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资源 >

港台近期汉学出版物(五十二)

http://www.newdu.com 2019-01-10 国学网 newdu 参加讨论

    2018·9——2018·12
    1、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89本第4分
    时  间:2018年12月
    出版单位: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内容简介:
    《论语》「唐棣之华偏其反而」解(陈鸿森)
    敦煌景教文献对佛教仪文的吸收与转化(汪娟)
    平措林寺六体六字真言碑与蒙元真言碑源流(谢继胜)
    道法与宗法:明代正一道张天师家族的演变(曾龙生)
    2、清华学报第48卷第4期
    时  间:2018年12月
    出版单位:新竹:国立清华大学
    内容简介:
    以梅洛庞蒂情感观论濠梁之辩(郑喜恒)
    《庄子》的策略干扰——及对「观点主义说」的再商榷(廖育正)
    孟子论作恶者——一个伦理学之比较研究(陈士诚)
    晚明文学评点视域下的《药地炮庄》(李忠达)
    流亡的娜拉:左翼文化走廊上萧红的性别话语(柳书琴)
    说「文」解「字」:张贵兴小说与「华语语系文学」的文化想象及再现策略(梅家玲)
    3、民俗曲艺第202期
    时  间:2018年12月
    出版单位:台北: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
    报 导 者: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
    内容简介:
    【研究论文】
    金堂家乡、玄关自性与归乡之道:斋教金堂派的教名、教旨及修持方法考探(萧进铭)
    庶民美学的传递、转化与创造:新加坡职业歌仔戏讲戏人陈美英的「台数」编剧(林鹤宜)
    「南麒北马」商业竞争之表演艺术策略:以京剧鼎盛期(1917—1938)为例(李湉茵)
    【调查报告】
    海外觅乡音:槟城福建歌谣调查及其在地记忆(黄文车)
    4、台大文史哲学报第90期
    时  间:2018年11月
    出版单位:台北: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
    内容简介:
    余仁仲刊本《春秋谷梁传集解》相关问题考辨(简逸光)
    皮锡瑞经学守旧之说探微(姜龙翔)
    从门人到批判者:明儒王道与阳明学之疏离(刘勇)
    名士值几文钱?——明清间士人的挟艺交游与名利经营与性别争议(王鸿泰)
    一种「身体—时间」与「语言—时间」:土方巽舞踏的追忆似水年华与性别争议(许韶芸)
    5、东吴中文学报第36期
    时  间:2018年11月
    出版单位:台北: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系
    内容简介:
    大数据下的杜甫诗研究(杨果霖)
    唐陈岳《春秋折衷论》辑佚及其思想义旨析探(姜隆翔)、(蔡根祥)
    西湖·江南·吴地——仇远词江浙书写析论(林佳蓉)
    水浒传中的语言现象及其所反映的著作年代探讨(魏岫明)
    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日无常万事休——《金瓶梅词话》的尊生意识(李志宏)
    侯孝贤的末世图像与时间意识:从《尼罗河女儿》、《南国再见,南国》到《千禧曼波》和〈青春梦〉(谢世宗)
    华闽双语人元音分布变异——以台南为例(刘秀雪)
    6、语言暨语言学第19卷第4期
    时  间:2018年10月
    出版单位:台北: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
    内容简介:
    Associated motion in Manchu in typological perspective (José Andrés Alonso de la Fuente & Guillaume Jacques)
    Identifying lexical bundles in Chinese: Methodological issues and an 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 (Chan-Chia Hsu & Shu-Kai Hsieh)
    Metaphor in Hakka proverbs: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constraints (Huei-ling Lai)
    Old Chinese “west”: *snˤər (Masaki Nohara)
    The role of discourse strategies in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the Japanese discourse marker dakara (Koji Tanno)
    Deriving sluicing-like constructions in Isbukun Bunun (Hsiao-hung Iris Wu)
    7、哲学论评第56期
    时  间:2018年10月
    出版单位: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系
    内容简介:
    论尼采的美学自由(刘沧龙)
    《太极图说》「中正」概念之工夫实践还原——以《管子》中静形正言说为核心(黄崇修)
    论罗尔斯的稳定性论证(吴泽玫)
    《墨子》身体观探研——以「修身」为核心(王介成)
    评Alexander Broadie, A History of Scottish Philosophy(曾怡嘉)
    8、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89本第3分
    时  间:2018年9月
    出版单位: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内容简介:
    论秦始皇「书同文字」政策的内涵及影响——兼论判断出土秦文献文本年代的重要标尺(田炜)
    汉代政务沟通中的文书与口头传达: 以居延甲渠候官为例(刘欣宁)
    东汉的「东宫」和「西宫」(陈苏镇)
    明代军户家族的户与役:以水澄刘氏为例(于志嘉)
    9、美术史研究集刊第45期
    时  间:2018年9月
    出版单位:台北:国立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
    内容简介:
    连环与编结:中国古代贵金属制链法(童宇)
    巴中地区佛教造像龛之研究:以初唐时期到开元初期为中心(八木春生)
    Portraits of Chinese Emperors in the Jami’ al-tavarikh by Ilkhanid and Timurid Painters(桝屋友子)
    清刻本《墨池编》版本源流考述(陈志平)
    帝国纪勋与地方贡品:乾隆朝《平定台湾得胜图》雕漆挂屏考(詹镇鹏)
    10、国史馆馆刊第57期
    时  间:2018年9月
    出版单位:台北:国史馆
    内容简介:
    【论文】
    日治前期台湾兽医的诞生及其社会功能(1895-1920)(沈佳珊)
    中国国民党调查统计局在日本占领香港时期的情报活动,1942-1945(邝智文)
    马来西亚国民型华文中学之研究:以沙巴阿皮亚中学为例(曹淑瑶、张晓威)
    1878年阴历9月10日吴光亮呈闽浙总督何璟文书介绍(潘继道)
    【书评】
    评介邵式柏着,林伟盛等译,《台湾边疆的治理与政治经济(1600-1800)》(林欣宜)
    Book Review: Marc Andre Matten, Imagining a Postnational World: Hegemony and Space in Modern China (Elisabeth Forster)
    11、新史学第29卷第3期
    时  间:2018年9月
    出版单位:台北:《新史学》杂志社
    内容简介:
    【论文】
    放账铺的经营与近代华北农村金融——《人地纲目》解读(刘秋根、张鹏)
    礼密臣的台湾历史书写及其影响之考察(林欣宜)
    从勤奋到自立——霍加斯版画中的劳动者形象与工作伦理观(黄桂莹)
    十九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中德国史学里亚历山大大帝形象的转变(陈致宏)
    【书评】
    评Dorothy Ko, The Social Life of Inkstones: Artisans and Scholars in Early Qing China(詹镇鹏)
    12、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报第50期
    时  间:2018年5月
    出版单位: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系
    内容简介:
    「中央外交」与「地方外交」之间:甲午战争期间王之春出使述论(吉辰)
    美国白人慈善基金会处理种族议题的双面刃——以「罗森沃德基金会」(Julius Rosenwald Fund)为例(黄文龄)
    诠释「知」、「行」关系的政治涵义:孙文与蒋中正的比较(黄自进)
    处理战后的胜利:国民党、日本与共产党对于正义的立场(陈冠任)
    13、启蒙与反抗:台湾百年哲学浪潮
    
