物馆展示企划组研究助理 21、【研习营】台湾人文学社2019年理论营 时 间:2019年1月17至18日(周四至周五) 地 点: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大楼202国际会议厅(台北市大安区和平东路一段129号) 主办单位:台湾人文学社、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英语学系 联 络 人:黄乙宸,Email: theorycamp@gmail.com 内容简介: 1月17日 10:00-12:00 酷儿的犯贱美学:敢曝与同志历史的政治(施舜翔,作家) 如何与丧尸做爱:丧尸电影中的贱斥情欲(陈瑄,译者、专栏作家) 13:00-15:00 界线化成的政治:动物、机器、非人类(张君玫,东吴大学社会系教授) 从台湾文学认识身心障碍(纪大伟,国立政治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副教授) 15:20-17:20 贬抑与升华(沈志中,国立台湾大学外国语文学系副教授) 看见/贱动物(黄宗慧,国立台湾大学外国语文学系教授) 1月18日 10:00-12:00 贱民之力:从《科学怪人》到巴列斯崔尼的《不见》(邱彦彬,国立政治大学英语学系副教授) 生命政治,或,生命/政治:从傅科谈起,以巴迪乌的「不存」与法农的「受难者」为例(吴建亨,国立清华大学外国语文学系助理教授) 13:00-15:00 自我作贱(践)论:当代艺术的社会扰抗与土地劳动(高俊宏,艺术行动者、台北艺术大学兼任助理教授) 阶级的排除与模仿(陈政亮,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教授) 15:20-17:00 【综合座谈】 主持人:黄涵榆(台湾人文学社理事长、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英语学系教授) 22、【研习营】「近代政治史新探」研习营 时 间:2019年1月21至24日 地 点: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第二会议室(台北市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 主办单位: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内容简介: 研习主旨:提升国内外大学历史专业及相关系所研究生对近代政治史的兴趣,扩展这个领域研究的新视野。近代政治史研究不再局限于中央高层、领袖人物、权力结构等传统议题,而能扩展至政治学理论、中央与地方关系、制度的形成、人民参与制度的建立、政治与文化及族群与政治的关系、口述访问在政治史中的角色等相关主题。 研习信息 主办单位: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国家与社会研究群 研习时间:2019年1月21~24日(星期一~四) 研习地点: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一楼第二会议室 研习内容:八场专题讲座及三场学员实习讨论。参与者可聆听前辈学者的研究经验与创见,并透过学员间的互动,达到学术文化交流的效果。 学员义务:学员必须全程参与研习营活动。学员将编成四组,各由一名博士后研究人员担任辅导员。研习营期间,学员得发表个人专题报告或研究计划,或担任评论人;进行分组讨论活动;并于研习营结束前提交心得报告。 食宿安排:主办单位将为全体学员提供食宿,但学员须自行负担旅费及办理签证手续(海外学员)事宜。全体学员于1月20日(星期日)报到住宿,并分别于1月24日、25日(海外学员)离营。 三、报名信息: 报名资格及名额:近现代史、台湾史及相关研究课题之国内外大学历史系所硕士班及博士班学生,名额24名。 报名时间:2018年11月13日起至12月9日(日)止。 报名方式:一律采用网络报名。请于报名网页(https://goo.gl/LSH94e)下载报名表与研究计划书(2,000字以内),填写后上传,始完成报名手续。 公布录取时间:2018年12月14日(五)前在报名网页公布,并以Email通知本人;未录取者恕不个别通知。 研习费用:新台币2,000元整(全勤者可全额退还)。 四、注意事项: 报名表或计划书内容若过于简略,将影响评审结果。 研习期间学员均住宿于中央研究院学术活动中心,住宿费由主办单位负担。 