    时  间:2019年1月
    出版单位: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作  者:洪子伟、邓敦民 主编
    报 导 者: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内容简介:
    导论 / 洪子伟、邓敦民
    第一部 总论
    第一章 谁的哲学,如何百年?台湾哲学的过去与未来 / 洪子伟、高君和
    第二章 论台湾哲学的主体性 / 陈瑞麟
    第三章 正义的延异:台湾幽灵认同考察 / 蔡士玮
    第二部 日治时期哲学
    第四章 杜威的教育哲学与林茂生的哲学实践 / 郑喜恒
    第五章 论洪耀勋「真理论的绝对辩证法」的构想 / 黄文宏
    第六章 廖文奎的道德直觉主义 / 蔡政宏
    第七章 林秋梧「左翼佛学」的哲学基础 / 严玮泓
    第八章 陈绍馨的〈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成立〉一文与「作为中国社会文化研究实验室的台湾」之概念 / 黄柏诚
    第三部 战后欧美哲学
    第九章 台湾战后英美分析哲学的发展 / 林正弘
    第十章 存在主义在台湾:沙特与卡缪篇 / 黄雅娴
    第十一章 论台湾逻辑研究先驱黄金穗对逻辑的理解 / 蔡行健
    第十二章 逻辑实证论的吸纳与转换:洪谦与殷海光 / 苑举正
    第十三章 洪耀勋的实存概念之探讨 / 志野好伸
    第十四章 言论自由的理论基础:兼谈殷海光与郑南榕 / 郑光明
    第十五章 台北帝大唯一台籍哲学学士林素琴 / 吴秀瑾、陆品妃
    第十六章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教育实践者:黄彰辉牧师 / 杜嘉玲
    14、贯穿东西的历史大道:琅峤·卑南道
    时  间:2019年1
    出版单位:屏东:垦丁国家公园管理处
    作  者:刘还月 着
    内容简介:
    旧称「琅峤」的恒春半岛,不仅拥有丰富的动植物、生态,更是台湾最多民族迁徒、征战、交易频繁且历史悠久的土地。而此半岛上西岸与东岸北段最重要的人类活动史迹,首推 「琅峤·卑南道」,这条古道其中一段现今被炒作为「阿朗壹古道」后,使得这条台湾最古老的前后山古道,成了现代人户外健行的风景大道,而忽视了古道的意义与价值,实为可惜。这条起于车城,直抵卑南,曾经是荷兰人采金寻宝,清政府「开山抚番」, 更是斯卡罗族、阿美族、马卡道族人流亡、迁徒、征战、姻亲、交易…之路。相较于台湾地区其他古道,「琅峤·卑南道」无论在历史、族群、人文、生态、产业等面向,其价值与特色均是珍贵卓然。
    本处设立的首要目标为生态保育,但长期经营在地小区的经验,使我们更珍视友善小区的伙伴关系,协助小区建立更完整的历史与人文内涵,自然也成了重要的工作项目;加上为了补足105年度「恒春半岛东岸古道人文与历史解说丛书制作」研讨计划未能纳入调查研究的部份,因此持续推动107年度「恒春半岛西岸与东岸北段古道变迁与小区人文产业解说丛书制作」计划,致力完整呈现恒春半岛丰富的古道系统,以及每一个不同族群的历史与文化,让更多国人可以全面地了解并认识半岛的人文史迹,吸引更多的人到半岛参与小区的人文或生态旅行。
    本计划推动的目的,是让更多的国人有机会认识恒春半岛的古道与族群,因此计划的主题是透过深入而慎密的田野调查来完成,书写则转化为雅俗共赏的形式,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
    为使调查成果更臻完美,本处邀请长年致力于族群、历史与文化…调查与探讨的田野工作者刘还月,结合恒春半岛在地伙伴共组田野调查团队,埋首典籍文献、足迹遍及山巅海涯,访遍耆老庶民…。经历许多的挫折终于完成任务。这本书不仅是在地的解说书籍,更重要的是在调查过程中,参与的在地伙伴有了直接面对历史、接触不同族群的机会,如此不仅可以让在地的伙伴燃起对地方文史的热情,更望这些深后的文化感情,能深植传承到每一代族人的身上。
    15、精神科学与近代东亚
    
    时  间:2018年12月
    出版单位:台北:联经出版公司
    作  者:王文基、巫毓荃 主编
    内容简介:
    绪论 东亚及跨界视野下的精神科学史
    郁之病(北中淳子着、王佩莹译)
    大正时期的「精神概念」:透过大本教与《变态心理》之争的考察(兵头晶子着、王佩莹译)
    世富兰偲精神科的设立与人道主义治疗传统的形成:以麦拉伦与李重澈的活动为探讨重心(吕寅硕(In-Sok Yeo)着、彭婷玟译)
    民国时期的神经衰弱与精神科学的兴起(王文基着、林桂卉译)
    消失的愤怒——日治晚期藤泽茽的原住民心理学实验(巫毓荃着)
    情绪的文化政治(刘峻(Theodore Jun Yoo)着、官晨怡译)
    全球理论,在地实作:日本精神医学中的休克疗法,1920-1945(铃木晃仁着、张邦彦译)
    日本「隐形」的战争创伤:医学、社会与军阵精神伤员(中村江里着、陈令杰译)
    从「种族化」到「世界公民」:台湾的「跨国性」与世界卫生组织早期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吴易叡着、汤家硕译)
    文化与精神医学的越洋转译:「缩阳」如何成为文化结合症候群(姜学豪)(Howard Chiang)着、张泓昊译)
    当代中国都会心理热的出现(黄宣颖着、詹穆彦译)
    16、林语堂传:中国文化重生之道
    
    时  间:2018年12月
    出版单位:台北:联经出版公司
    作  者:钱锁桥 着
    内容简介:
    钱锁桥的《林语堂传:中国文化重生之道》,以现代中国知识思想史,尤其是中美知识交往史为背景,追溯林语堂穿梭中西文化的跨国之旅。林语堂中、英、德的三语创作,是展露中国现代文化最重要的遗产之一;林语堂的跨文化心路历程,是现代中国文化体验的一面镜子。
    本书围绕林语堂探寻「新的中国」、「新的文明」之主轴,展示他如何作为一名自由主义批评家,坚定有力地捍卫「德先生」;展示他如何重新发掘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出一套「抒情哲学」,并推向世界大获成功,从而证明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性之路上仍具备可用资源与活力。
    无论从人生经历或批评范畴来看,林语堂的跨文化之旅凸显其跨国、全球性。在此跨文化转译过程中,林语堂的批评视野面向整个现代文明(中国现代性问题为其一部分),而不仅仅局限于中国民族主义的视角与关怀,对新的中国,甚至这个世界,都深具启发性。
    《林语堂传:中国文化重生之道》运用大量未经披露或发掘的第一手中、英文资料,以历史学家的严谨考证与跨文化理论视野相结合,重塑林语堂在现代中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的经典地位。
    17、经典秩序的重构:廖平的世界观与经学之路
    
    时  间:2018年12月
    出版单位:台北:联经出版公司
    作  者:魏彩莹 着
    内容简介:
    引论
    第一章 从今古之辨到面向世界的经学之路 
    第一节 平分今古:经学一变与对群经的今古文观(一八八三—一八八六)
    第二节 尊今抑古:经学二变与对群经的今古文观(一八八七—一八九六)
    第三节 面向世界的经学:走出今古之辨后的群经观(一八九七—一九三二)
    小结
    第二章 让孔子走入新世界
    第一节 传统天下观与「地球」概念的遭逢
    第二节 重新「认识」邹衍的「大九州岛」说
    第三节 《海国图志》诸书与经典意识之间
    第四节 建立符合「经旨」的「帝王政教」世界图像
    小结
    第三章 经学理想的世界文化空间蓝图——兼论近代学术上的意义
    第一节 肇开世界大统与中天下而立的「周公」
    第二节 世界万邦来朝:太平之世的「大明堂」
    第三节 「世运轮转」与阴阳五行宇宙观的重解
    小结
    第四章 传统与西学交会下的天学新论
    第一节 日心地动说与王权为尊的天道观
    第二节 人、天秩序:六合之内与六合之外
    第三节 西方天文地理知识洗礼下的新分野观
    小结
    第五章 《春秋》拨正下的世界秩序与中国——从「二伯」的理想谈起
    第一节 《春秋》的「二伯」与世界秩序
    第二节 对西方国际法的反思:素王礼制下的理想新世界体系
    第三节 理想的政治体制与伦理观
    第四节 视野的转变:从世界的「二伯」到中国的「二伯/二霸」
    小结
    第六章 文质彬彬——大统理想的经学实践进路
    第一节 以孔经文明为五大洲的进化坐标
    第二节 文质调和的孔经实践
    第三节 从「六经」到「十二经」:论廖平道器观的演变
    小结
    结论
    18、黑龙江:寻访帝王、战士、探险家的历史足迹,游走东亚帝国边界的神秘之河
    时  间:2018年12月
    出版单位:台北:联经出版公司
    作  者:Dominic Ziegler 着,谭天 翻译
    内容简介:
    本书英文书名为 “Black Dragon River: A Journey Down the Amur River at the Borderlands of Empires”
    中国在黑龙江边签下它与欧洲国家的第一个条约。夺取黑龙江,被俄国视为迈向伟大的必经途径,却也铸下俄属远东地区的悲惨命运。它是普亭主义的关键,其历史也和俄国与西方持续不断的帝国冲突结上不解之缘。有关黑龙江数世纪以来的恩怨,至今仍影响中俄关系及两国对世界的态度。
    黑龙江是大多数西方人从没听过的大河。新闻人齐格勒把握亚洲大帝国在此聚首的特性,透过它来检验欧洲与东亚唯一接壤地的社会状况。他从黑龙江源头一路走到黑龙江出海口,以纵横交织、评古论今的手法陈述黑龙江的历史、生态与民族,一方面向我们显示,这处看似荒芜不毛的地区,事实上却有太多历史——在中、俄两国今天既复杂又极端重要的关系中,这个地区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
    自一千年前成吉思汗与蒙古帝国崛起后,黑龙江一带的历史就一直脱不开扩张与征服——特别是俄罗斯跨越欧亚陆块东进,最后撞上中国为止。甚至在今天,几个世纪以来有关黑龙江的恩恩怨怨,仍然影响着中、俄两国关系,以及两国对外的态度。想了解普亭的帝国之梦,我们必须了解俄国与俄属远东的关系,必须了解这种关系何以至今仍左右俄国心态。黑龙江不仅是普亭主义的关键,它的历史也和俄国与西方持续不断的帝国冲突结上不解之缘。
    19、台湾庙宇建筑与装饰:神农大帝、保生大帝、文昌帝君、清水祖师篇
    
    时  间:2018年12月
    出版单位:台北:扬智文化
    作  者:张志源 着
    内容简介:
    本书台湾之神农大帝、保生大帝、清水祖师、文昌帝君等四位神明之重要庙宇,包括三重先啬宫、宜兰五谷庙、台北大龙峒保安宫、台南学甲慈济宫、嘉义仁武宫、台北艋舺清水岩、淡水清水岩、三峡长福岩、新庄文昌祠、苗栗文昌祠、台中四张犁文昌庙及犁头店文昌祠,分成神祀事略、建庙沿革、空间配置及建筑特写进行介绍。透过本书可对台湾庙宇建筑有更深的认识。
    20、帝国暮色:鸦片战争与中国最后盛世的终结
    
    时  间:2018年12月
    出版单位:台北:卫城出版
    作  者:Stephen R. Platt 着,黄中宪 翻译
    内容简介:
    本书英文书名为 “Imperial Twilight: The Opium War and the End of China’s Last Golden Age”
    十九世纪中叶,中英之间因为走私鸦片和贸易问题开战,史称「鸦片战争」。对中国来说,鸦片战争代表的是帝制中国最后一个盛世的结束、「百年耻辱」的开端。对西方而言,战争是因中国闭关自守、只准西洋商人在广州一地通商而起,象征着中国冥顽落后、莫名抗拒自由贸易。但事实远比这些简化的历史记忆复杂太多。
    《太平天国之秋》作者普拉特,这次要追索的历史事件,正是这场影响甚巨的中英战争。但他的叙事重心并非放在战争本身及其余波,而是从一七五〇年代清廷决定采取广州单口贸易政策、一七九三年马戛尔尼使团远赴中国觐见乾隆讲起,一路讲到一八四〇年战争爆发。作者不仅以极具画面感的文字,清楚描摹了这数十年间中英及中美之间的交流景象,更企图藉此让我们看到:鸦片战争绝非如许多论者所言,是一场无可避免的文明冲突,而是在「人」的推动下结成的恶果。
    为展现人如何推动了这一切,作者在他搭建的历史舞台上,放上了各色人物;有中西商人,有中国士宦和英国议员,有各国传教士,还有海盗。他们的神情外貌在作者笔下栩栩如生,内心世界也被深描细剖。
    二十一世纪的国际政治格局跟鸦片战争爆发的时代大不相同,中国也已今非昔比,跃居强国之列。尽管如此,有一点仍没变:它和西方列强之间的关系依旧紧张。鉴往未必知来,但如果十九世纪中英开战不是必然,那么今日重新认识、回顾鸦片战争,或许还是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作者简介
    史蒂芬·普拉特(Stephen R. Platt(裴士锋)耶鲁大学中国史博士,博士论文获颁瑟隆·费尔德奖(Theron Rockwell Field Prize)。目前是美国阿姆赫斯特马萨诸塞大学历史系教授,着有《太平天国之秋》(Autumn in the Heavenly Kingdom)、《湖南人与现代中国》(Provincial Patriots: The Hunanese and Modern China)等书,《太平天国之秋》更获颁坎迪尔奖(Cundill Prize)。他大学时主修英语,因此大学毕业后以雅礼协会老师的身份在湖南待了两年。他的研究得到傅尔布莱特计划、国家人文基金会、蒋经国基金会支持。目前与妻儿住在马萨诸塞州的北安普顿。
    21、两宋诗词文综论稿
    