主办单位保有活动变更及最终录取学员之权利,如有未尽事宜得随时修正,并于活动网站公告。 23、【工作坊】政治大学2018学年度身体文明中心工作坊——「身体的照护与装扮」 时 间: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共4场 地 点:政治大学文学院330106研讨室(台北市文山区指南路二段64) 主办单位:国立政治大学文学院身体与文明研究中心 联 络 人:侯家榆,E-mail: fri723@gmail.com 内容简介: 活动信息场次 2019年3月9日(六) 讲题:Toward a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sychotherapy: Meditative Sitting in Early-twentieth-century Japan 讲者:巫毓荃(中研院史语所助研究员) 2019年5月11日(六) 讲题: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医美文化 讲者:叶嘉华(阳明大学视觉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 24、【展览】亚洲探险记——十七世纪东西交流传奇 时 间:2018年12月20日至2019年3月10日 地 点:国立故宫博物院105、107陈列室(台北市士林区至善路二段221号) 主办单位:国立故宫博物院 联 络 人:Tel: 886-(2)-28812021 内容简介: 位居世界东边的明朝,历经万历之末到满州人入关前的纷扰不安,终至顺治皇帝登基建立清朝,传承至康熙、雍正两位皇帝之后,整个局势方逐渐稳定。相对于此,西方的商人与传教士挟持着前所未有的意图与气势,持续朝亚洲迈进,足迹从沿海贸易据点逐步深入皇室宫廷。在众多西方来客中,荷兰商人和使节团堪称是东西交流网域中的第一舵手,他们不仅向西方世界传递亚洲的知识与文化,也化身成为穿梭在东亚海域间的重要使者。本展览以荷使出行成功觐见大清皇帝的旅程,作为叙事切入的视角,并且精选本院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日本海杜美术馆、大阪市立东洋陶磁美术馆、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艺术史研究所等合作单位的馆藏,共同呈现一段回荡于东西之间的交流故事。 展览分成四个单元,序幕「行旅足迹」—展示荷使旅程所见相关纪录与对象。第二单元「异国奇珍」—展现两个端点的人们对异国充满期待与想象,促使具有东方风格或看起来像是西方情调的物品,竞相涌现。第三单元「东方风情」—尽管十七世纪的时空背景下,触手可及外来文化的冲击,然而明朝皇帝仍然一如往昔地祭祖谒陵,而隐身于书斋中的文人,亦畅所欲言谈个人品味。最后「寰宇交会」单元—则以同时混融东西特色的装饰风格,如瓷器上的装饰纹样,苏州版画和世界地图中的转译手法,重建十七世纪的世界观,以及东西交会影响下的艺术与文化。 本展览全年开放:8:30~18:30。 夜间开放时段: 每周五、周六18:30 ~ 21:00。 25、【展览】「我的奇幻租书店:台湾租书店变迁」特展 时 间:2018年6月21日至2019年4月14日 地 点: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展示教育大楼1楼大厅(台南市安南区长和路一段250号) 主办单位: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 联 络 人:Tel: (06)3568889#8103 内容简介: 租书店,是当代台湾大众文学一个重要的流通节点。广义来说,以出租书籍的阅读时间来牟利的行业,历史久远。明末中国的《红楼梦》已书写有当时的租阅形式,18世纪英法有Lending Library,江户时期日本有贷本屋。战后的台湾,则发展出由特定出版社、中盘商、租书店组成独特的产销结构。 文学,是透过书的出版、流通、贩卖、阅读等基本且必要的元素,才得以与读者沟通,形成完整的回路。租书店运用空间,将书籍作为一种商品,贩卖租赁时间,则具体展示了这个意义。透过「书」的中介,租书店的生态开展出特定的作者、出版商与读者,逐渐发展产业自身的流通循环。 租书店做为一种媒介或载体,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的阅读需求,也承载着人们所著迷、喜欢的纸本世界。我们将台湾租书店文化所掀起大众文学的影响,转化为展示,透过展览一起进入租书店,谈谈这个满足许多人阅读乐趣的奇幻世界,又是如何与大众文化、社会发展产生关系。 本展览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上午9时至下午5时(入馆时间至下午4时30分)。春节期间开馆日另有公布,请参见官网(http://www.nmth.gov.tw/) 26、【展览】「上学去——台湾近代教育」特展 时 间: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4月14日 地 点: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展示教育大楼4楼第1特展室(台南市安南区长和路一段250号) 主办单位: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 联 络 人:Tel: (06)3568889#8103 内容简介: 一起上学去 走进学校、成为学生、接受教育,是多数人都曾有的经历。「上学去:台湾教育特展」试图从学生的角度,看见国家透过近代教育试图培养我们成为「理想」国民的同时,懵懂的我们如何因教育认识自我、看见世界,从而培养出质疑与挑战既有体制的独立思考能力,也让近代台湾发展成一个具整体形貌但保有各自性格的「共同体」社会。 走进学校:成为我们中的我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有别于传统教育着重于知识菁英的培养,日本时代开始的近代教育,是以更具普遍性的国民为对象,透过集体、定制的教育体制,陶铸了思想、规训了身体,建构了社会共识基础,让原本不同的「我」成为了具有共同感的「我们」。继而学历成为判断一个人如何有用于社会的指标,人的能力被标示与分类,形成了一套新的价值标准,带领我们迈向重视学历的近代社会。 打开课本:理想国民养成术 你想过近代学校为什么教这些科目吗?语言让我们能够彼此沟通,地理与历史开启了认识世界、了解过去的视角,但往往也常见强加的国族认同。数学与科学带我们发掘未知世界、面对现代生活,体育与各种实作课程则在培养可面对工业生产体制的身体与技术,美术与音乐丰富了美感与文化生活,更透过考试制度验证各种学习成效。但理想国民是谁的理想?我们接受教育时该时时警惕,以追求具有普世价值的公民概念为依归。 挥洒青春:我的校园记忆 你印象最深刻的校园记忆是甚么?沉重课业压力下的压抑,同侪间亲近的关系,拚尽全力的比赛,流行的活动与刊物,对体制的叛逆与反抗,一起去过的旅行,彼此分享过的未来与梦想……青春年少的酸甜苦辣,在你我的生命中留下了深刻印记,曾经的同学有时还比一辈子的家人关系更紧密。 多年之后:我的未来不是梦 你还记得小时候写下的「我的志愿」是甚么吗?你成为期望的自己了吗?不同时期的国家政策,透过教育塑造统治需要的理想国民,当下的我们或许接受又或许挑战了体制,现在回头看受教育的过程,教育对我们来说是甚么?对后来的人生有甚么影响?在一次次对于学习的辩证过程中,我们的面貌逐渐清晰。 本展览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上午9时至下午5时(入馆时间至下午4时30分)。春节期间开馆日另有公布,请参见官网(http://www.nmth.gov.tw/) 27、【展览】「南方共笔:辈出承启的台南风土描绘」特展 时 间:2018年10月2日至2019年4月14日 地 点: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展示教育大楼4楼第2特展室(台南市安南区长和路一段250号) 主办单位: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 联 络 人:Tel: (06)3568889#8103 内容简介: 位居南方的台南,是台湾最早发展的城市,以及极早与外界接触的地区,因而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许许多多曾停留或居住过台南的人,藉由近身观察,记录、描绘自己眼中的台南风土。这些风土描绘从400年前到现在,因着不同世代、族群的观察视角,有着不断流动的变化。这些记录者一代一代地观察、书写,共笔出台南多元的历史面貌。 