    时  间:2018年12月
    出版单位: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作  者:黄启方 着
    报 导 者: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内容简介:
    壹、吴开与《优古堂诗话》
    贰、吴曾与《能改斋漫录》
    参、《雪浪斋日记》考论
    肆、龚相《复斋漫录》与龚颐正《芥隐笔记》
    伍、阮阅《诗总》所录《百斛明珠》考
    陆、 两宋四十八家自赞(题)写真(传神、画像)诗文辑考
    柒、宋人词集〈序〉、〈跋〉、〈题词〉文汇辑释要
    捌、说词律:以冯延巳「细雨湿流光」一句为例
    玖、「词律」和「词乐」
    拾、苏轼与「古今绝唱」
    拾壹、 宋《太平广记》所收唐人豪侠传奇〈聂隐娘〉
    结语:校读记琐
    22、菁英、文艺与战争:由旧制台北高等学校传阅杂志《云叶》与《杏》看菁英学生的精神样貌
    
    时  间:2018年12月
    出版单位: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出版中心
    作  者:津田勤子 着
    内容简介:
    本书藉由分析台北高等学校的学生于太平洋战争最激烈的日治末期(1943年)自主创刊的传阅杂志《云叶》与《杏》,论证战争时期菁英学生的精神样貌。《云叶》是1940年入学台北高校寻常科的学生们,在就读寻常科四年级时所发行的班级杂志。《杏》则是以台北高校高等科二年级与三年级的三位理科生为中心所发行的杂志。
    本书厘清:第一,台北高校生从事文艺活动的时空背景。第二,《云叶》与《杏》其编辑者与作者之背景、创刊杂志之动机、编辑方式、各期的变迁等编辑情形。第三,对现存的战前发行之《云叶》与《杏》所刊作品中展现的学生思维足迹。多达300篇的作品分为「以外在环境为题材」与「以内心世界为题材」两大类,再进一步地进行细部分析,并留意两刊之异同而展现台湾学生与日本学生、寻常科学生与高等科学生各自的思维及叙述观点。阐明战时体制之下的高校生文艺活动,学生们仍坚持高等学校传统的资质与理念,熬过大时代的转变。
    作者简介
    津田勤子,毕业于日本关西大学社会系,淡江大学日本研究所硕士,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台湾语文学系博士。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现为致理科技大学应用日语系助理教授。著作有:津田勤子译、陈中宁着(2014),《漫画 台北高校物语》,台北:前卫出版。津田勤子(2017),《战时下の高等学校生と文艺》,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台史所。
    23、1920年代之中国
    
    时  间:2018年12月
    出版单位:台北:政大出版社
    作  者:刘维开 主编
    内容简介:
    导言/刘维开
    1920年代的政治
    1. 北伐前后的微观体验:以居京湘人黄尊三为例/李在全
    2. 围绕清末民初浙江省财政的三角关系:浙江省议会、省政府和中央政府/佐藤淳平
    3. 1920年代北京政府与上海租界之关系:以会审公廨为中心/郭 まいか(玫珂)
    1920年代的对外关系
    4. 1920年代中期中日两国实业界团体的往来:以1926年上海实业团为例/罗皓星
    5. 日本外交官重光葵眼中的1920年代前后之中国/朱绍圣
    6. 许继祥捍卫南海主权的努力(1920-1928)/许峰源
    1920年代的社会群体与观察
    7. 廖仲恺对中国社会改造的看法(1919-1925)/施纯纯
    8. 中共早期党团研究(1921-1927)/马思宇
    9. 近代中国农业高等教育与农业化学知识的发展/侯嘉星
    1920年代的性别与身体
    10. 革命、政治与爱情:以陈璧君及汪精卫为中心之探讨(1908-1925)/赵席敻
    11. 1927至1936年服装产业发展与时尚潮流变迁:以上海为中心/陈晧昕
    12. 五四前后男性话语权下的「新性道德」/方慧雯
    13. 当「营养」成商品:维他命在近代中国(1920-1931)/皮国立
    24、世变下的经道合一:清初遗民《易》学中的「内圣外王」
    
    时  间:2018年12月
    出版单位:台北:秀威信息公司
    作  者:张晓芬 着
    内容简介:
    §第壹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第二节 前人研究成果回顾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范围 
    第四节 章节安排 
    §第贰章 清初遗民的界定与经世发展
    第一节 清初遗民身份界定
    第二节 清初遗民的生存与出处
    第三节 清初遗民的经世思想之发展
    第四节 小结

    §第参章 清初遗民《易》学发展与特色
    第一节 宋《易》发展与衰微
    第二节 史事《易》学流衍
    第三节 汉《易》修正与清《易》产生
    第四节 小结
    §第肆章 清初遗民《易》学中「心性」之修持
    第一节 论孙奇逢《易》学中「戒心生」修养功夫
    第二节 论刁包学《易》以检心功夫
    §第伍章 清初遗民《易》学中融合与成善之道
    第一节 论方以智「三教归《易》」思想
    第二节 论张尔岐《易》学中成善之道
    §第陆章 清初遗民《易》学中经世之道
    第一节 论黄宗羲《易》学中的经学观
    第二节 论钱澄之《易》学中经世思想
    §第柒章 清初遗民《易》学中成圣淑世思想
    第一节 论顾炎武《易》学中「以德修身而求治世」思想
    第二节 论王夫之《易》学中「修己治人」思想
    §第捌章 结论
    25、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底层社会:台湾与朝鲜
    
    时  间:2018年12月
    出版单位:台北:中央研究院
    作  者:陈姃湲 主编
    内容简介:
    导论:日本殖民统治下台湾与朝鲜的底层社会(陈姃湲)
    看见殖民社会:从汉生病看边缘治理的算计(郭文华)
    传统与近代的交错:殖民地朝鲜盲人职业群体之变化(周鈗涏)
    日本殖民现代性下的台湾盲人(邱大昕)
    帐里芙蓉小洞天?初探台湾阿片使用者的吸食活动与空间(许宏彬)
    日治初期澎湖游廓的建立与殖民地边缘的行政运作(1896—1913)(陈姃湲)
    京城游廓的形成与管理(金钟根)
    岛都三市街内的乞食者身份变异与空间对应策(1920—1937)(石廷宇)
    以暴力团体之名:1920 年代台湾无赖汉三级制的历史系谱(梁秋虹)
    殖民地朝鲜的反中国人暴动与都市下层民(郑昞旭)
    日治时期朝鲜浮浪者的形成及其管理制度转变(芮智淑)
    儿不孤,必有邻:日治时期台湾孤儿保护的法律史(刘晏齐)
    日治时期朝鲜「不良少年」论述的形成:「国族 / 国民」的塑造与「协力」机制(苏贤淑)
    26、地舆纵览: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藏中文古地图
    