本特展与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简称日本民博)、台南市文史协会及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合作,特别借调日本民博馆藏曾任职台南州立台南第一中学的内田绩老师、及台南市文史协会前辈们的手稿、笔记、照片、作品等数据,试图透过不同时期的台南风土描绘,从不同世代记录者的台南故事出发,探知从空间、时间及人群都不断转变的「台南风土」。 流动的台南 400多年来的台南空间,随着时间的变动有着不同的空间指涉,时而大、时而小。荷兰时期,以安平的热兰遮城与大员市镇为中心,也包含普罗民遮城。郑氏时期,隶属于天兴州、万年州。清代以后,分属于台湾县与诸罗县(嘉义县)。日本时代(1920年)设置了台南州,范围扩及现在的云林、嘉义。战后则包含台南县与台南市,到了2010年台南县市合并升格,成为现今的空间规模。 相对于空间流动,谁是台南人也随着时空不断地变化。住民从以平埔原住民为主,到汉人、日本人、外省移民、及外籍移工与配偶等等的加入。近年更有港澳人士或岛内其他城市居民,怀抱各自的「台南梦」定居台南,共同描绘一幅幅随着时空流动的台南风土像。 初见台南第一眼 从17世纪开始,台南即是外界与台湾接触重要的入口,到了19世纪中期台湾开港通商后,更有许多西方的传教士、冒险家、商人、领事等,以台南为据点,搜猎寻奇,找寻各种可能性。这些带着不同目的来台南的人,留下不同的文化视角、初见台南第一眼的观察纪录。19世纪末,日本人为了统治台湾,除自身积极踏查各地外,也透过台南在地的文人仕绅搜集资料,这些文人仕绅在搜集整理台南知识的过程中,也再一次认识自身的乡土。 在台日人的台南研究:蜡烛老师内田绩 日本时代有许多日本人因工作定居台南,开始记录、观察台南,其中1930年代任职于台南州立台南第一中学校(简称南一中,现为国立台南第二高级中学)、台南州立台南第一高等女学校(现为国立台南女子高级中学)的日籍教师们,例如前嶋信次(历史)、内田绩(地理)、国分直一(考古)等,形成了台南研究的重要社群,也开启台籍学生或人士对于台南的研究兴趣,台南市文史协会的黄天横先生即是一例。 地理老师内田绩(1906-1947)任教于南一中,由于身材的关系,被学生昵称为「蜡烛」。在台南教书期间(1934-1940),以台南为中心,到台湾各地进行地理方面的乡土调查,并留下许多地理学视角的珍贵踏查照片及研究论文,现存于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 台南人的台南研究:台南市文史协会的先行者们 台南研究的发展除了日本人外,1930年代起也开始有台南人从乡土、民俗等视角观察,并开启台南研究,他们研究台南的机缘一方面来自汉学的家学,另一方面则来自日人学者研究方法的师承。例如石鼎美家族后代石旸睢(1898-1964)与庄松林(1909-1974)等人,作为台南人关心台南史,着手从事以台南为核心的台湾旧文献搜抄整理,成为台南人组织化研究台南文史的滥觞。 战后先是官方成立台南县、市文献委员会,成员中有许多来自台南在地文史人士。接着于1958年,台湾战后第一个登记立案的民间文史社团—台南市文史协会,会员们利用业余的时间,采取一步一脚印的田野调查,为台南研究奠基。 百花齐放的台南达人们 1990年代,政治上解严,社会各种力量也逐渐获得解放。官方开始推动小区总体营造,而前台南县政府也成立了「南瀛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积极鼓励台南研究。此外,民间也纷纷成立各种地方文史协会、工作室等,台南研究进入百花齐放的时期,出现更多的台南达人们,从文化资产、文学、音乐、戏剧、影像、绘画、茶艺、文创等不同的面向,深根着力于台南风土的描绘。同时台南的独特魅力,也吸引着岛内外的人移入、或观察台南,共同书写他们自己心目中的台南。 本展览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上午9时至下午5时(入馆时间至下午4时30分)。春节期间开馆日另有公布,请参见官网(http://www.nmth.gov.tw/) 28、【展览】实幻之间——院藏战国至汉代玉器特展 时 间:2018年9月20日至2019年2月23日 地 点:国立故宫博物院303、300陈列室(台北市士林区至善路二段221号) 主办单位:国立故宫博物院 联 络 人:Tel: 886-(2)-28812021 内容简介: 战国至汉代(475BCE-220CE),是玉器史上独树一帜的错觉艺术时代,制作者在方寸之中琢磨出各种龙兽造型,它们的形体虽然静止不动,却能创造出动态的错觉。