    时  间:2018年12月
    出版单位:台北:中央研究院
    作  者:谢国兴、陈宗仁 主编
    内容简介:
    法国国家图书馆亦收藏甚多中文古地图。2014年10月国立故宫博物院林天仁教授获邀前往法国国家图书馆,对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旧图进行调查整理,初步整理了清册,我们认为该馆所藏甚有价值,亦应出版,以广流传。这次筹备出版计划时,我们应趁机以读书会方式招集一些有兴趣的年轻朋友共同参与,后来在本所成立地图解读工作坊,由本所陈宗仁副研究员主持,分配大家认领不同地图,各自完成初稿的撰拟,以读书会方式进行了几次解读讨论。地图形式多样,所蕴含的人文时空元素至为丰富,很少人能对各式各样地图信息解读透彻,参与本书地图解读者多数不以专研地图为务,我们只是有着共同的关怀与兴趣,不揣浅陋,贡献蒭荛,希望引起大家阅读研究利用地图的兴趣,亦期盼方家有以教之,则幸甚!
    27、明代程朱理学的演变
    
    时  间:2018年12月
    出版单位:台北:中央研究院
    作  者:钟彩钧 著
    内容简介:
    明代哲学思想以心学的成就为最高,但程朱理学在明代仍然继续发展,对当时与后世皆有重大影响。本书论述明代程朱理学薛敬轩至高景逸八人的哲学思想,诸儒上承宋儒的理、气、心、性等概念,努力理解并重构彼此间的关系。其发展脉络是理气关系朝向一元发展,心的地位得到提高,至晚明高景逸时竟有心本论的倾向。本书除了论述哲学思想外,为了理解哲学思想的背景与应用,对于诸儒的教育、社会、政治的思想与实践亦略加触及。最后一章则以明代程朱理学的发展验证当代新儒学诠释理论的得失。
    28、论语
    时  间:2018年12月
    出版单位:台北:中央研究院
    作  者:张文朝 主编
    内容简介:
    导言(张文朝)
    林鹅峰的《论语》诠释——以《论语集注私考》为中心(关雅泉)
    《论语征》中所见「古言」、「古语」典据考(赵熠玮)
    荻生徂徕对〈子罕〉篇首章引发的诠释争议(张昆将)
    荻生徂徕思想中之「道」与「德」——透过其「仁」说所作之探讨(藤井伦明)
    《论语征》中所见荻生徂徕之《诗经》观(张文朝)
    中井竹山《非征》的徂徕学批判及其意义(陈威瑨)
    徂徕学的重构——太宰春台的「圣人之道」与日本批判(蓝弘岳)
    批判性继承朱子学的《论语》解释——论中井履轩《论语逢原》对朱子《集注》之批判与评论的意义(田世民)
    试探市野光彦《正平本论语札记》中对俗字的校勘…..金原泰介283
    帆足万里《论语标注》的解经特色…..工藤卓司 311
    安井息轩《论语集说》与服部宇之吉「标注」之间的龃龉——以松元丰多《四书辨妄》为线索…..青山大介 363
    日本幕末阳明学者的《论语》诠释——以林良斋《论语学征》为例…..锅岛亚朱华 429
    29、东亚儒学视域中的徐复观及其思想(修订一版)
    
    时  间:2018年12月
    出版单位: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作  者:黄俊杰 着
    内容简介:
    第一章 思想史家徐复观:思想史方法论及其实践
    一、引言
    二、徐复观的精神风貌及其学术
    三、整体论的研究方法及其实践:与傅斯年比较
    四、比较观点下的中国思想史研究
    五、结论
    第二章 传统中国文化的回顾与展望(I):20世纪中国思想史脉络中的徐复观
    一、引言
    二、徐复观对中国文化的解释:与钱穆、唐君毅、牟宗三比较
    三、徐复观的中国文化观及其历史脉络:与胡适比较
    四、结论
    第三章 传统中国文化的回顾与展望(II):20世纪日本与台湾脉络中的徐复观
    一、引言
    二、徐复观对未来中国理想图像的勾勒与自我定位:与涩泽荣一比较
    三、战后台湾经验脉络中徐复观的「儒家民主政治」论
    四、结论
    第四章 中国文化创新的参照系统(I):徐复观对西方近代文化的评论
    一、引言
    二、徐复观对西方近代文化与思想的批判
    三、从东亚近代知识界看徐复观的西方近代文化观:与福泽谕吉及胡适比较
    四、徐复观与20世纪中国新儒家学者论西方近代文化:与唐君毅及牟宗三比较
    五、结论
    第五章 中国文化创新的参照系统(II):徐复观对日本政治社会与文化的评论
    一、引言
    二、20世纪初叶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日本
    三、徐复观对日本的评论及其参考架构
    四、徐复观的日本评论之特殊性:与当时新闻媒体意见的比较
    五、结论
    第六章 古典儒学与中国文化的创新:徐复观的新诠释
    一、引言
    二、徐复观对古典儒学的新解释:以「忧患意识」为中心
    三、徐复观的诠释学方法:与唐君毅比较
    四、作为政治学的诠释学:徐复观与儒家思想的互为创造性
    五、结论
    第七章 结论
    30、大日本·满洲帝国的遗产:强人政治与统制经济如何影响近代日韩
    
    时  间:2018年12月
    出版单位:台北:八旗文化
    作  者:Kang Sang-jung, Hyun Moo-am 着,李雨青 翻译
    内容简介:
    【前言】
    朴正熙与岸信介的轨迹/满洲帝国——「独裁者」与「妖怪」的根源/汉江的奇迹与所谓「日本式经营系统」遗迹【第一章】帝国的鬼胎
    ◎跨越海洋的满洲人脉
    ◎年轻时的「妖怪」与独裁者【第二章】在帝国的夹缝中
    ◎走向满鲜一体之路
    ◎「亡国之民」的满洲
    ◎前进满洲、前进满洲
    ◎从满洲孕育出的鬼胎【第三章】满洲帝国与帝国的鬼胎
    ◎扭转国运的基本政策
    ◎王道乐土的梦想与现实
    ◎统制经济的实验场【第四章】战后与满洲国的残像
    ◎苏醒的「鬼胎」们
    ◎「未完的计划」
    ◎追求「满洲模式」
    ◎连任后的危机与迈向独裁之路
    ◎重化工业与农村振兴的起源
    ◎鬼胎们的日韩黏合【结语】
    建立高度成长基础的战前改革/诞生之地——满洲与历史的悖论
    31、福尔摩沙·美丽之岛:1910-20年代西方人眼中的台湾
    
    时  间:2015年3月
    出版单位:台北:远足文化
    作  者:Alice Josephine Ballantine Kirjassoff & Harry Alverson Franck 原著,曾沅芷、蔡耀纬 翻译
    内容简介:
    一、福尔摩沙·美丽之岛(Formosa the Beautiful)
    导读 美国驻台北领事夫人艾丽斯的台湾见闻录/蔡锦堂
    植被多样丰富的岛屿
    「世界第二潮湿的港口」
    一年两次的日式大扫除
    让恶灵远离临终者的音乐
    工作中的拣茶姑娘
    保护茶叶远离难闻的船货
    搜捕走私者
    福尔摩沙,樟脑的故乡
    一棵树就能产出价值五千美元的樟脑
    邂逅一位福尔摩沙「兄弟」
    樟脑蒸馏厂的简易运作
    福尔摩沙的民族
    对猎首的热爱
    隘勇线
    难以研究的原住民族
    西方发明成为东方的寻常风景
    每只水牛都有一位白鹭朋友
    随处望去,风景画般的旅程
    金崧的故事
    「你砍过几颗人头?」
    两次暗杀
    会爆炸的木头子弹
    染血的手是原住民天堂的入场券
    为原住民儿童设立的日本学校
    福尔摩沙一度成为日本和中国海盗的据点
    日本人的治理
    繁荣时代
    附注
    注释
    二、日本与福尔摩沙一瞥:福尔摩沙部分(Glimpses of Japan and Formosa)
    导读 浪人游台湾:哈利·法兰克和他的《日本与福尔摩沙一瞥》/蔡耀纬
    福尔摩沙的日本特质
    纵贯南北的铁道旅行
    帝国的浴池
    环绕每座城市的中国城墙
    失序的福尔摩沙
    再见了,「福尔摩沙问题」
    多疑的统治者
    台湾没有自由媒体
    福尔摩沙的产业
    山里的猎头族
    隘勇线
    头颅的作用
    泰雅族和雅美族
    附录 「福尔摩沙」的由来/翁佳音
    32、台湾日式建筑纪行
    
    时  间:2018年11月
    出版单位:台北:时报出版公司
    作  者:渡边义孝 着
    内容简介:
    近代台湾日式建筑中,大略分作「官厅、银行、贩卖业等大型特殊建筑」、「小规模拟洋风建筑」,以及「和风建筑」,你可能不知道,在台湾的「日式」建筑和日本的「日式」不太一样,甚至让日本人「怀念的街景」,并不在日本,反而在台湾得以再生。
    为了看见更多「和日本不一样的设计」,作者渡邉义孝多次探访台湾,以他阅历无数日本老建筑的眼睛,找寻藏隐藏台湾各个角落的日式老屋——从建筑物外观、大尺度的环境涵构到细部构件做法之异同——他一笔一笔地细细描绘出被誉为「比教科书还详细」的手绘笔记。《台湾日式建筑纪行》首度曝光这些极珍贵的手稿,精选超过六十多处台湾日式老屋、建筑周边旅行地图、专业度破表的平面图,搭配作者生活化的旅游札记和浪漫散文,带我们细细品味在美丽岛上开出奇异花朵的和风建筑。
    33、滚出中国:十九、二十世纪的国耻,如何缔造了民族主义的中国
    时  间:2018年11月
    出版单位:台北:时报出版公司
    作  者:Robert Bickers 着,胡欣谆 翻译
    内容简介:
    本书英文书名为 “Out of China: How the Chinese Ended the Era of Western Domination”
    一九五〇年代,上海历史博物馆展示了一面竖立在外滩河岸公园入口的告示牌:「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自此这面由博物馆虚造的告示牌,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当李小龙在电影《精武门》凌空踢碎告示牌的那一刻,中国人无不拍手叫好。这面告示牌掀起的影响遍及国际、广至各阶层,它像征着那段列强入侵、掠夺与歧视的降格过往。波涛久久不退,至今依然。
    中国近代史专家毕可思爬梳一战结束至中国共产党于一九四九年掌权间的历史,进一步述说北京政府如何站在过往基础上推进「新中国」,外强如何在冷战期间与中国建立关系,而一九七六年毛泽东去世之后的中国又是何模样。
    本书呈现的并非中国现代史的全貌,却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今日,足以撼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中国,在国际各处以强权姿态横行,不断上演着古怪、敏感、霸道又爱闹脾气的外交风格。然而强国的背后,却是两百年来沉重的屈辱,以及未竟的中华伟业。使用「玻璃心」一词时,我们亦无法忽略「中国」这个名字身上背负着讨回百年公道的心理脉络。
    34、道密法圆——道教与密教之文化研究
    
    时  间:2018年11月
    出版单位: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作  者:谢世维 着
    内容简介:
    道教与密教的研究涉及奇幻瑰丽的法术仪式群像,在人、神、鬼、妖交融的场域,以一种灵活、即兴、混搭的姿态,响应人与社会的需求。道教与密教的互动,如星河,沉稳规律的运行,蕴藏偏离变动,宁静深邃的夜空,涵纳毁灭生成。那超越世间的权柄,召唤着各色护法、官将,与在地的鬼祟妖异对峙、协商。历史长河中,一幅幅凝结又奔驰的光影文本,化作仪式图像,是河面上变化万千的粼粼波光,是融合中的回荡,是细节的绽放,是道教与密教的相遇之所。
    35、清代「李诗学」研究
    
    时  间:2018年11月
    出版单位: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作  者:张俐盈 着
    内容简介:
    「李诗学」乃相较于自成体系的「杜诗学」而提出。古今读者喜爱李白的程度不亚于杜甫,然而有关李白的诗论,却鲜见被系统化地整理。本书首先厘清个中难题,并从笺注、诗选本与诗话议题切入,讨论清代文人对李白及其诗歌的接受、诠释与批评。透过与前朝诗学的对话,确认清人面对长期积累的问题,包含李诗可学与否、可解或不必注,以及李白「复古诗人」地位形塑等,皆提出突破重围的新解。同时,本书也确立清人建构「李诗学」的三个基本框架:崇尚实学考证、政教伦理解读,以及艺术审美鉴赏。由此,既彰显清代文人评论的洞见与局限,也为诗学研究提供崭新的观看视角。
    36、媒介宗教——音乐、影像、物与新媒体
    