这种变化莫测的身形,使视觉如同处于现实和幻象之中,令人深感惊讶。本展览定名为「实幻之间」,即试图透过视觉的变化,探讨玉器创作的技巧,以及观看者为何会产生错觉的视觉原因。 此次展览共展出战国至汉代精选玉器212件,其中清宫旧藏有114件,新入藏者为98件,展品件件具代表性,不仅可呈现此时代璀璨纷呈的艺术美感,也足以说明这个时代的玉器故事。战国至汉代玉器追求动态错觉的目标尽管一致,身形也依循相同的蜿蜒体态,但作品的错觉效果却截然不同,如战国玉龙是足爪错置、动静互见的平面形式,而汉代玉兽则为身形扭转、张驰各异的立体形态。为了探明这些问题,展览共分四个单元来理解。 第一单元「动感十足的玉器时代」,展出战国和汉代各式玉器,说明不同形制或造型对视觉力量、平衡感以及动态感的影响,并且透过群组分辨出蛇身和兽身的区别。第二单元「战国至汉代玉器的艺术风格」,透过展品选件,了解战国玉器喜以「蛇」为设计原型,故作品具有平面延展的特色。相对于此,汉代倾向以「兽身」为形式,使得汉代玉器具有立体扭转的特征。第三单元「感知世界与物理世界的对话」,从1919年获得验证的广义相对论,提出视觉所认为的现实可能是错觉,而视觉认定的错觉有时反而更接近真实的物理世界。以此观看汉代各式玉神兽扭曲变形的身躯,虽然看来是不合常理的错觉,却可能更符合真实世界。第四单元「引人入胜的错觉艺术」,探讨战国和汉代的制作者如何运用最简单的视觉原理,在蛇身和兽身不同的创作原型之下,设计出匠心独具的各式杰作。 本展览是以「观看者」和「创作者」的角度来策划内容,亦即贯穿展览的主轴是「人」,希望藉由双眼来理解早已为人忽视的玉器错觉艺术,目的在于重新探索玉器制作者的创意,并期待观众由此成为跨越时空的玉器知音。展览最后亦罗列数件玉器,提供观众分析作品创意的机会。 另外300陈列室,则从科学的角度探讨「眼见」和「真实」之间的落差 ,陈列了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和明治大学特任教授的杉原厚吉先生的研究结晶,这些研究并非以公式呈现,而是转化为饶富趣味的模型和图像,以此和二千年前的错觉艺术相互呼应。 本展览全年开放:08:30~18:30。 夜间开放时段: 每周五、周六18:30 ~ 21:00。 29、【展览】岛屿群相——台湾考古展览 时 间:2018年6月27日开展 地 点:中研院史语所历史文物陈列馆2楼台湾考古区206、207室(台北市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30号) 主办单位:中研院史语所历史文物陈列馆 联 络 人:Tel: (02)26523180 内容简介: 岛屿群相,试图彰显目前台湾考古文化看似风华亮丽,却又埋存几许隐晦不明的脉动。更新世冰期未结束前,台湾与中国大陆仍相连接。考古数据也显示,三万年前台东县长滨乡的八仙洞遗址发现有旧石器时代文化的遗留,但无法确切地指出这批人什么时候消失得无影无踪。随着一万八千年前气候暖化、海水面上升,约在距今八千年前台湾海峡已然形成;早期人类和动物再也无法经由陆桥往返两地。 直到距今五、六千年,一批以海洋生活为主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社群开始落脚在台湾各地及澎湖。历经千年以后,另一群带着部分雷同文化要素,却具有一定文化差异的人们来到台湾,发展了具有相当风格的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又过千年,一群以灰黑陶为主流,甚至对台湾闪玉情有独钟的族群几乎遍布岛屿全境;但此时此刻,考古学家依旧无法断言是传承关系还是断裂。 与其说在距今两千年前,玻璃器取代了玉器做为装饰品,不如说铁器时代根本不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群所发展出来的文化。除了玻璃制品外,各种铁器仍看不到全然由本地生产的考古证据,或许是人群中具备专业加工技术的匠师跟随而来,于是乎开展出台湾考古文化的新史页。 曾经,连横在台湾通史序中写道:「台湾固无史也。荷人启之,郑氏作之,清代营之,开物成务,以立我丕基…」,从世界史的视角来看,台湾在十六世纪大航海时代中,被西方世界「发现」,接踵而来的交流与碰撞,相当复杂,说是混乱该不为过。无论如何,不同的人群、相异的政治势力都给台湾注入了新的血脉、新的基因。 摘自《汉学研究通讯》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