    时  间:2018年11月
    出版单位: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作  者:林玮嫔 主编
    报 导 者: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内容简介:
    导论 媒介宗教/林玮嫔
    第一部分 物与参照炼
    第一章 遗体、石碑、门、文本/穆尔克(Erik Mueggler)
    第二章 台湾宗教场域的再中介与创新:鹿港玻璃庙/施永德(DJ Hatfield)
    第二部分 影像、音乐与个人性
    第三章 孤独的必要:《刺客聂隐娘》中的色彩语言与宗教意识/刘苑如
    第四章 从神格化到人格化:摄影术与台湾祖先肖像画的变化/苏硕斌
    第五章 作曲家作为媒介:欧洲音乐在亚洲的宗教性转译/杨建章
    第三部分 陪伴、亲密与新媒体
    第六章 台湾汉人民间信仰与新媒体:以脸书为媒介的宗教建构/齐伟先
    第七章 跨越界线:LINE与数位时代的宗教/林玮嫔
    第八章 萌妈祖:民间宗教在(日系)台湾漫画的再现/司黛蕊(Teri Silvio)
    37、知天者:西汉儒家知识理论探索
    
    时  间:2018年11月
    出版单位:台北:远流出版公司
    作  者:何儒育 着
    内容简介:
    第一章 绪论
    一、「知识理论」概念厘定与核心论题
    二、从《汉书·艺文志》厘定「西汉儒家论著」
    第二章 究极于「天道/道」之知识类别与内涵
    一、「道 / 天道」之可知性
    二、《周易·系辞》传统下仰观俯察的经验知识
    三、素王大法与六艺知识
    结语:以「天道」为根源的知识类别
    第三章 《新语》、《新书》所见西汉前期黄老治术下之儒家知识理论
    一、「质朴之性」之转化潜能
    二、「知」之能力
    三、《新语》与《新书》论知识形成途径
    结语:以道德修为稳固知识
    第四章 〈贤良对策〉与《春秋繁露》所见独尊儒术下之儒家知识理论
    一、人性中「善善恶恶」之潜质
    二、「人副天数」脉络下的知之能力
    三、「知微」之知识形成途径
    结语:《春秋》「贵微」与学者「知微」
    第五章 扬雄《法言》所见「潜于六艺」之儒家知识理论
    一、再议「善恶混」之人性转化潜能
    二、「神心恍惚」状态下「知之主体」「知」之能力
    三、《法言》所论「潜」之知识形成途径
    结语:以神明「潜」于六艺
    第六章 西汉儒家诸子之思维方式与名言表达
    一、文字所构成的天道与人世
    二、「声训」之名言表达与思维方式
    三、「比兴思维」论经典诠释之思维方式
    结语:展现「具体性思维」之名言表达与诠经方式
    第七章 结论:成为通经致用的「知天者」
    一、知之主体涵括感性、理性与气化感通能力
    二、以「天道」为根源之六艺、史事与经验知识
    三、展现「具体性思维」的「模拟」与「声训」
    四、涵括感知、认知与体知的「知识形成」过程
    五、知识的开放诠释性
    六、扣合西汉诸儒之关怀与论述风格之「知识理论史」
    尾声:朝向对话的研究展望
    38、世变下的经道合一:清初遗民《易》学中的「内圣外王」
    
    时  间:2018年11月
    出版单位:台北:秀威信息公司
    作  者:张晓芬 着
    内容简介:
    §第壹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第二节 前人研究成果回顾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范围 
    第四节 章节安排 
    §第贰章 清初遗民的界定与经世发展 
    第一节 清初遗民身分界定 
    第二节 清初遗民的生存与出处
    第三节 清初遗民的经世思想之发展
    第四节 小结

    §第叁章 清初遗民《易》学发展与特色 
    第一节 宋《易》发展与衰微 
    第二节 史事《易》学流衍 
    第三节 汉《易》修正与清《易》产生 
    第四节 小结 
    §第肆章 清初遗民《易》学中「心性」之修持 
    第一节 论孙奇逢《易》学中「戒心生」修养功夫 
    第二节 论刁包学《易》以检心功夫 
    §第伍章 清初遗民《易》学中融合与成善之道 
    第一节 论方以智「三教归《易》」思想 
    第二节 论张尔岐《易》学中成善之道 
    §第陆章 清初遗民《易》学中经世之道 
    第一节 论黄宗羲《易》学中的经学观 
    第二节 论钱澄之《易》学中经世思想 
    §第柒章 清初遗民《易》学中成圣淑世思想 
    第一节 论顾炎武《易》学中「以德修身而求治世」思想 
    第二节 论王夫之《易》学中「修己治人」思想 
    §第捌章 结论 
    39、抒情·表演·跨文化:当代莎戏曲研究
    时  间:2018年11月
    出版单位: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出版中心
    作  者:陈芳 着
    内容简介:
    本书一则运用高友工「抒情美典」理论,探究「抒情」从古典戏曲到当代戏曲的历史意义,同时说明「莎戏曲」为什么和怎么样创作等课题。二则以梅洛庞蒂的「现象身体」概念,结合芭芭与沙瓦里斯「剧场人类学」的运力原则,研究演员在舞台上展现什么样的表演技巧,以建构台湾「莎戏曲」演员的身体表演美学。三则从赫全 《改编理论》的视角切入,探讨「莎戏曲」在文化、语言、艺术、「互文性」等面向,所展现的「标的文化」与「标的剧种」特质,庶几可以提供跨文化剧场与表演研究作为参考。另收入珍贵的第一手田调访谈记录。
    40、从正统到生存:中华民国对琉球、钓鱼台问题的因应与东亚冷战政局
    时  间:2018年11月
    出版单位:台北:国史馆
    作  者:任天豪 着
    内容简介: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难以坚持的主张:战后日本领土处置中的琉球问题
    第一节 琉球的传统及二战后期状况
    第二节 战后盟军对琉球群岛的处置
    第三节 中日琉关系与战后东亚形势
    小结
    第三章 动辄得咎的氛围:中华民国对琉球地位的态度变迁
    第一节 退守台湾后的内外交迫形势
    第二节 与琉球前途相关的各种主张
    第三节 第三清德丸与关闭政策成效
    小结
    第四章 每况愈下的局面:从琉球到钓鱼台问题的立场变化
    第一节 琉球问题未解状况下的遗绪
    第二节 两岸核武差距造就的新变因
    第三节 由外而内的东亚权力新局面
    小结
    第五章 随之而来的问题:钓鱼台问题与中华民国因应情形
    第一节 正统与生存知觉的此消彼长
    第二节 钓鱼台问题的正式跃上台面
    第三节 两岛问题体现的内卷化僵局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41、台中东势地区客家伙房空间构成之研究
    时  间:2018年11月
    出版单位:台北:国史馆
    作  者:刘怀仁 着
    内容简介:
    伙房(fo^ fongˇ),指的是一群有血缘、宗亲关系的客家人,共同居住生活在一个聚落内的各合院空间,反映了常民的生活,是看得到的文化真相。台中东势地区的客家族群历经械斗、冲突及迁移后,在大甲溪东岸流域陆地内及支流附近,先后形成大小不一的街坊区。本书透过文献史料研究、实地访谈、建筑平面测绘、大规模田野调查摄影等方法,探讨东势地区59栋伙房,由其坐落与择址、构成单元、类型、空间组织、构造与材料等面向,呈现出东势地区客家族群住居文化的特色及其文化脉络。见证客家常民生活演变,补足中台湾客家建筑史重要的一环。
    42、日治时期基隆筑港之政策、推行与开展(1895-1945)
    时  间:2018年11月
    出版单位:台北:国史馆
    作  者:陈凯雯 着
    内容简介:
    第一章 近代东亚的筑港
    第一节 外国势力下的筑港
    第二节 命运多舛:近代中国自开港的筑港
    第三节 从错误中学习:近代日本的筑港
    第二章 未竟之业:清末基隆筑港
    第一节 清代基隆的发展
    第二节 清末刘铭传的筑港
    小结
    第三章 从军港到商港:日治初期筑港方针的转变
    第一节 桦山资纪的筑港意见
    第二节 筑港调查委员会的立废
    第三节 事业公债下的基隆筑港
    第四节 从军港到商港
    小结
    第四章 波澜起伏:基隆筑港的执行与问题
    第一节 筑港机关的建立
    第二节 筑港的推行与成效
    第三节 台湾统治的死活问题:筑港中断与违宪争议
    第四节 基隆港的定位
    小结
    第五章 筑港者们:筑港机关的人事变迁
    第一节 筑港人事的任用与变化
    第二节 筑港技师的特色
    第三节 筑港技师:川上浩二郎
    第四节 筑港职工群的生活
    小结
    第六章 港湾国有化:筑港与地方关系
    第一节 海埔地的处理
    第二节 筑港用地的征收
    第三节 填埋地与台湾建物会社的开发
    第四节 运送业与仓库问题
    第五节 港湾行政与港湾调查会
    小结
    结论
    43、追寻道法——从台湾到福建道坛调查与研究
    时  间:2018年10月
    出版单位: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作  者:谢聪辉 着
    内容简介:
    本书改写了这十多年来,在台湾、闽南泉州与闽中地区道教田野调查与研究后所陆续发表的部分论文。以追寻「道坛道法」的来源与运用为主题,涵盖道坛「传承谱系、经典文检与道法演行」三大面向,深究其「传承与转变」的内涵意义。赅其总文约四十万字,成为笔者第一部结合道教历史、经典、田野、科仪与图像而以道坛道法为核心的论文专著。希望能印证台湾是道教「活传统」的美称,并阐述与福建道教的传承关系与变化,以具显此一区域道坛道法在中国道教历史上应有的价值与地位。
    44、布农族郡大社部落历史研究
    
    时  间:2018年10月
    出版单位:台北:国史馆
    作  者:海树儿犮剌拉菲(Haisul Palalavi)着
    内容简介:
    布农族郡大社是郡群里最重要、最古老的部落,更是郡群在该区域的最早根据地与扩散起源处。布农族一些重要故事发生地点,据描述在郡大社邻近地区;此外,布农族郡群各氏族在祖聚居地的迁徙与扩散,亦多指向源于郡大社开始。因此,对于布农族历史社会文化的研究,郡大社的研究实有其独特性与重要性。
    45、倾听狮潭:乡村日常、生计与地方创生
    
    时  间:2018年9月
    出版单位:新竹:国立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  者:连瑞枝、程惠芳 着
    内容简介:
    近几年,为推动客庄经济,台三线被政府策定为「国家级台三线客庄浪漫大道」,不仅吹起一股振兴老街的观光氛围,也激起许多对在地人、事、物的想象与探寻。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台三线是一座考古学的现场,也是博物馆陈列室,在不同政策的推动下,容纳不同人群流动、相遇、离开又重新整合,在全台吹起一股振兴老街的观光氛围下,我们沿着台三线来到苗栗狮潭老街,想要听到更在地的想法与故事,从家庭生计与历史出发,由当代往回追溯,从老百姓的角度来重新组织沿山乡村的历史。
    拜访水粄店第三代老板娘、做手工豆腐的阿婆、坚守蚕业的养蚕人、走过旧时代的农庄主人,以及返乡投入苦茶油制作的青年等等,他们娓娓诉说自己的生命经验、生活技术,以及对狮潭的情感,那些昔日的美好,或是无法重来的遗憾,这些林林总总犹如近代台湾乡村历史与社会的缩影,也刻划出政府机器如何影响农村生计的真实轨迹;在家庭、劳动生计与世代情感的相互牵连中,看见有别以往印象的狮潭。
    46、地方戏曲和皮影戏:日本学者华人戏曲曲艺论文集
    
    时  间:2018年9月
    出版单位:台北:博扬文化事业公司
    作  者:冰上正、山下一夫 编着
    内容简介:
    台湾皮影戏《白莺歌》与明传奇《鹦鹉记》(山下一夫)
    北京西派皮影戏锡庆班考兼论京冀影戏之演变(千田大介)
    北省档案馆收藏的皮影戏档案数据(户部健河)
    富勒·天胜·梅兰芳——东亚电光舞与梅兰芳《天女散花》(平林宣和)
    关于北京相声现状的一考察(冰上正)
    传统表演艺术学校化教育的评价和效果——以秦腔艺术教育为例(清水拓野)
    论越剧老生商芳臣——越剧老生之开拓者(藤野真子)
    当代江南农村的宣卷与民俗生活:以宣卷艺人的演出记录为中心(佐藤仁史)
    哪咤太子与和修吉龙王(二阶堂善弘)
    47、荣耀祖纹:寻访来义乡排湾手文传统
    时  间:2018年10月
    出版单位:台北:国立台湾博物馆
    作  者:陈文山等 着
    内容简介:
    本书透过访谈及摄影记录来义乡内手文耆老的珍贵故事论述排湾族手文的制度、图案与仪式等文化意涵,不仅呈现了部落文化工作者如何进行非物质文化资产的保存、记录与推广,也记录了原乡与博物馆之间合作展览的过程。
    48、伊沢修二と台湾
    时  间:2018年12月
    出版单位: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作  者:黄俊杰 着
    内容简介:
    【第一部 日本と台湾における伊沢修二研究の现在】
    第一章 伊沢修二资料の全体像 / 木下知威
    第二章 日本における伊沢修二研究の现状 / 山本和行
    第三章 日本语教育史研究における伊沢修二 / 冨田哲
    第四章 吃音矫正と盲唖教育における伊沢修二 / 木下知威
    【第二部 伊沢修二と台湾·日本】
    第五章 歪んだ声を救えるか―伊沢修二と视话法 / 木下知威
    第六章 乃木希典遗髪碑建立と伊沢修二 / 冨田哲
    第七章 伊沢修二と台湾语教育 / 黄馨仪
    第八章 「泰东」への关心―伊沢修二の「中国语教育」 / 山本和行
    第九章 伊沢修二と台湾の记忆をめぐって / 冢田博之
    结论 / 山本和行
    伊沢修二と台湾に关する年表 / 木下知威
    あとがき / 木下知威
    摘自《汉学研究通讯》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